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發生在鄧艾翻越陰平小道揮軍涪城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鄧艾、田續、劉禪和諸葛瞻。原文如下: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鄧艾取了江油,遂接陰平小路諸軍,皆到江油取齊,徑來攻涪城。部將田續曰:「我軍涉險而來,甚是勞頓,且當休養數日,然後進兵。」艾大怒曰:「兵貴神速,汝敢亂我軍心耶!」喝令左右推出斬之。眾將苦告方免。艾自驅兵至涪城。城內官吏軍民疑從天降,盡皆投降。蜀人飛報入成都。後主聞知,慌召黃皓問之。皓奏曰:「此詐傳耳。神人必不肯誤陛下也。」後主又宣師婆問時,卻不知何處去了。此時遠近告急表文,一似雪片,往來使者,聯絡不絕。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後主設朝計議,多官面面相覷,並無一言。郤正出班奏曰:「事已急矣!陛下可宣武侯之子商議退兵之策。」原來武侯之子諸葛瞻,字思遠。其母黃氏,即黃承彥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韜略遁甲諸書,無所不曉……及武侯死後,夫人尋逝,臨終遺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瞻自幼聰敏,尚後主女,為駙馬都尉。後襲父武鄉侯之爵。景耀四年,遷行軍護衛將軍。時為黃皓用事,故託病不出。當下後主從郤正之言,即時連發三詔,召瞻至殿下。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鄧艾翻越陰平小道進入漢中,很快便佔領了江油。鄧艾下令全軍立即向涪城進軍。但部將田續認為將士疲憊不堪,應該修養數日。鄧艾大怒,以擾亂軍心的罪名下令將田續斬首。手下將領紛紛求情,田續總算保住了性命。得知鄧艾大軍進逼,後主劉禪驚慌失措,大臣郤正建議召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進宮商議對策。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鄧艾口中的「兵貴神速」, 意為用兵以行動迅速為可貴。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郭嘉傳》中的「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小說中描述的這一段鄧艾揮軍南下進逼涪城的情節,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鄧艾傳》載:「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鄧艾)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由此可見,鄧艾的行動直接導致了蜀漢帝國的滅亡。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至於說到小說中差點被鄧艾斬首的部將田續,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田續是幽州右北平郡無終縣人,是名士田疇的從孫。伐蜀之戰開始後,他被司馬昭任命為鎮西護軍,隨同鎮西將軍鄧艾參戰。據《三國志·鄧艾傳》注引《漢晉春秋》載,在江油之戰中,田續因為違背鄧艾的軍令,沒有率部前進。鄧艾大怒,下令將其斬首,後來在其他將領的求情下逃過一死。

鄧艾嚴明軍紀,此人卻懷恨在心,最終將鄧艾殺害

戰場違抗軍令,性質非常嚴重,鄧艾下令將其斬首合情合理合法。不過,田續對此卻心懷不滿,一心想報復鄧艾。後來鄧艾因收到鍾會的誣陷被關進囚車押往洛陽。監軍衛瓘慫恿田續說:「可以報江油之辱矣。」田續心領神會,隨即親自帶人追上鄧艾並將其殺死。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驚鴻一現,卻宛如趙雲再世,成三國後期罕見高手
袁紹曾有過一個重大機遇,可令曹操陷入絕境,可惜白白錯過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