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形似寶瓶的瓶山,趕屍毒蠱巫術還原神秘的湘西
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上映沒多久,就再次吸引住很多人的目光,也讓古老的盜墓文化再現江湖。在《怒晴湘西》電視劇中,在基於原著的基礎上,虛擬再現還原了一個神秘,卻又令人嚮往的湘西,那些趕屍、巫術、毒蠱等文化,也讓人們可以全方位地了解神秘的湘西。
湘西一地,其實是作者虛構的。據傳,在那個地方有著神秘的地域文化,以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符號,諸多神秘的地域文化,構成這個未知的神秘世界。陳玉樓率領「卸嶺力士」,鷓鴣哨帶領「搬山道人」共探寶地瓶山,那麼在劇中出現的「瓶山」,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能找到原型呢?湘西瓶山又在什麼地方呢?
瓶山的原型極有可能是湖南石門縣的「壺瓶山」,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山體因形似寶瓶而得名」,壺瓶山也是如此;其二,瓶山附近居住的人是苗人、土家族人,而壺瓶山也恰巧如此。壺瓶山,被譽為是「新瀟湘八景之一」,也是湖南省十大山嶽奇觀之一。也有人稱壺瓶山為北緯30度上的「自然迷宮」,東半球的「諾亞方舟」。壺瓶山集眾多稱號於一身,足以可見壺瓶山獨特的魅力與神奇之處。
書中描述,瓶山是一座「食人死地」,猛獸怪物常有出現。由於此地又是自古眾多皇帝的煉丹之所,久而久之,此地匯聚藥性與毒性於一身。故此,入瓶山者,基本很少有人能活著出來,就連卸嶺魁首初探瓶山,也是損兵折將。由此可見,瓶山的危險,那是隨處可見。那麼在瓶山又有什麼獨特的「危險」呢?那便是上文所說的「趕屍、巫術、毒蠱」。
說到趕屍,這可是湘西一代最為「邪門且神秘」的傳說。據悉,趕屍人利用所謂獨特的「秘書」,將一些客死他鄉的人的屍體運回家鄉,以求得「落葉歸根」。換句話說,趕屍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種體現。陳玉樓一行人居住的「攢館」,便是趕屍人的落腳之地。
巫術,「巫」起源於上古時期,寓意祈福、治病、祛災。劇中花麻拐利用龜殼占卜,這也是巫術的一種。巫術又分為治病救人、祈福的「白巫術」以及嫁禍於人的「黑巫術」。而毒蠱,其實從本質上來講,毒蠱也算是巫術的另一種分類。陳玉樓等人初探地宮損兵折將的罪魁禍首便是「有毒的蜈蚣」。而那些蜈蚣常年生活在這煉丹之所,久而久之就變成劇毒之物,這便是天然形成的「蠱」。


※抗戰時鬼子究竟多殘暴,山西一老嫗無能為力,含淚推親女兒下懸崖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