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藝伎堪稱日本版的貂蟬,但結局比貂蟬好多了

這位藝伎堪稱日本版的貂蟬,但結局比貂蟬好多了

在三國時期,王允除掉董卓的關鍵一環,就是貂蟬的離間計,也讓貂蟬的美名流傳了一千多年。

其實,在日本也有這麼一位藝伎間諜,對日本的明治維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就是中西君尾。

在介紹中西君尾之前,咱有必要先來聊一聊「藝伎」。

有的人可能會說,藝伎嘛,不就跟古時候的青樓女子差不多嗎?此言差矣,這二者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不是說你想去做藝伎就能做得了的,藝伎對舞蹈水平的要求非常高,不少人都是從10歲左右就開始練習,而且還要精通琴棋書畫,才貌雙全。

其次,對藝伎自身的要求特別多,雖然不用像青樓女子那樣簽賣身契,但是人身自由也受到很大限制,不能隨意結婚。

另外,日本人對藝伎的態度也是明顯區別於我們的。在中國,流連於煙花場所那簡直是有辱名聲,像那些王公大臣們要想去青樓看個舞蹈表演,還得偷偷摸摸,唯恐被人看見。而在日本就完全不同了,像江戶、京都這種大城市,藝伎館到處都是,生意不絕,而且不少有錢人或者王公貴族都以擁有自己的專屬藝伎為榮。

當年日本應邀參加巴黎博覽會,派出的使團中就特意包含了三名藝伎,負責在展會上表演才藝。可見,藝伎在日本堪稱「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幕府時代和明治時代,是藝伎發展的黃金時期,不僅藝伎本人的地位得以提高,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也是急劇增加,而且跟政界、軍界都來往密切,也因此發生了不少轟動一時的大事,比如這位有「勤王藝伎」之稱的中西君尾。

中西君尾出身於日本一個武士世家,但因家道中落,被迫成為一名藝伎。

那時候,正是明治之初維新派和幕府派斗得最凶的時候,中西君尾所在的「魚品茶屋」,就成了不少大人物喜歡碰頭的地方。中西君尾最初跟維新派人士井上馨打得火熱,正當兩人恩愛甜蜜之際,幕府派高官島田左近也看上了中西君尾,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出於大局的考慮,中西君尾在井上馨的勸說下,決定暫時屈從於島田左近,並伺機刺探幕府的消息。

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簡直就是貂蟬做間諜的翻版。

不過,中西君尾的運氣要比貂蟬好一點,貂蟬的離間計雖然成功了,但王允自盡,呂布被擒,董卓伏法,她只能孤身一人就此隱去,而中西君尾,至少還有井上馨在等著她。

潛伏在島田左近身邊的日子裡,中西君尾打聽出了不少重要情報,正是得益於這些情報,維新派才一舉除掉了島田左近,最終贏得了倒幕運動的勝利,並迎來了一個明治維新的盛世。

因中西君尾的特殊貢獻,被日本人譽為「勤王藝伎」,直到今天,仍然在日本的影視劇、文藝作品中經常出現。

歷史客棧作者:水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麥克阿瑟點名拘捕這個日軍大將,日軍大將嚇得服毒自盡
開國少將挖掘出了羅盛教的英雄事迹,被救的兒童多次來華探親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