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運來了!梁實秋、郭沫若、冰心的艱難回家路,而他歷時半個多月

春運來了!梁實秋、郭沫若、冰心的艱難回家路,而他歷時半個多月

春運來了!梁實秋、郭沫若、冰心的艱難回家路,他竟歷時半個多月

春運,一個既讓人期待,又讓人發愁的辭彙。春運代表著即將回到久違的故鄉,是多麼的期待和嚮往,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一想到能夠見到親人,離家的遊子,激動萬分。但一想到春運的艱難,恨不得不回去了,太難了。春運意味著搶不上票、坐不上車、擁擠、難熬。如今,一年一度的春運再次到來,想必你還在為買不到票而發愁,還在為要倒很多趟車才能回家而煎熬。然而,回家的路再艱難、再難熬,都攔不住人們思鄉團聚的迫切心情。看到大家如此的抱怨和擔憂,筆者給大家說一下民國時期的春運,對比如今交通發達的春運,想必心裡會平衡一點。那麼,我們是怎麼知道民國時期的春運情況呢?在當時,也有人抱怨,並且用文字記錄了下來,他們就是民國的文人們。

民國時期的他們,同樣為春運而發愁,他們體驗並看待當時的春運,不比如今的你坦然,所以,我們如今才能從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他們對春運的抱怨。民國文人們的回家路,也是無比的艱難不易。

春運要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能夠搶到票,這一點梁秋實最有體會,看完他的買票歷程,簡直要拚命。他曾在作品中形容,當年窗口買票的情形,「買票的時候,氣力稍微虛弱一點的人,就有性命之虞」。相比民國,咱們如今至少不用去窗口日以繼夜的排隊,沒有他口中的拚命一說,不是嗎?

春運坐上車就不錯了,就別挑檔次了。郭沫若在民國時期,也算是個名人了,他是有經濟實力買優等座位票的,然而,他的春運也要跟農民一起,坐末等座!座位等級,直接決定了回家的舒適程度,末等座意味著要人擠人,吵鬧無比,對於他們這樣的斯文人來說,簡直就是煎熬。冰心,也是當時的名人,她的回家路,也是非常艱難,從北京到上海,如果有飛機,兩個小時的事情,然而,她坐的是船,14號一大早去買票,結果被告知船票已經排到了19號,一陣陣的心酸。

相比如今,過去的交通種類不多,也不發達,不管是誰,都要經歷春運的艱難。以上三位的春運體驗,已經夠糟心的了,沈從文歷時半個多月的回家路,才叫人抓狂。他為了回家,古代的交通工具用了個遍。他從北京到湘西,火車、騎車、輪船、轎子各樣都坐了一次,這才回了家,還真是齊全了。相比民國時期文人們的春運,如今的你們,是不是心裡舒坦了很多,慶幸自己生在了現代社會,交通發達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傳播 的精彩文章:

比少林寺早500年古剎,修繕發現埋藏多年秘密,引來大批日本人
抗美援朝有幾個版本?我們敬重的中國戰士,在朝鮮教科書隻字未提

TAG:小歷史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