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籍記載遠古發生核戰爭?考古發現2樣東西,揭開這一難解之謎

古籍記載遠古發生核戰爭?考古發現2樣東西,揭開這一難解之謎

眾所周知,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在二戰後期,遭受過美國兩顆原子彈的轟炸,成為了世界上唯一受到核戰爭波及的地區。然而,隨著現代考古業的發展,有些考古專家以及史學家提出,日本並非是地球歷史上第一個遭遇核戰爭的地區。他們經過研究和分析認為,地球曾在遙遠的史前遠古時代,爆發過全球性的核戰爭。

事實上,在古印度的神話古籍《摩訶婆羅多》以及《馬哈巴拉塔》中,便有對地球遠古時代發生「大規模傷害性強」的戰爭爆發。《摩訶婆羅多》中說到古爾迦在一架威力巨大的維摩拿上往三角城扔下了一枚炸彈。文中描繪當時的爆炸場景為,生起熾熱的煙霧,亮度比太陽強一千倍,騰空而起迸發出無比耀眼的光芒,把城市化為灰燼,這跟現代引爆原子彈的場面如出一轍。

《馬哈巴拉塔》中則敘述交戰雙方士兵,駕駛能上天入地的飛行器在天空中,相互丟擲威力無窮的閃光炮彈,文中重點刻畫這種「閃光炮彈」具有極強的熱量,將地面的一切化為了灰燼。當然,大家對於這類天花亂墜的神話,自然不會將其當做解答未知事物的證據,但卻可以作為考古的依據,畢竟世界上大多數神話被證實是在來源於現實中的事件上進行一番「添油加醋」般的渲染。

不過,考古隊在印度河畔挖掘出了東西長1600公里、南北長1400公里的馬享佐·達摩古城遺址。該遺址空無一物,被印度的史籍稱之為「死亡之丘」,史書記載「一道道黑閃電布滿天空,馬享佐·達摩城隨著消失!」考古隊在該古城的殘垣斷壁上發現存在遠高於常態下的放射性,認為在遙遠的古代似乎只有核爆才可能產生這麼大的放射性效果!

此外,考古隊在印度以及世界上不少地方,包括我國的廣西、海南一帶,發現了一種叫做「雷公墨」的物質,形成這種物質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依靠巨大的熱量熔成。按常理而言,遠古時期古人壓根生產不了如此大熱量的裝置。因此,考古專家認為這或許就是史前核戰爭發生的證據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的舞者 的精彩文章:

地下挖出2根銅棒,無人在意,考古隊:5000年前的「高科技」
4首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古詩,千百年後令人驚艷,唇齒留香

TAG:探索的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