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從小站練兵,到初成北洋規模,他到底練出了多少風雲人物?

袁世凱從小站練兵,到初成北洋規模,他到底練出了多少風雲人物?

作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可謂是風光無限,不過這只是後來式,袁世凱最初的起家卻是在天津小站練兵。

晚清時期,雖說湘軍、淮軍為清政府倚仗的軍隊,但它畢竟屬於私人地主武裝,所以在清政府心中,這些人是不足以信任的。甲午戰爭之後,舊式的淮軍武裝損失殆盡,為了重新組建新式軍隊,清政府決定在天津興辦軍事學堂。在其過程中,袁世凱逐漸受到了清政府的信任。

甲午戰爭時,袁世凱曾經受命鎮守朝鮮,後來因戰功而小有名氣,逐漸受到李鴻章的提拔。1895年,李鴻章向慈禧太后推薦袁世凱,袁世凱隨之嶄露頭角,他直接被受命編練新軍。

小站練兵之前,負責天津衛編練新軍的是胡燏棻,這位思想陳腐的官員打算利用淮軍模式編練新軍,不料卻遭到了學員們的抵觸,不久,袁世凱繼任其職,開始在全軍整肅軍紀。且說袁世凱編練新軍完全依照德國模式,他制定了一套軍隊制度、組織編製、軍官任用和培養機制等,基本上摒棄了原淮軍的制度。他在原十營軍隊的基礎上再次擴編了兩千人馬,並聘請德國軍官擔任軍事教官,其遵照德國近代陸軍體制,將軍隊分為馬、步、輜、炮、工等諸兵種,又以鎮統軍,協領統營,隨時操練,隨時查看軍隊情況。

袁世凱在編練新軍的過程中注意對人才的挖掘,他自知自己的力量不夠,所以又將拜把子兄弟徐世昌請來幫忙。與此同時,袁世凱又注重從天津武備學堂的畢業生中尋求將才,他將武備一期的段祺瑞、王士珍、馮國璋三人先後任用為新軍協統,又在新軍中提拔了像曹錕、王占元、陸建章、靳雲鵬、李純等新軍骨幹,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北洋派系的骨幹。

袁世凱是一個由野心的人,他明白李鴻章、曾國藩等之所以受到朝廷重用,是因為他們手上掌握著淮軍、湘軍勢力。自己要想取得朝廷信任,也必須要又有自己的武裝。因此,自小站練兵開始,袁世凱便注意拉攏提拔新軍將士,甚至一度派徐世昌、熊希齡等拉攏朝中的大臣。為了提高自己在新軍中的威望,袁世凱從自己每月的伙食費中扣除三分之一獎勵學員,並選派優秀士兵去日本留學。在軍隊編製中,袁世凱不僅提拔自己的嫡系段祺瑞等擔任鎮總,又拉攏舊軍隊中的張勳、薑桂題繼任協領,以獲取淮軍、楚軍、定武軍等的支持。在袁世凱各種手段的作用下,一支完全效忠於自己的北洋軍隊終於建立了起來。

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培育了大量叱吒風雲的人物,北洋軍閥政治集團由此形成,後期民國初期的總統、總理、陸軍總長等官員,基本上都由北洋政治集團所控制。民國的三位總統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和九位總理唐紹儀、趙秉鈞、段祺瑞、徐世昌、靳雲鵬、薩鎮冰、王士珍、杜錫珪、張紹曾都出自於小站練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新論 的精彩文章:

他是紅軍西路軍軍長,被馬家軍所害,50多年後才認出其首級
這位開國少將帶兵,每個團都故意配一弱營,打起仗來卻所向披靡!

TAG:歷史新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