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爸,我在老家的地底種了一片星空

爸,我在老家的地底種了一片星空

被稱為「石海洞鄉」的四川省興文縣,溶洞遍布,深不見底,一個女孩回到了久已不見的家鄉。古老的村莊里,人們試圖在岩石里製造未來。中國,這個世界上喀斯特地貌面積最大的國度,一張巨網在地下悄悄生長。在萬象峰年筆下,路通往故鄉,也通往更廣闊的世界。

洞中尋路

作者 | 萬象峰年,科幻作家,參加過4屆科幻春晚。科幻文化和科技關注者,漂浮的浪遊者,多變的思考者。從事過政府機關公務員和科技/科幻編輯。曾數次獲得國內科幻獎項,作品多次入選科幻、奇幻年選。作品曾被譯成英文、藏文。

落腳宜賓市,取道興文縣,馬不停蹄趕到鄉里的汽車站後,何麗鳶搭上一輛老鄉的順風車回村裡。這條老路她上學多年已經走得很熟了。

車行不久,群山環抱的感覺又回來了。不算高大的山坡和峰頭摩肩接踵,連綿起伏。山上是茂密的竹海,風一吹就會發出沙沙和吱呀的聲音。在霧氣天里,竹稍的綠色會融入到天色中去。她曾懷疑竹子會趁著大霧長到天上去,把村子徹底隔絕起來。

何麗鳶看了看手上攥的一張圖紙,又看了看窗外。在這道綠色屏障的後面,隱藏著諸多神秘的景觀。比如父親帶她去看過一些裸露的石筍,像地下破土伸出的無數根手指,指向蒼穹。她打望天上的時候,父親又帶著她走到一個洞里。走沒多遠手電筒就開始一閃一閃了,他們又折了回去。為了止住她的鬧騰,父親還講了關於這個洞的詭異的傳說。

在父親患上恐洞症之前,他們又去過很多洞,她分不清有沒有回到她惦記的那個。這裡的溶洞實在太多了,在群山間分布如地底迷宮,幽深不見底,大多數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傳說,以至於她印象中的家鄉有一半在地上,有一半在地下。地上的清晰,地下的迷離。

小路蜿蜿蜒蜒指向山間。小時候她還會迷路,現在她則把這一帶的地質圖都背得滾瓜爛熟。她在來時的飛機上看到地面上的一張路網,手上拿的地質圖則是另一張更奇怪的網路,像是被一隻巨型蜘蛛編織過,用銀線勾成的一張在地下沉思的巨網。她從沒有想過會從這樣一個角度去看家鄉。這次她將抵達神秘的中心。

屋子多了起來,心跳也快了起來。坡上的人家門口掛上了紅燈籠,門前的簸箕里曬著湯圓粉,坡上和菜地里時不時傳來一聲鞭炮聲,提醒著春節就要到了。

何麗鳶在一個路口旁下車,往坡上走了一截,走到一扇光禿禿的門前。她停了停,敲響了門。

過了半晌,門開了。一張蓬頭垢面的臉,臉上還泛著紅。

「你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父親一說話就衝出酒氣。

何麗鳶皺著眉頭走進門,找個地方把背包放下。父親反應過來,趕緊去接。

「要不是我回來得早,你就要成仙了吧?」何麗鳶說。

父親搓著手說:「我一個人,隨便點,安逸,準備過兩天打掃屋頭。」

兩人你來我往幾句,就像在打太極。何麗鳶看到屋角放著一支蘆笙,結滿了蜘蛛網。她問:「今年你咋沒去踩山節的祭祀?」

父親扯了扯衣角說:「我這個形象就別去了,有那麼多遊客看著呢。」

何麗鳶記得,以前就是因為父親的蘆笙吹得好,踩山節的祭祀總少不了他。後來祭祀挪到縣裡去表演,也要年年請他。

「是人家沒請你吧。」她說。

父親笑笑。

「你有多久沒下過洞里了?」何麗鳶問。

「二十來年吧,咋?」

「嗯,在大後山的一個洞里,建了個實驗室。」何麗鳶思考著怎麼說。「沒怎麼對外宣傳。是我們大學和中科院聯合組建的。我好不容易才拿到那個實驗室的offer,哦,就是工作機會。我早回來就是為了這個,明天我還要去報到呢。」

「啊。」父親半張著嘴,愣了一會兒。「就是說,你會在這上班?」

「對。」

「嘶,怪事情,怎麼又繞回來了呢?我都喊你到大地方去,莫回來。你還真有本事,一個博士能在這找到工作。洞里,洞里能有啥子?北京上海還裝不下你?」

何麗鳶等著他叨叨完。

父親終於說完了,靜靜地看著何麗鳶,問:「哪個洞?」

何麗鳶緩緩吸了一口氣。「九曲洞。」

父親瞪大眼睛,「啪」地一下把水杯拍在茶几上。

九曲洞九曲十八彎,分上中下三層,大小支穴上百個,在被稱為「石海洞鄉」的興文縣,它也算是一個空間分布複雜的溶洞,是喀斯特地貌興文類型的典型例子。

第一次見面的同事熱情地招呼何麗鳶:「歡迎回來!」

不管鑽過多少洞,洞里永遠像是另一個世界。眼前的這個世界被人類打上了堅實的印記。路面簡單修整過,加固過的洞壁上每隔十幾米亮著一盞防爆燈,管線從洞壁上引入洞中,洞中滴下的積水沿著排水渠流向洞里。正是這些漲漲落落的水流,在億萬年的尺度上溶蝕出無數的地底空間。實驗室位於溶洞深處的一個支穴,需要乘坐小型電瓶車,經過幾個升降台,才能到達。洞里比外面要暖和得多。實驗室里的地面更加平整,塗著防靜電漆。安靜,卻也不是太安靜,背景聲里永遠響著排風扇的嗡嗡聲。

穿過實驗室往洞底走,大自然又露出了崢嶸。

是不是有些自私呢?為了到這裡來工作,再次揭開父親的傷疤。

當年叔叔就是在這個洞里失蹤的,父親也是在那之後患上了恐洞症。父親極力勸阻何麗鳶下到這個洞里,他說這個洞會魅惑人,讓進洞的人迷路,發瘋。即使何麗鳶安慰他說洞里有手機信號,你可以隨時打電話來,父親也還是迭連搖頭。

何麗鳶走到洞底。這裡是一個豁然開朗的洞廳,岩石聳起起在四周,巨大的石幔,凝白如玉的石柱,還滴著水的石鐘乳和石筍,千奇百怪。再往下就是暗河和人難以進入的小洞了。暗河從地下流出,流經洞中的地面,又沒入暗洞中去。水清見底,透著寒氣。

何麗鳶想伸腳踩到河水裡,又停住了,猶豫了一下。

手機響了,她嚇一跳。父親在電話里說:「明天有空嗎?陪我去走走。」

一位未來局特工友情提供了廣西桂林蘆笛岩的溶洞照片(攝影:Raeka)

何麗鳶很不滿父親要她這麼早就趕過來,她頗不好意思地打擾了看門的人。天還昏暗,她和父親打著手電筒走在山間的小道上。父親沉默著一言不發。

走到河灘上,五六個人在這裡會合了,兩個人抬著豬頭,眾人又繼續沿著河灘走。走到一面陡如刀劈的懸崖下停了下來。

借著微微的天光,可以看見懸崖上卧著幾具懸棺。何麗鳶小時候似乎陪父親參加過類似的場景,她搜索著記憶里不多的印象。

幾個人爭吵起來。父親問:「老祭司呢?」

「身體不好,不來了。」有人說。

「沒有老祭司怎麼弄?有人會說老話?」

眾人搖搖頭。

「沒人會說老話還祭個鎚子!」父親怒道。

「你自己不也幾年沒來了?」別人反駁道,「早就不正式了,就這樣子吧。」

何麗鳶想起來了,父親早些年跟一些村民繼承了這個古怪的儀式,怎麼選上的何麗鳶不知道。有一段時間傳聞不讓搞了,後來又說是文化遺產,是歷史上滅絕的僰人的後裔,要保留下來。父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後裔。在何麗鳶的印象里,他只是近乎偏執的本能一樣去參加能夠容納他的集體儀式。

由於少了會說老話的人,祭祀沒有嚴格進行,燒了些香燭,撒些紙,草草就結束了。

天剛蒙蒙亮,祭祀的人就散去了,河灘上留下一縷香火和煙氣。

父親感到很失落,又喝了些酒。

何麗鳶把他的酒搶下來,又怒又心疼地勸道:「你別再沉迷這些沒意義的東西了。你跟我下洞去看看,看看我們在做什麼。」

父親氣得轉過頭去。「我不去!」

「那這樣吧,我請同事來家裡吃飯,辛苦你一下。」

父親勉為其難答應了。

同事圍坐了一桌,飯菜不多但是同事都很高興。喝酒的時候都好說,父親高興起來還會講幾個溶洞的傳說。一旦同事說起九曲洞里的研究,父親就臉一橫自顧自喝起來,嘴裡念叨著:「妖洞,妖洞……」

飯局在尷尬中不歡而散。

何麗鳶跟父親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她抹著眼淚氣急敗壞地喊道:「叔叔根本不是被洞魅惑的,你別騙自己了!他就是自己跑進洞里出不來了!」

父親愣在原地,目光慢慢地滑落在地上。

何麗鳶摔上門跑回了實驗室。

除夕夜,村子裡張燈結綵,燈籠點亮了,門聯也貼上了,炊煙從家家戶戶屋頂上升起。村莊在群山的懷抱里散發著暖光和飯香。

何麗鳶坐在實驗室下面的地下河旁,心煩意亂。河水發出低低的喧嘩聲,像洞穴深處傳來的耳語。

恍惚間,溶洞散發出迷人的氣息。在這個隔絕人世的世界,只要擁抱孤獨,一切就變得簡單很多。變成一縷幽魂,一個影子,朝洞穴深處飄去。那個只有自己的世界。

她甩甩頭,大口喘著氣,下意識地劃開手機屏幕,又關掉。她打開手機電筒,照亮身邊。這樣讓她感覺好了些。

河水裡有什麼東西在游,有著橢圓的身體,扁長的尾巴,身體呈半透明。是一種熟悉的小生物。打著燈仔細看去,小東西的頭上有兩顆已經退化成黑點的眼睛,它們靠獨特的感官在水流里尋找方向。

她的小小的手曾捧起過這種小生物。在水快漏完的時候,父親說:「放回去吧。這是玻璃魚,像玻璃一樣脆弱。」

父親告訴她,玻璃魚曾經被古代僰人當成聖物。「每個人都想藉助什麼東西找到方向,哪怕是已經消失的人。」父親說。

父親曾帶她去參加苗族的祭祀活動。沒有遊客,只有為著尋找方向來的人們。晚上,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分食糯米飯,分享米酒。火堆上面是星星,每一顆星星都有故事。父親指著星星對她說:「看,我們在大地上,星星在天空上,我們就像星星在星海里,星星有那麼多。」火堆里的火星被夜風吹到空中,他裹緊了小何麗鳶身上的毯子。「無論去到哪裡都會在一起。」

小小的何麗鳶第一次覺得,自己在分不清方向的大山裡有了方向感。

後來她看到了更廣闊的的天空,更多的星星。

「為什麼想加入?」實驗室主任問何麗鳶這個問題的時候,她沒有想清楚。

現在她的心砰砰跳。似乎有一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在黑暗中走出來,露出身影。

她站起來,朝外面走去。

回到家裡,空無一人。何麗鳶摸摸灶台,還有溫熱。她在心裡猜到了八成,於是坐在家裡等。他們竟然都不願意打個電話告訴對方,她暗自笑出來。

過了一個小時,去給她送年夜飯的父親又提著飯盒回來了。二人相視一笑。他們一起在家吃了年夜飯。

「走吧,陪我去洞里看看。」何麗鳶說。

父親揣上大電筒,換了新電池。何麗鳶沒告訴他,洞里其實用不著電筒。

看門的大叔點點頭,沒問什麼。

在電瓶車上父親變得沉默,他的眼神像穿過岩石看著什麼。何麗鳶拉住他的手。

他們來到洞底大廳的地下河邊坐下。玻璃魚從石縫中游出來,在河底的卵石上逗留。

父親沉默良久,終於開口道:「那天,弟弟跟我和家人吵架。我們平時也有爭吵,那次吵得特別凶,我說了絕情的話。他負氣跑到洞里,就再也沒有出來。我找了很久沒有找到,後來地下水漲了,只衝出來他的涼鞋。」父親抱著頭。「我沒有找到他。」

何麗鳶拍拍他的背。她走到旁邊的一個工作台,拿來一台平板電腦,在平板電腦上調出一幅圖像。

那是一張藍色的大網,比蜘蛛網更寬,比樹的根系更立體,比人的血管網路更複雜。

「溶洞的地圖。」父親說。

「對,這是我們生成的溶洞地圖。」何麗鳶說。

父親拿過平板電腦,用手指從洞穴入口處往裡走,走到支穴選一個繼續走,快速切換了幾個支穴。走過的路線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洞系錯綜複雜,走到深處的人很難走出來,任憑任何人也不可能走完。何況還有有些人能過有些人不能過,有些時候能過有些時候不能過的地方。」何麗鳶說,「那不是你的錯。」

父親默默地看著溶洞地圖,放大,拖拉,換個地方,再放大,直到不能再放大。他看了很久。「地圖好像在動?」

何麗鳶笑了。「眼睛很毒。」她走到洞旁邊一個開關處,關掉了洞廳里的燈。

洞壁上隱約能看出星星點點的亮光來。

「那是什麼?」父親這次猜不著了。

「你知道黏菌嗎?是一種小生物,會延伸自己的身體去覓食。它們具有尋路的天賦,擅長尋找食物,然後篩選出連接各個食物點的最優路線。黏菌的演算法曾被用來設計東京的鐵路網路。

父親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你們在溶洞里引入了黏菌。」他的語氣有些憂慮。

「我們培育的是一種經過人工改造的仿生物黏菌,肉眼幾乎看不見,不會影響洞中的生態。它們的生長速度比真正的黏菌要快很多,從這裡向任何有縫隙的地方延伸開去。它們會自己找路,自己調配能量運輸,我們可以用計算機指令控制它們的生長方向,也可以讓不需要的部分凋亡。我們發現,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溶隙比我們想像的連通更廣,似乎能通往任何地方,現在最遠的一脈菌絲已經延伸到了雲南境內。歷史上千阻萬隔的西南絲綢之路,這些菌絲輕易就打通了。」

父親微微張大了嘴巴,往那些細小支穴里望去。他又摸摸地下的岩石,確實看不到什麼。「你們,你們有了溶洞的地圖,會用來做什麼?」

「這些地圖不重要,另一些地圖重要。」何麗鳶說,「菌絲相當於電路板,這是一台巨大的可以生長的計算機,那些『星星』是可以變動的網路節點,相當於黏菌網路的虛擬食物點。

父親的身子震了一下。他望了一眼洞頂上的「星空」,眼神里多了一分敬畏,又多了一分期待。「這麼大的計算機,可以算什麼呢?」

「從廣義上講,也是某種路。大到交通網路,小到衛星上的散熱管線分布,複雜到整個城市的實時導流策略,遠到各地區和技術的未來發展路線。」

「還有嗎?」

「那要看我們問它什麼問題。」

「我們會問它什麼問題?」

何麗鳶愣住了,眼淚流下來。她轉身抱住父親,哽咽著說:「爸,他不會回來了。我會回來的。」

「好的嘛……」父親像一下子放鬆了下來,把頭靠在女兒的肩膀上,又笑又哭著。

地下河從洞中緩緩流過。

深夜,村莊在群山的懷抱里安靜地睡去了。在村莊的下面,菌絲悄然生長開去。

未來,某天。洞廳里人頭攢動,又一隊遊客擠進來了。

講解員在洞中講解:「喀斯特溶洞仿生網路計算機是面向結構的非線性計算機。它是由碳硅混合基的仿生黏菌網路和可變節點組成的地下計算系統,翻譯成計算機程序接入地面的傳統計算機處理。菌絲網路可以自動尋路,拓展算力,可以用自身算力解決自身的拓展和能量運輸問題。地下溶洞的封閉環境是喀斯特計算機的良好容器……」

人群涌到了一邊。有人指出棧道下面游出了一隻玻璃魚,看到的人大叫起來。旁邊投影出來的喀斯特計算機全息影像反而顯得稀鬆平常了。人們穿過這張巨大的如宇宙星辰的網,往來穿梭。

講解員的聲音從人群的聲音中艱難地擠出來,繼續道:「喀斯特計算機是一個人類從未了解其原理的超級智能體,它能輕鬆解決傳統計算機不能解決的複雜尋路問題。這台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計算機,使人類認識世界的眼光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個計算機工程師留下的話說:它不能告訴我們怎樣去生活,但是它可以告訴我們怎樣去建設生活。」

人群參觀完了,呼啦啦湧出去。洞廳里的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只留下洞壁上的微光。

兩個老人還留在洞廳里。

其中一個老人說:「歷史上啊,僰人為逃避明朝軍隊的追殺,曾經躲藏在這些遍布地下的溶洞中。在一些洞里我還能給你找到他們被燒焦的糊米,有幾厘米厚呢。」

「古時候的西南絲綢之路也從這裡過。多少族群,多少地方勢力啊,不斷的武力征服才維持住這條通道。」另一個老人說,「有了路卻不好維持,因為還有別的路沒有打通。」

「喲嗬,你也想得差不多了,那你來總結吧。」

「在人類還沒有算力為大疆域和龐大人口規劃發展方向的時候,為各自的利益而戰成為各區域的歷史伴隨現象。」

「我們終於……」老人沒有繼續往下說。

他們一人看著腳下的河流,一人看著洞壁上的星光。

地面上,遊客們湧向下一個景點。人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同行無礙。他們不用查找地圖,只需要順著顏色變淺的路標走。到處洋溢著春節的氣氛。這裡的村子已經變成了和城市的物質水平沒有差別的現代化村莊。它是複雜的交通網路中的一個節點,從這裡甚至可以四個小時內到達太空。位於赤道的太空電梯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和貨物送上地球同步軌道,川流不息。天空中能看見同步軌道上的幾座太空城,不大卻很明亮,它們之間的交通網路就像閃閃的銀線一樣。

遊客們離開這裡後將各自奔向生活,很快就會忘記深埋在地下,橫亘半個中國國土的喀斯特計算機。

「走吧,晚了就趕不上了。」老人說。

兩個老人往外走去。他們來到另一個溶洞,往裡走了沒多遠,就是一個寬大的洞廳。

火光照亮處,一群人正圍著火堆載歌載舞。

責編 | 東方木

春晚福利

48h內留言點贊最高者

後浪文學提供的【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一本

2019科幻春晚合作品牌

小說每天在【不存在】微信公眾號首發,隨後在新浪微博(@不存在新聞)、今日頭條、澎湃新聞、豆瓣、騰訊文化、知乎、掌閱、新華網、機核網、三聲App、新浪新聞、中國數字科技館、北京頭條App等平台同步更新。

今年,【科幻春晚】新增了多種玩法和延展項目,包括各平台上【帶tag的話題互動】、【錦鯉抽獎】,與果殼、科大訊飛、言幾又文化、喜馬拉雅、讀客、後浪文學、森雨文化、單讀、星之所在科幻書店、次元書館、復調、青年志、睡前Futurelab、52TOYS、中信出版社、未讀、新星出版社、八光分文化、軍武次位面、鋼鐵月球、海星創造、賽凡科幻空間、Bilibili會員購、DICE、吉考斯工業、北京GA展、上海文藝出版社、漢唐陽光、90分、站酷、黑城堡等品牌/機構進行合作聯動,還有更多跨界品牌/機構陸續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存在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個酷到爆炸的展,把時間做成了藥丸
劉慈欣首檔音頻節目!來了!

TAG:不存在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