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腳上長「雞眼」是怎麼回事兒?可以自愈嗎?

腳上長「雞眼」是怎麼回事兒?可以自愈嗎?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老王穿著新鞋陪媳婦去逛街,大半天過去了,老王感覺小腳趾頭開始傳來一陣陣刺痛,每走一步都像被容嬤嬤拿小針在扎一樣。脫鞋檢查後發現小腳趾頭上長了一個淡黃色的硬疙瘩,腳趾縫裡還有好幾個,老王被嚇壞了,於是去諮詢了一下醫生,這才知道原來自己長了常在街頭小廣告里聽過的「雞眼」。

什麼是雞眼?

雞眼是足部皮膚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俗稱「肉刺」。通常發生於小趾外側或趾間,皮損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局限性角質增生,針頭至蠶豆大小,呈淡黃或深黃色,表面光滑與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圓錐狀角質栓嵌入真皮。因角質栓尖端刺激真皮乳頭部的神經末梢,站立或行走時引起疼痛。雞眼好發於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頭處、拇趾脛側緣,也見於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雞眼是怎麼發生的呢?

都是摩擦惹的禍!

雞眼的形成是由於腳部的外層皮膚,頻繁受到摩擦並長時間承受壓力導致的。雞眼可分為硬雞眼和軟雞眼。

硬雞眼:好發於足趾、足跖外側緣、足跟等關節隆起處,偶爾可發生於手部。

軟雞眼:好發於相鄰兩趾間的側面,因局部出汗、潮濕,皮損浸漬變軟可呈灰白色,常伴有臭味。

雞眼容易盯上哪些人?

1.長期穿不合腳鞋:不合腳鞋子易形成腳墊、厚繭,如若此時不注意糾正,可導致腳部局部結構畸形,日久發展即可出現腳雞眼。

2.長期站立或行走:長期的站立或行走可增加腳部的負重,更容易造成腳部局部皮膚受擠壓或摩擦,也是導致雞眼出現的一個因素。

3.因職業引發:長期從事攀爬、跪拜等職業的人是雞眼的好發人群。

4.長期穿高跟鞋子:某些女性朋友盲目追求款式新穎,忽略腳部舒適感而導致雞眼發生。

你以為的「雞眼」不一定是雞眼!

雞眼VS老繭

雞眼和胼胝(老繭),二者同樣是由於反覆摩擦引起皮膚過度角化導致的,容易讓人混淆。

其實很好區分:

雞眼為一高出皮膚表面的硬結,中心有核,核尖深入皮內,觸之硬且不光滑,由於雞眼尖端壓迫神經和皮膚的真皮層乳頭,所以產生疼痛。好發於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頭處、拇趾脛側緣,也見於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胼胝呈扁平或隆起的局限性片狀角化層增厚,呈蠟黃色、質堅硬,表面皮紋清晰可見,局部汗液減少,感覺遲鈍,可有輕度壓痛,但無中心核。胼胝好發於掌跖,常對稱發生。

雞眼VS跖疣

雞眼和跖疣的發病部位主要在腳部,癥狀也非常類似,所以有時很難區分。

下面幾點可以幫助我們,對這兩個疾病進行鑒別。

首先就是發病部位有所不同。雞眼的發病部位以受力點為主,常見於趾緣、足緣,也可見足根等部位,偶爾見於手部。跖疣的生長位置不固定,可以發生在足部的任何位置,一般都發生在足底。

其次是皮損的形態有所差異。雞眼是長期壓迫摩擦引起的角質層增厚,皮損為境界清楚的淡黃色,或深黃色的圓形、錐形的角質栓,其尖端嵌入皮內,因為角質栓的尖端壓迫真皮內的神經末梢,所以在站立或行走的時候,會有非常劇烈的疼痛。跖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皮損為圓形灰黃色的圓形角化性斑塊,表面粗燥無皮紋,常常可以看到由於點狀出血導致的小黑點。

最後從皮疹數量上看也是有區別的。雞眼的數量一般較少,一般一到兩個,不會逐漸增多。跖疣初起可以只有一個,但是因為它有傳染性,皮疹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希望患者可以根據以上幾點,對雞眼和跖疣進行最基本的鑒別,如果仍然無法鑒別,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雞眼會自己好嗎?怎麼根治?

一般來說,在不受外力擠壓或者摩擦的情況下,雞眼是可以自然痊癒的。無法自愈者可選用水晶膏、雞眼膏、水楊酸火棉膠等藥物進行治療,也可選擇液氮冷凍治療,重者還可選擇手術治療。

教你5招,對付雞眼~

如果形成雞眼的外部因素沒有消除,即使去除了現有的雞眼,沒多久還會再見面。下面5個治療和預防方法,一定要記住了。

1.所以最好穿寬鬆合適的鞋子及高質量的棉襪。

2.不要自行用刀剪去除繭子或雞眼,避免出血和繼發感染。不要自行塗抹具有腐蝕性藥膏。

3.穿由足踝專科醫師推薦的高質量鞋墊,或使用針對雞眼的鞋墊,以及使用腳趾分離器。

4.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現腳部新出現繭子或雞眼,必須及時到皮膚科就診,萬不可自行處理。

5.藥物治療,角質剝脫劑:40%水楊酸、40%尿素乳膏、12%乳酸乳膏。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bd@baikem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名醫網 的精彩文章:

懷孕後,孕媽身體會出現這10種改變!
奇葩說爆出邱晨患癌!哪些壞習慣容易患癌?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