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港式小吃中的經典「糖不甩」,多少香港人的記憶,你也吃過嗎?

港式小吃中的經典「糖不甩」,多少香港人的記憶,你也吃過嗎?

導語:港式小吃中的經典「糖不甩」,多少香港人的記憶,你也吃過嗎?

港式甜點、港式小吃非常出名,就連現在很多內陸連鎖店都有港式點心的連鎖店——米芝蓮。像魚蛋啊、雞蛋仔啊、菠蘿油啊等等很多港式點心都深受大眾歡迎,還因為港式小吃的門店布置有一種濃濃的摩登感和復古老港風,非常吸引人。那麼,港式經典的小吃「糖不甩」有多少人吃過呢?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香港的地方傳統名點之一,屬於粵式小吃。我們發現港澳地區都非常喜歡給予小吃一些寓意比較美好的名字呢!這個小吃口感絕對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膩、味香四溢、老少咸宜。糖不甩是「湯圓」的孿生兄弟,加薑汁特別祛寒正氣。

糖不甩做法簡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揉搓成粉丸,在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後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伴食即可。用筷子夾起一個,才發現兩根平時很好用的筷子,在這一丸子的身上非常難以施展。小圓粒很黏,外包一層看起來不是很厚的糖漿,一定要用力甩才能把它從眾多圓粒、從碟子里甩出來。可能這就是「糖不甩」名字的由來吧(在廣東話中「不甩」就是怎麼甩都很難甩掉的意思)。

不僅在香港,在東莞很多地方人們都喜歡吃「糖不甩」。每逢喜慶或重要節日,注重儀式感的東莞人就愛吃用糯米粉搓成的「糖不甩」,分為甜丸與咸丸兩種。說到甜丸,與普通的甜湯圓不同,是不裹餡兒也不帶湯的,澆上漿糊般的糖漿,再灑上芝麻、花生,這就是俗稱的「不甩」,東莞本地人也稱之為「麻糍」。

一直以來,「糖不甩」被認為是寓意「愛情甜蜜」的甜品。據說舊時香港曾有這麼一個習俗:閨女出嫁前,新娘要吃父母親手煮的糖不甩,以此祝福婚後生活甜美滿。香港坊間還流傳著一種已成為歷史的「妹間」生活,當中也離不開「糖不甩」。

時至今天,糖不甩仍是橫瀝人最鍾愛的甜點之一。以前只有在元宵或嫁娶前才能吃得上的小吃,現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吃。是大至酒樓、小至甜品店的必備美食。但現在年輕人吃糖不甩大多不知道它曾流傳的美妙故事,點上一份糖不甩當甜品吃,僅僅是為了享受美味而已。

但這也足夠證明了「糖不甩」的魅力,就算不明白其中寓意的人也會因為它的口感與美味而不舍放棄它。大家有吃過糖不甩的朋友嗎,小編是那種看到丸子類的東西就走不動路的人,大家還想看什麼類型的美食,可以在下方留言給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七生活記 的精彩文章:

最適合搭配大衣的3雙鞋,抓住冬天的小尾巴,把時尚發揮到極致
「圓臉方臉」女孩該怎麼化妝?學會這些技巧,妝容不輸「錐子臉」

TAG:七七生活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