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立身職場江湖,金杯銀杯,往往不如口碑。畢竟,能力不足,還可以慢慢培養,但口碑臭了,卻很難再獲得信任。

名列北宋「奸臣榜」的呂惠卿便是這樣。他要學歷有學歷,要能力有能力,一度是北宋朝堂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可是因為對老上司的落井下石,他被徹底拉進了北宋政壇黑名單。此後無論他怎麼努力,再沒有獲得重用,結果一手好牌爛在了自己手中……


言聽計從,模範副手

呂惠卿是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我們曾屢次提及這一年是中國科舉史上的傳奇。蘇軾、蘇轍、曾鞏、程顥、程頤、張載、章惇……這些歷史長河中熠熠閃光的大咖都是這一榜的進士,所以能在這一年考中進士足以說明呂惠卿的超凡才學。

呂惠卿很早就由歐陽修介紹而結識了王安石,兩人一見如故,十分投機,此後往來密切。公元1069年,王安石拜參政知事,主持變法。他在神宗面前對呂惠卿一頓海誇——「惠卿的賢德,非但今人無法追步,即使是前世儒者也不易相比。對先王之道能夠學以致用的,恐怕唯惠卿一人而已。」於是,在王安石的力薦下,呂惠卿從集賢院來到變法的中樞機構——三司條例司。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此後,王安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先同呂惠卿商議。像青苗法、助役法、均輸法等重要新法,其實都是由呂惠卿起草的,王安石提交的奏章也多由呂惠卿代筆,而呂惠卿也對王安石言聽計從,儼然成為其最得力的助手。

然而,王安石變法在當時遭遇重重阻撓,舉步維艱,王安石出於無奈,罷相離去。眼見變法大業將功虧一簣,時任參知政事的呂惠卿堅定地站了出來,他想方設法,據理力爭,使得反對派啞口無言,也幫宋神宗再次堅定了變法初心。從某種程度上說,因為呂惠卿的存在,王安石變法才得以繼續進行。


忘恩負義,落井下石

講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王安石能擁有這樣一個得力副手真是太幸運。殊不知,大家只是看到了呂惠卿的一面。

司馬光很早就對神宗說:「呂惠卿險巧乖滑,用心不正……陛下慢慢觀察就知道了。」後來司馬光又寫信給王安石說:「別看呂惠卿現在對你百依百順,言聽計從,一旦你失去權勢,他必會出賣你的。」

當時王安石因與司馬光政見不同,所以對司馬光的話並不上心,相反倒以為他在挑撥離間。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哪知,一切都像司馬光預料的那樣——呂惠卿很快便暴露出了另外一副面孔。

呂惠卿得勢後,大力扶植親信黨羽,先把自己不學無術的弟弟呂升卿引為侍講,又採納另一個弟弟呂和卿的建議,讓老百姓自報家產,按財產徵稅,並鼓動民間告密,凡告發別人隱瞞財產的,被告家財三分之一獎勵給告密者。他還用保甲法強行推行青苗法,勒令家家戶戶都要貸政府的款,誰不貸款,全村連坐,貸款還不了的,沒收家產……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呂惠卿的做派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對於這些人,呂惠卿以各種理由將他們貶官流放,其中就包括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王安石由此與呂惠卿結下矛盾。而此時,呂惠卿擔心王安石一旦回朝將會威脅他的地位,便開始不遺餘力地構陷王安石。先是上書彈劾,接著曝光和王安石的私人信件,「凡可以害安石者無所不用其智」,甚至公然誹謗王安石「盡棄所學,崇尚權謀,違背詔令,欺騙和要挾君主……」

呂惠卿如此落井下石,讓改革派傻眼,也讓守舊派目瞪口呆。


流落四方,不受待見

王安石罷相時推薦的宰相韓絳已經hold不住呂惠卿了,便悄悄勸皇帝調王安石回來。很快,王安石便回京複位。

剛回來時,兩人還相安無事地度過了一段時間。但是不久,宋神宗想要提拔王安石的兒子王雱(pāng)為龍圖閣直學士,或許出於禮儀,王雱先是推辭了一番,不料呂惠卿極力勸服神宗接受王雱的辭呈。此事令王安石和呂惠卿的矛盾再次加深。

後來,因為呂惠卿不斷遭到各方彈劾和舉報,終於在1075年十月被貶出京城,出任陳州知州。

這一貶,他就再也沒有回到權力中樞。無論他在地方上如何努力,如何想方設法改變境遇,似乎都沒人買他的賬。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哲宗即位後,時任右司諫的蘇轍,曾洋洋洒洒地痛斥了一番呂惠卿的人品。他說呂惠卿狡辯奸詐,詭變多端,利用了王安石「不知吏事」的弱點,在變法過程中,屢出陰謀,「以助其惡」。王安石得勢時,呂惠卿視他如師如父,言聽計從。王安石失勢後,他又忘恩負義,反戈一擊……像呂惠卿這種人,即使不正刑典,以示天下,也應「投畀到四裔之邊,以御魑魅」。哲宗讀罷奏章,深以為然,於是又將呂惠卿貶為建寧軍節度副使,安置建州。

此後,呂惠卿徹底成了黨爭雙方都不待見的人。縱使呂惠卿才能出眾,勤奮能幹,但是無論舊黨得勢,還是新黨掌權,人人都害怕他再次倒戈,於是他的殘生終於在四處流轉中消逝。

據說王安石晚年在南京閑居時,常常自己在書房裡寫三個字:「福建子」。一遍一遍,力透紙背。而這三個字所指的,正是他曾經最信任的戰友呂惠卿。

無論古之政壇,還是今之職場,「背叛」都是一個讓人揪心的字眼。

李開復曾經說,「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質的第一位,這超過了智慧、創新、情商、激情等。我認為如果一個人的人品有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值得一個公司去考慮僱用他!

在北宋,職場被黑的理由(三):忘恩負義是大忌

職場是個圈,你和過去的領導、同事、平台往往都在同一個圈子裡轉,不知什麼時候可能就又碰面。他們將來會成為你的助力還是阻力,很多時候就看你在之前工作中的表現。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若不遵循職業道德,過河拆橋,翻臉無情,恐怕要辜負那一身好本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宋哲宗:警惕那些以愛為名的傷害
嫁給蘇東坡,是一種什麼體驗?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