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CB insights為你整理了一份2019科技趨勢攻略

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CB insights為你整理了一份2019科技趨勢攻略

智能家居和醫療保健正在融合。自動駕駛汽車正在進行最後一英里的交付。數據正成為一個熱點地緣政治問題。CB insights著眼於2019年將重塑行業的趨勢。

如今,從建築施工到醫療保健管理,再到食品生產,技術在每個行業都處於核心地位。隨著人工智慧為個性化、監控和營銷創造新的可能性,我們將在2019年看到新的用例出現。它還將在如何監管數據和訪問方面帶來新的挑戰。

隨著越來越精通技術的一代人年齡的增長,我們將看到智能家居開始扮演一種家庭健康助手的角色,監控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我們將看到物流組織進行無人駕駛取代人類駕駛員的實驗。我們還將看到跨行業的合作,無論是通過消息靈通的Spotify播放列表,還是限量版的Fortnite遊戲皮膚。我們還將看到科技品牌超越其核心產品,將自身轉變為一種生活方式。

CB Insights的行業分析師回顧了一年的研究簡報、數據分析和報告,確定了他們認為將在2019年塑造科技行業的趨勢。

1. 一切事物的高度個性化

到2019年,為了更好地了解用戶並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產品,我們將看到跨行業合作的增加。

例如,在2018年9月,Spotify與Ancestry合作。利用DNA數據為個人創建獨特的播放列表。播放列表反映了與不同種族和地區相關的音樂。例如,一個祖籍印度班加羅爾的人,可能會在播放列表上看到卡納蒂克小提琴手和卡納達電影歌曲。

DNA數據也告訴我們如何進食。例如,GenoPalate通過唾液樣本收集DNA信息,並分析生理成分,如個人吸收特定維生素的能力或代謝營養物質的速度。然後,它將這些信息與多種食物進行的營養分析相匹配,並建議一種個性化的飲食。

批評者認為,有些基於DNA的個性化策略依賴於偽科學。其他更直接的個性化策略正在通過圖像識別等工具出現。

例如,專利表明美容業正著眼於圖像識別,以創造出迎合客戶個人化的產品。

歐萊雅在2016年8月申請的一項專利描述了使用某種視覺機制,比如智能手機攝像頭或店內視頻設備,來收集購物者皮膚和頭髮的紋理和顏色數據。然後,該公司將使用這些信息創建最適合購物者的組合產品。

2. 智能家居瞄準老年人市場

10年前的老年人和現在的老年人有很大的不同——現在老年人對科技更加適應。

隨著對技術友好的一代代長大,新的市場也隨之打開。

我們將在2019年看到基於智能家庭的醫療保健技術作為一種被動工具進入老年人市場。

2018年1月,谷歌申請專利,在浴室等地方使用永久開啟的光學感測器來捕捉心血管功能數據。理論上,感測器將跟蹤皮膚顏色的變化,看看血液流動是否中斷。每當老年人走進浴室刷牙或洗手時,他們就會被動地向這些感測器提供血流數據。

2018年10月,亞馬遜獲得了一項專利,可以檢測咳嗽、喉嚨痛等「異常」聲音狀況,甚至是能檢測悲傷和興奮等不同的情緒狀態。如果老年人咳嗽,Alexa可能會建議他們買點葯。這些咳嗽數據甚至可能直接發送給他們的親人或護理提供者。

監控技術也有助於被動跟蹤。亞馬遜Echo的drop-in功能允許用戶向家中的任何揚聲器廣播,這意味著用戶無需拿起電話就可以與老年人取得聯繫。像谷歌Clips這樣的室內攝像機使用人工智慧將特定的人保持在其視線之內。

我們掌握的老年人的被動行為數據越多,這些設備就越有可能被用於檢測表明有醫療問題的重大行為變化。

3. 新零售時刻正在來臨

傳統的零售渠道可能正在苦苦掙扎,但購物本身仍像以往一樣受歡迎,只是購物渠道正在發生變化。

根據Adobe的數據,今年黑色星期五的購物支出比2017年增加了近24%。網路星期一達到79億美元,比去年增長了近20%。

但零售業並不僅僅是向網路轉移。它也開始滲透到我們現實世界的其他方面,比如乘車。

各大品牌已經擁抱了這些新零售時刻,並利用它們作為一個試點和銷售產品的機會。商品品牌從,凱洛格到可口可樂等多種多樣。

從理論上講,這些零售時刻並不僅限於乘坐計程車。隨著增強現實技術、無人商店和智能工廠等技術的興起,將會出現更多的新零售方式。

例如,在2018年8月,沃爾瑪獲得了一項專利,允許顧客戴上虛擬現實耳機和裝有感測器的手套,在虛擬世界中與沃爾瑪商店互動。然後,自動機器人將在沃爾瑪的一家工廠里完成這些虛擬訂單。

4. 地圖將被用於智能家居導航等數據工具

對大多數人來說,地圖是智能手機的一個功能。用戶打開谷歌地圖,在目的地一欄輸入「酒吧」,就能夠導航出離你最近的一個。

但是,地圖的潛力不僅僅是導航目的地——在未來,地圖可能會根據用戶過去的喜好提供一個用戶欄推薦,將他們與該地區的朋友聯繫起來,甚至提醒他們哪些地方花粉含量過高。

到2019年,地圖將開始成為一個我們可以進行從通信到編譯數據的所有工作的工具。

2018年10月,當Roomba製造商iRobot與谷歌地圖合作時,我們看到了上述可能性可以從智能家居中實現。Roomba在清理房屋時,會根據低解析度照片和車輪移動的距離收集地圖信息。

新的合作夥伴關係旨在使智能家居更具響應性。基於地圖的數據將使智能家居更容易設置,並允許更複雜的命令鏈,比如召喚機器人手臂「去拿啤酒」。為了執行這個命令,機器人手臂必須知道廚房在哪裡,冰箱在哪裡,啤酒可能放在哪裡。

雖然谷歌地圖處於領先地位,但蘋果地圖也在改進自己的地圖軟體,以便更好地與之競爭。

該公司宣布計劃使用自己的數據建立一個全新的地圖界面。蘋果還提到了人工編輯器,這些編輯器將逐街逐戶地了解構成我們這個世界的獨特而具體的幾何圖形。

這些地圖只會變得更智能、更強大,成為我們交互中新的工具。

5. 最後一英里的交付實現自動化

自動駕駛的前景還沒有完全實現,但「最後一英里」的交付可能是我們看到首先部署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領域。

在沒有人類司機的情況下汽車可以長距離駕駛?困難。在沒有人類司機的情況下駕駛食品雜貨汽車能夠短時間駕駛?這就容易得多。後者風險較小,並且具有即時用例。這項技術也比全尺寸的乘用車更容易開發——體積更小、速度更慢、重量更輕,而且在不載人的情況下風險更低。

最後一英里的交付實際上是一項相當昂貴的任務。麥肯錫的數據顯示,每件快遞的最後一英里成本在1.50歐元至4.00歐元(約合1.75美元至4.56美元)之間。更普遍的估計是,整個行業的最後一英里交付成本約為交付一件商品的30%。這是一個龐大的行業,通過解決效率低下問題可以從中獲得巨額利潤。

美國各大食品雜貨公司和零售商已開始在全美各地的社區試行自動配送「最後一英里」服務。無人機可以降低燃料成本,因為它們通常是電動的,比載人運輸需要更少的電力。當然,它們還可以節省支付人類司機的費用。

對於零售商和汽車製造商來說,這些試點既是公關活動,也是戰略舉措。

例如,克羅格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ro合作,從Fry食品店向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的居民運送食品雜貨。該試點項目於2018年8月啟動。

到2019年,預計將有更多公司開始在最後一英里交付中使用自動駕駛汽車。這些用例中的一些甚至可能超出了依賴於法規的試點範圍,這些法規往往因州而有很大差異。

6. 可穿戴設備進軍睡眠市場

從智能床墊到智能枕頭,這些即將投放到睡眠市場的產品旨在通過追蹤我們一天中最神秘的幾個小時來改善睡眠。2019年,我們將看到進入這個行業的是可穿戴技術。

FitBit於2018年8月宣布,計劃推出一個名為「睡眠評分」的睡眠追蹤項目。這項技術將在更新的Fitbit上使用心率跟蹤感測器,為用戶提供夜間睡眠評分,並全面了解他們的睡眠情況。這種感測器可以測量血液中的氧含量,並檢測可能干擾睡眠呼吸的事件。

但Fitbit的設備尚未獲得FDA的批准,這意味著它無法向用戶提供可能導致他們不適的診斷。然而,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更多基於健康護理的用於睡眠診斷的可穿戴設備。

2018年10月,Beddr的SleepTuner成為少數幾款獲得FDA批准的消費者睡眠可穿戴設備之一。SleepTuner是一款配有感測器的小貼片,用戶可以在睡覺時把它放在額頭上,追蹤心率和睡姿等夜間變化的因素。

雖然Apple Watch沒有明確追蹤睡眠模式,但它已經獲得了FDA對其他健康相關技術的批准。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該公司進入不斷增長的睡眠市場。

其他公司也在進軍該市場。Dreem已經籌集了5800萬美元的資金,銷售一種顧客可以在睡覺時戴在頭上的頭帶。該頭帶配有感測器,可以測量大腦活動、心率或運動等關鍵生物信號。該公司聲稱,其人工智慧工具的精確度足以達到客戶在實驗室測試睡眠活動時可能達到的效果。

該頭帶還配有音頻,可以通過冥想和呼吸練習指導顧客,該公司聲稱,該頭帶還可以發出幫助提高深度睡眠質量的聲波。它的智能鬧鐘只有在檢測到用戶進入淺睡眠狀態時才會響起。

雖然企業已經嘗試了各種技術來嘗試和跟蹤睡眠數據,但可穿戴設備提供了此前難以實現的額外精確度。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成功,預計2019年將有更多的睡眠技術進入市場。

7. 數據成為一個熱點監管問題

如果數據真的是新石油,我們將開始看到數據的所有者像保護一種寶貴的資源一樣保護它。

Alphabet的Sidewalk實驗室今年早些時候計劃在多倫多Quayside創建一個「智能社區」。但該公司的進入遭到了強烈反對。多倫多居民想知道該公司計劃如何處理從這個項目中收集的行為數據。

然後,在2018年10月,Sidewalk實驗室發布了關於新多倫多濱水區數字治理可能面貌的初步建議。他們建議,從碼頭環境收集的信息應保存在「公民數據信託」中。「任何希望收集或使用智能城市數據的實體——包括Sidewalk實驗室——都必須向數據信託機構提交對其數據的影響評估。」此外,該公司承諾所有數據將存儲在「開放標準」上——任何人都可以訪問。

但批評者對此進行了反駁。因為Alphabet的技術允許它在公共數據上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數據信託實際上會為那些在技術能力上不平等的參與者提供平等的訪問許可權。

公民、政府和技術公司之間關於如何保護、訪問和操縱用戶數據的這種衝突在未來一年可能會加劇。在世界各地,我們看到一種數據本地化的趨勢開始站穩腳跟。

隨著科技公司的數據泄露和濫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擁有大量用戶數據所帶來的強大力量,預計2019年誰能持有和擁有數據將面臨更多的阻力。

8. 智能建築使舒適、健康和效率最大化

無論是家庭辦公室還是公共辦公空間,我們看到舒適、直觀的辦公空間受到了新的重視。

我們希望我們的辦公室能成為我們工作效率最高的地方,從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椅子到合適類型的照明。

房間里的人越多,房間的溫度就越高。新的感測器將跟蹤在任何給定時間出現的人數,並調整加熱、冷卻和照明等方面的匹配。2018年,亞馬遜支持的Ecobee發布了一款佔有率感測器,用於跟蹤房間內的人數,並相應地調整HVAC系統。

另一方面,Envairo使用感測器來獲取熱量、二氧化碳和濕度等因素的數據,從而確定房間里的人數。然後,HVAC系統被調整至與房間人數相匹配的程度。

佔有率指標對能源效率也很有用。一旦人們離開,建築就不會再浪費能源。

9. 公共汽車和物流供應商擁抱電氣化

說服個人消費者將傳統的汽油驅動汽車換成電動汽車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很貴,而且擁有一輛電動汽車仍然不方便。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電動汽車成為更大車隊的首選,這些車隊通常由政府和企業運營。公共汽車和卡車排放的有毒物質比普通汽車多。隨著預算的增加,電動汽車——以及長期的財務回報——可能會更容易銷售。

2019年,公共汽車,尤其是學校和公共交通工具的電氣化程度將會提高。公共汽車電氣化繞過了電動汽車車主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線路是靜態的、可預測的,基礎設施很容易建立和規劃。而且,就像電動汽車一樣,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昂的前期成本最終會帶來回報。

再加上減排的緊迫性和電氣化帶來的長期成本降低,預計2019年其他更多大型車隊也將實現綠色環保。

10. 電動汽車製造商向生活方式產品和服務領域擴張

對一些人來說,購買電動汽車是一種環保選擇,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一種奢侈品。

但電動汽車也需要車主花費大量時間等待電池充電:通常為30分鐘到兩個小時不等。

這時間太長了,有時也成為傳統車主不買電動汽車的原因。現在,電動汽車公司正試圖將這段等待時間變成一種資產。

中國的NioHouse將充電站與一系列活動結合起來。在NioHouse,用戶可以訪問圖書館、將孩子送到日托所、工作,甚至可以在充電時打個盹。

Nio還與時裝設計師Hussein Chalayan合作,推出並銷售時尚品牌Nio Extreme。

埃隆?馬斯克還開玩笑說,他想在特斯拉充電站推出類似的生活方式選擇。

11. 技術學徒制越來越受歡迎

科技公司正試圖彌合學術界和就業市場之間的鴻溝。

像Lambda School和Flatiron School這樣的公司提供的課程用以培訓學生獲得工作所需的技能。這些課程主要集中在技術技能方面,如計算機科學和編程。培訓有明確的就業目標,學生在找到一份薪水超過一定範圍的工作後才需支付學費。

這些學校不僅僅是面向學生。他們還與科技公司合作,從這些更注重職業的培訓項目中招聘人才。Lambda學校與主要的技術公司合作開發課程。

大型科技公司也開始提供自己的內部培訓計劃。例如,IBM招收學徒,並對他們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公司內涉及網路安全、數據分析和產品管理等崗位所需的特定技能。學徒年齡各不相同,背景也不相同。

12. 數字產品賺大錢

2018年7月,Epic Games的免費下載遊戲《堡壘之夜》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

所有的錢都來自遊戲內購買,比如皮膚。

它們非常受歡迎,甚至帶來了合作關係。

2018年11月初,NFL與Epic Games合作,將NFL skin添加到遊戲中。這些照片在一周內就被撤下,許多人猜測,在NFL受到密切關注的時候,這一舉動可能會引發爭議。然而,這種合作關係的短時間框架也可能是商業模式的一部分:這種皮膚變得限量版,在稀缺的時候更有價值。

對數字產品和收藏品的狂熱將持續到2019年。雖然這些商品無法在現實世界中擁有,但它們卻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能夠為所有角色提供個性化和遊戲體驗。

對於個人而言,數字收藏品為個性化的沉浸式體驗打開了大門。 對於公司而言,數字收藏品是在其生態系統中提供各種體驗的一種方式。

最重要的是,用戶願意為數字產品掏腰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美國專利數量下降 僅中國出現增長台積電第6華為居16
中國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首次踏足未知的這一面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