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太空中沒有氧氣,太陽為什麼還能燃燒50億年?科學家給出答案

太空中沒有氧氣,太陽為什麼還能燃燒50億年?科學家給出答案

有學過中學化學的朋友就知道,一般的燃燒反應需要氧氣和燃料的參與,這也是化合反應的一種。宇宙中所有的燃燒反應都需要燃料的參與,但並非所有的燃燒都需要氧氣的參與,例如太陽的燃燒。在人類還沒深入了解太陽之前,認為太陽就是懸掛在天上的大火球。實際在太空里看太陽它也是一顆熊熊燃燒的火球,但它的燃燒並不用氧氣的參與,這是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真空中是不存在氧氣的,因此太陽的燃燒並沒有氧氣參與,那麼它又是如何做到燃燒了50多億年呢?科學家認為我們可能一直以來都被太陽的表象所欺騙了,人類看到太陽的燃燒實際上是假象。人類是通過太空望遠鏡和探測器看到太陽的,難道這些天文儀器也被騙了嗎?

實際上這裡的假象指的是太陽的燃燒現象和地球上的燃燒現象是不一樣的,地球上的大部分燃燒都是氧化反應,所以需要氧氣的參與。而太陽的燃燒是能量釋放的一種形式,它的實質是核聚變反應。原來在太陽的內部分布著大量的氫原子,而太陽內部是高溫高壓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氫原子容易丟失核外電子和其他原子核相互結合,最後變成一個新的原子核,這就是核聚變的原理。

那麼核聚變到底需要怎樣的條件才能進行呢?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太陽內核的溫度達到了15,000,000K,這估計太陽系裡溫度最高的區域。如此苛刻的環境條件使得核聚變在這裡面能夠輕易地發生,這才維持著太陽50億年的燃燒。科學家認為,太陽內部每秒鐘有大約6億噸的氫原子參與核聚變反應。這6億噸氫原子反應過後變成了5.95億噸的氦原子。

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發現了各種定律,其中能量守恆定律就是一種在宇宙範圍內普遍適用的定律。根據這個定律太陽內部每秒鐘的核聚變反應有0.05億噸的質量損失了,這部分損失的質量就轉化成了光和熱釋放出去。這就是我們看到太陽發光發熱的現象,其實這是它在不斷地向外輻射能量。

太陽50億年來一直都在發光發熱,它向太陽系裡很多星球傳遞了能量,包括地球在內的星球受到了太陽溫度的影響,才創造出孕育生命的環境。如果沒有太陽的存在,太陽系將陷入一片黑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地區很詭異,飛禽走獸在此無法辨別方向,科學家也找不到答案
這是人類發射的第一個太空空間站,體型看上去很小,但作用極大

TAG:科普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