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

說起傳統手工藝與匠人文化盛行的國家,很多人會想到的應該是中國和日本。但其實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法國也有很多傳統手工藝,在現代工藝大潮的衝擊下,法國的匠人們跟我們一樣在艱難的傳承中守護著這些技藝,同時思考著創新的出路。

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2019年伊始國內便舉辦了一系列與法國密切相關的活動。1月1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展覽便邀請了26位中法頂尖的手工藝大師攜作品合展,兩國頂級工藝「同台競技」,一起探討傳統手工藝的當代創新議題,成年初一大盛事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展館一隅

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法國人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留下了諸多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從宮廷中的各種鎏金裝飾品,到各式鍛銅製品,以及清朝時才傳入我國的掐絲琺琅工藝,此外還有細木鑲嵌、玳瑁工藝、寶石切割、法式紙扇等等。

這次以法國黃銅鏨刻匠人傑拉德·迪綱帶隊的15位法國匠人將各式工藝品及技藝帶到了中國,與我們以漆器大師甘而可先生為首的11位中國大匠進行交流展覽。可以看到法國工藝中有很多參考中國元素的東西,這在歷史上也是有據可依的——18世紀時,「中國風」曾經是法國最流行的元素。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18世紀法國油畫中濃濃的中國元素

這次展覽中,法國藝術家納撒尼爾·勒·貝爾帶來自己的藝術創作《無盡》。相對於法國藝術家鍛銅工藝方面的現代藝術風格作品,我國傳統鍛銅工藝技藝傳承人朱炳仁先生也帶來了自己的藝術向作品《千浪卷雪》。

提朱炳仁這個名字,可能沒什麼人知道。但要說起他的作品,應該算家喻戶曉了。因為他可不是只會製作小工藝品的手藝人,吉尼斯認定的世界最高銅殿靈隱銅殿,還有後來重建的雷峰塔,都是他的作品。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朱炳仁作品《千浪卷雪》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法國鍛銅藝術家納撒尼爾·勒·貝爾作品《無盡》

法國陶瓷藝術家尚·吉雷這次參展的是一系列建盞作品,包括受到滇文化中銅鼓的啟發而燒製成的作品《鼓》。他的一系列建盞作品通過與場館結合布展成一個整體作品「繁星閃耀的夜空」,可以看出這位深受中國工藝影響的法國匠人技術與藝術水平的高超。

相對的,中方則帶來了吳興乾先生的柴燒窯作品「柴燒仿宋建窯銀毫深斗缸」。柴燒作品的古樸厚實與建盞工藝的璀璨美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緣起於中國而後經由文化交流傳播到全世界的瓷器,無不令人回想起我們古時「陶瓷之國」的地位。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法國陶瓷匠人尚·吉雷建盞作品

同樣是與日常生活結合的容器作品,還有法國銀匠羅蘭·達拉斯佩極具藝術美感的作品《鬱金香酒杯》。

我想與之對應的應該就是甘而可大師的傑作——《紅金斑犀皮漆大梅瓶》了吧。甘而可先生憑著自己的摸索與努力,幾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最終復原出古漆器製作的手藝,是一位國之大匠。

他製作的漆器被故宮博物館收藏,是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僅有四件現代人作品之一,可見其工藝水平之高直追先祖。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紅金斑犀皮漆大梅瓶

除了作品上的相互對比、交流,這種展會更多的還會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匠人們帶來人與人之間的深入交流。

從法國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們小心翼翼地將自己拆解成數部分的展品重新拼接起來,在布展的過程中反覆調整。這個舉動讓我們的老匠人們首次知道工藝品可能是做完就完成了,但有些藝術品往往不是。一次次布展的過程,對於藝術家來說可能每一次都是新的創作。

如法國的手工模版壁紙印花技藝匠人弗朗索瓦??澤維爾?理查德。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將這一18世紀興起但在20世紀中葉卻徹底敗落的古老工藝發揚光大,每次展覽都要親自到場將自己的作品布置成一個個與觀眾有互動的藝術裝置。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邊思考邊布置中的法國匠人弗朗索瓦??澤維爾?理查德

日常用品向藝術品進行轉化的過程中,由於各地不同的文化影響,呈現的姿態也是各異。

這次展覽中中國匠人畢六福的油紙傘就充滿了東方文化的神韻,而法國匠人米歇爾的紙傘則呈現出法國特色的清新美感。當這兩種東西方之美同時出現在一個場景中,自然就帶來了文化差異背景下產生的不同美的享受。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中法不同的傘工藝藝術對比

同樣的還有紙扇工藝品的對比。法國匠人希爾萬?勒岡自幼痴迷於摺扇,10歲就製作了第一把自己的摺扇。長大後他從古扇修復入手,慢慢了解法國扇子的樣式與製作工藝,最終成為著名的摺扇匠人。

對比其結合了摺紙技藝的摺扇呈現出來的立體感,中國制扇匠人王健的作品就顯得更平面化。因為結合了中國書法或者畫作,我們的摺扇一般是作畫後直接製成的,體現的是一種「文人」而非「現代藝術」感。

所以從這樣一些共有的工藝類型的差異進行對比欣賞,給人帶來的收穫與樂趣也是極大的。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中法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對比

這次展覽也出現了兩國各自的「特色工藝」,都是令雙方相互嘖嘖稱奇的作品。來自法國的是古法羽毛工藝匠人奈莉?薩尼耶的作品《羽化》。這位從小痴迷於自然及鳥類的女匠人是法國當前僅剩幾位懂得古法羽毛工藝的藝術家之一。

她用木頭與天然羽毛組成的一顆樹木栩栩如生,乍一看已經達到了足以以假亂真的境界。其實我們也有點翠等用羽毛製作工藝品的傳統,但這些工藝中動物羽毛往往只是作為點綴存在,後來更由於太過殘忍而漸漸放棄了這些工藝。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奈莉?薩尼耶《羽化》

而我們讓外國匠人拍手叫絕的是「中國皮影第一刀」皮影匠人汪天穩的一組皮影戲作品。這一個個刻畫得細緻入微,形象生動的皮影人中蘊含了我們的剪紙、戲曲等傳統文化及工藝,是老祖宗傳下來極具特色的一門手藝。

有觀者言,走進了細看,才明白過來小時候看《小兵張嘎》時裡面那位老匠人在侵略的日軍燒掉他的皮影時反覆破著音喊著「我的皮影」、「我的皮影」……時的凄涼與心痛。

當漆器遇見黃銅——中法兩國工藝大師同台競技

汪天穩 皮影作品 《打馬球》

這次中法合辦的手工之美展覽名為「新考工記」,古籍《考工記》中說「知得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

從古至今,手巧的工匠一直都是我們尊重的對象。正是因為有了這代代傳承的匠人們,一個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才得以借著這些工藝品被承載著延續下來。

「新考工記」探討的既是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也是傳統工藝的當代創新。只希望在我們新一代接班人的努力之下,這些優秀的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藝術不要被變幻莫測的現代潮流所沖走,不要被行色匆匆的現代人所忽視才好。

資料來源:

中法手工藝的「隔空對話」

「新考工記」:每一個文物都曾是它所處時代的藝術品

國博又要開新展,中法手工藝大師同台亮相

在這裡讀懂展覽,中法手工藝大師同台「對話」背後

「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展覽:闡釋中法當代「匠人精神」

微博:新考工記WL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望Sowarm 的精彩文章:

《知否》背景疑雲?劇中竟出現《清明上河圖》的畫面
蔡銘超:犧牲自己幾億信譽額度攪一場拍賣贓物的局

TAG:手望Sow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