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本文四千字,從估算各個朝代人口數量入手,展示中國人口變化的曲線,以此回眸中華民族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關於中國歷代人口統計的數據,全部來源史料記載和專家的估算。但史料記載很難說有多準確,因為官方的統計數字,僅限於官府實際掌控的人口數(稅賦人口,而且長期以家庭為單位)。

而更可怕的是官方掌控人口的多少,取決於政府統治的有效程度。吏治嚴謹時期,數據會準確一些,而中央政權暗弱,地方豪族便會掌控大量非戶籍人口(不繳納官稅),這些人口變成了「隱戶」,不在官方統計數據內。

所以,這個問題誰都只能說個大概範疇,沒法精確到很小的數量級。

我的回答是基於趙文林、謝淑君兩先生的《中國人口史》、葛劍雄先生的《中國人口發展史》、藍勇先生的《中國歷史地理學》等資料而來,如果和您的觀感不同,大家只能求同存異了。

據甲骨文記載,商、周時期中國王朝便開始進行全國性的人口普查,當然了那時候全中國的面積也沒多大,這種被史料稱之為「登人」或「登眾」的工作,主要是為了徵兵和徵稅。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等到西周時期,最初版本的人口普查和登記制度已經出現。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元朝人馬端臨曾在《文獻通考》中記載,夏朝時已經有人口1250餘萬人,西周成王時期有人口1375萬餘人,但這份史料距離夏和周時間跨度太大,而且屬於孤證,很難說有多準確。


綜合各種零散的史料記載,到戰國後期,整個中國地區的人口基數大概是在2千萬~3千萬之間。

秦朝建立後,戶籍登記制度也日趨完善,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規定男子不論成丁與否,一律登記年齡。

估算其國家人口應該穩定站在3000萬以上了,但隨之而來的秦末民變和楚漢戰爭,讓中國的人口數量大幅降低,估算至少損失了全國人口的三到四成。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以至於劉邦憋得沒招了,想出了「徵收生育稅」的辦法。女子育齡(15歲以上)如果不婚配,年賦稅120錢。

這個辦法還是挺見效的,70多年後(前202年—前129年),漢朝的人口便從高祖時期的約1600萬人飆升到3600萬。

之後隨著漢武帝的大規模用兵和徵稅,漢朝的人口數量開始停滯和下降,到漢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只有3200萬。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罪己詔


之所以,漢武帝晚年會在《輪台罪己詔》中說:「 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說白了就是,常年的兵伐讓國家經濟瀕臨崩盤,這一點,從人口增長曲線的停滯清晰可見。

好在之後的昭宣中興又讓形勢得到扭轉,到漢平帝元始二年時(2年),人口數量漲至5700萬人以上。

但新莽時期的全國性動亂和綠林赤眉起義打擊,等到東漢光武帝時,估計全國人口跌落到只剩2800萬人左右。

這也就意味著,在西漢、東漢銜接的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全國人口損失了接近51%。

隨後,東漢人口一直處于波動上升的曲線中,至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人口已經穩定站在五千萬以上,達到了5648萬餘人。(數據來源:《晉書·地理志》)

隨之而來的三國演義大家都很清楚了,中原地區殺得赤地千里,白骨露野,根據《三國志》、《晉書》、《通典》等史料記載,估算魏蜀吳三國的人口大概為:

魏國440萬人左右、蜀國94萬人、吳國230萬人。


其中,蜀國九十多萬人帶甲之士,就達到了十萬人以上。十比一以上的兵民比例,足以說明,諸葛亮為什麼要著急忙慌的六出祁山伐魏,因為這些百戰老兵耗光了,蜀國更沒機會了。

等到三國歸晉後,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國人口不過1600多萬人。

緊隨而來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和南北朝,讓中國人口劇烈波動,估算人口最少時不會超過1000萬人,但其中有大量逃散的戶口不在統計之列。

隋朝建立後,全國人口再次迅速回升,至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人口數量達到了4600萬人。這裡面除了人口自然恢復外,還有一部分是逃散人口重歸官方統計的原因。

但隋末動亂讓人口基數再次大幅跌落,不過短短九年,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賦稅人口居然從隋煬帝時期的890萬戶,跌落至180萬戶,大概不到一千萬人。


所以,李世民才會被逼著在渭水河邊與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聊天,史稱「渭水之盟」。因為,唐朝當時的軍事實力實在是打不過東突厥。

不過隨著,唐初「貞觀之治」、高宗、武后朝的延續以及「開元盛世」的輝煌,唐朝人口迅速膨脹,達到了中國人口基數的第一個巔峰。

至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戶籍人口到達了89萬戶,5300萬人。不過,當時的史學家杜佑就承認有巨量人口被瞞報、少報,當時唐朝戶口數量至少有「一千三百萬戶到一千四百萬戶」。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也就是說,按照杜佑的估算,唐朝當時至少有6900至7500萬人。凍國棟先生則估計,如果再算上唐朝城市的流動人口、邊疆城傍制度歸附的少數民族部眾,唐朝全部人口數量估計要到8000萬以上的數量級。(凍國棟.《中國人口史》第2卷)

緊接著,短短七年的安史之亂,將整個黃河流域,唐朝最富庶的地區徹底打爛,也讓唐朝戶口數量暴跌了2500萬人以上。。

但需要注意一點,之後唐朝的人口統計凌亂不堪,大量割據地區不在上報戶口數量,因此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的統計數據,唐朝只有不到1700萬人。

但這個數據是不準確的,因為上報州的數量只有169個,不到安史之亂前的一半。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而且,黃河流域的動亂讓大量人口南遷,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衣冠南渡」,大量人口的湧入,使江南地區的經濟飛速發展。

據統計,安史之亂前後,唐朝人口的布局從華北佔據75%,華南佔據25%,變成了唐亡時,南北人口各半。其中,襄州人口增加120%,鄂州增加100%,蘇州增加30%,泉州增加50%,廣州增加75%。

急速膨脹的江南經濟,不但承託了中晚唐絕大部分賦稅,也讓唐朝在歷經安史之亂的創口後,又搖搖晃晃的走了一百五十多年。

這就是很多人疑惑的,唐朝在所謂「都城六失、天子九逃」後,怎麼還能支撐得住?

因為,肅宗時期第五琦頒布的「鹽鐵專營」和德宗時期楊炎的「兩稅法」改革,保證了唐朝的國家經濟始終沒有崩潰。


第五琦是個人名,別以為這兄弟姓「第」名「五琦」,他姓「第五」同宗名人還有「第五倫、第五訪、第五種」。這是個很怪的姓,在唐朝從「第一」到「第八」都有人姓。

由此可見,張巡以全城死節的代價苦守睢陽,死死擋住叛軍南下江南的腳步,實際上是在給整個唐朝續命。

可笑的是現在居然還有人,以其吃人肉斥其為「禽獸」,真不知到底誰才是「禽獸」!

我們回來接著說人口,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 ,唐朝有據可查的人口數量大概在3300萬左右,不過之前已經說了,這個數據不會很準確。

之後黃巢之亂,不過九年間,大約造成了800萬人以上的死亡。隨後又是五代十國的動亂周期,這時候的史料戶籍數據很難說有多少可靠性,因此這期間人口數量也是眾說紛紜。

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 ,北宋已經滅亡了北漢,開始呈現大一統的模樣,因此《宋史》、《宋會要》、《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史料,也開始詳細記載宋朝的人口數據。

但需要注意的是,宋朝的統計數據是以戶為單位,結合成年男性數(人丁數)。這也是國家政權感覺能用的上的人口數量,女的他們覺得用不上,不需要統計。

至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北宋戶籍數據為二千零二十六萬戶,男丁4500多萬人,以此估算宋朝人口肯定已經超過一億了。

等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戶口數量膨脹到2200萬戶以上,估算實際人口應該達到了一億三千萬以上。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但隨著蒙古人南下,中原人口再次狂跌,1234年蒙古滅金,估算長江以北的人口,只剩金朝統治期間的不到20%,大約在一千萬人左右。

1279年,元軍全部佔領四川後,所余戶口數量僅剩70多萬人,只有入侵前的2.38%。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蒙古人屠城主要發生在黃河流域和四川地區。進入江南後,估計是因為全殺了就沒人交稅了,屠城的比率降低的很多。

不管怎樣,在蒙古人南下的過程中,中國人口數量迅速走低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些網文傳言,蒙古人殺了一億漢族顯然是誇大其詞了,因為要按這個數據推算,整個中國基本就沒人了。

到了元代中後期,雖然國家治理的爛七八糟,但至少在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1265—1307年)到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1320年—1370年)至正初年(1340年)幾十年間,日子還能湊合過。

所以,這期間元朝的戶口數量一直處於增長之中,估算人口數量大約恢復到了八千五百萬左右的數量級(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

隨後,在元順帝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元朝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和災荒,誘發了紅巾軍起義,中國人口再度狂跌。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據《明史》和《明實錄》的記載,戶籍人數只剩不到六千萬人,換句話說又有至少兩千五百萬人死於非命。

隨後,關於有明一代人口的數量,專家們的估算差距極大,從最少的六千萬(易中天),到最多的接近兩億(葛劍雄、曹樹基),相差可謂天差地別。

但到了康熙初年,隨著社會生活的穩定,中國人口再次過億基本是定論了,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中國人口已經上升到一億五千多萬。

隨後,中國人口持續膨脹,雖然期間經過了太平天國、捻軍及甘陝回亂,大約損失了八千萬左右的人口。但到了宣統二年(1911)中國人口依舊膨脹到了四億三千多萬的數量級。


1912年清帝退位,進入了民國時期。後面的就不好說了,我放兩張圖大家自己看,從人口增長的速率和死亡率來分析,民國時期是不是某些學者嘴裡的「黃金時代」。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從人口數據的起落,窺視中華篳路藍縷的歷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