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了解關羽的人是誰?不是張遼,也不是劉備和張飛

三國最了解關羽的人是誰?不是張遼,也不是劉備和張飛

關羽的驕傲在三國是出了名的,陳壽在《三國志》中對此也毫不諱言,一句「然羽剛而自矜」簡單明了的點明了關羽性格上的缺陷,荊州的丟失和關羽的驕傲不無關係,那麼以此來看,對關羽這個性格缺陷知之甚深或者說最了解關羽人的是誰?不是張遼,也不是劉備和張飛,而是諸葛亮,我們來看一下。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攻取西川作戰不利,於是召諸葛亮率張飛趙雲前往支援,荊州只留下關羽一人鎮守,臨行前諸葛亮問關羽:「倘曹操引兵來到,當如之何?」雲長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孫權,齊起兵來,如之奈何?」雲長曰:「分兵拒之。」孔明曰:「若如此,荊州危矣。吾有八個字,將軍牢記,可保守荊州。」雲長問:「那八個字?」孔明曰:「北拒曹操,東和孫權。」諸葛亮之所以這樣不厭其煩的追問關羽鎮守荊州策略,就是怕關羽處理不好和東吳的關係,果然關羽答應得好好的轉身就是一句「虎女焉嫁犬子」,把孫權當作對手而非盟友對待,不僅瞧不上孫權,也瞧不上呂蒙和陸遜,輕敵之下調走了防守荊州的部分兵馬,導致荊州防備空虛被呂蒙偷襲成功。

215年馬超率部來投被劉備封為平西將軍位在關羽蕩寇將軍之上,引起了關羽的不滿要入川和馬超一決高下(說比武其實是借口,不滿馬超位在其上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原本關羽是劉備之下軍中第一人,現在來了個武藝高強的馬超位在其上肯定讓驕傲的關羽不服)。對關羽脾性知之甚深的諸葛亮知道關羽心中所想,於是寫了一封信:「亮聞將軍欲與孟起分別高下。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雲長看畢,自綽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將書遍示賓客,遂無入川之意。」

219年劉備拿下漢中進位漢中王后分封麾下眾將,在準備冊封黃忠為四方將軍中的後將軍之時,諸葛亮提出了異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諸葛亮斷定關羽一定會對此不滿,果然關羽聞之後大怒「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從上面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來,要說蜀漢一方最了解關羽脾性的不是劉備和張飛兩位結義兄弟,反而是諸葛亮對關羽最為了解,不過從諸葛亮對待關羽要入川和馬超比武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諸葛亮雖然對關羽知之甚深,但是處理方式卻是和稀泥甚至有點縱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加助長了關羽驕傲的個性。

至於劉備,從他明知關羽和糜芳關係不和仍然讓糜芳擔任南郡太守,以及分封黃忠為後將軍時明知關羽會因此不滿,依然是「吾自當解之。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來看,劉備對關羽性格上的缺陷沒有足夠的了解和給予足夠的重視;張飛呢?對關羽只有敬重;張遼雖然和關羽脾性相投,對關羽也有相當了解,比如關羽投降後張遼對曹操說過:「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但是顯然還是比不過諸葛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誰說劉備麾下無人?一個位居東吳九卿之首,一個出任曹魏車騎將軍
史上四個大周王朝:一個國祚八百年,一個女主稱帝,兩個令人惋惜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