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林清玄: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林清玄: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他身上有諸多為人熟知的標籤,其中大多數與文字有關——曾連續十年被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30歲前拿遍台灣所有文學大獎;文章數度被摘錄進入語文課本;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曾說:「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願大師一路走好。

據台媒報道

知名散文作家林清玄逝世

終年65歲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中國台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鵑》。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1953年生於中國台灣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台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所著《秋聲一片》榮獲首屆「東方文藝獎」散文獎二等獎。

昨天上午

他還發了一條微博

談論「死亡」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境明,千里皆明》

我也願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

《人生最美是清歡》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玄想》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

《玫瑰海岸》

再溫柔平和寧靜的落雨,也有把人浸透的威力。

《人間有味是清歡》

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不知多少秋聲》

愛的開始是一個眼色,愛的最後是無盡的蒼穹。

《人間有味是清歡》

「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這就是成功。」

《心的菩提》

謙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諷。

《境明,千里皆明》

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的時候總是失去了痕迹。

《溫一壺月光下酒》

喝淡酒的時候,宜讀李清照;喝甜酒時,宜讀柳永;喝烈酒則大歌東坡詞。其他如辛棄疾,應飲高梁小口;讀放翁,應大口喝大麴;讀李後主,要用馬祖老酒煮薑汁到出怨苦味時最好;至於陶淵明、李太白則濃淡皆宜,狂飲細品皆可。

《和時間賽跑》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

如果內心的蝴蝶從未蘇醒,枯葉蝶的一生,也只不過是一片無言的枯葉。

《心美,一切皆美》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情深,萬象皆深》

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澀,二泡甘香,三泡濃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此後,再好的茶也索然無味。誠似人生五種,年少青澀,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壯年回香,老年無味。

《情深,萬象皆深》

花若相似,香不必遠流。海風中的天人菊難得一見,烈日下的馬鞍藤頑強攀爬,遍生的酢漿花粗服不稱奇,湖畔的布袋蓮淡美不囂張。那經霜的籬菊入詞,不懂澎湖無人島的空絕;那溫室的馬蹄蘭無常,只成葬禮喪儀上的簇擁。花常因繁盛而失色,多因叢生而見棄,物以稀為貴,錯會了多少可堪吟詠的萬象。兩袖一揮,清風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布履一雙,山河踏遍;心有明珠,山河明媚。

《平常茶非常道》

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情深,萬象皆深》

我們要輕輕的走路、用心的過活;我們要溫和的呼吸、柔軟的關懷;我們要深刻的思想、廣大的慈悲:我們要愛惜一株青草、踐地唯恐地痛。這些,都是修行。

《靈性深處開蓮花》

在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痕,只有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的胸中散發出來,也就夠了。

《心美,一切皆美》

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也不是昨天的你!奔波的歲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動蕩與流離中,只要返觀自心、自凈其意,就定了、靜了、安了……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個終站。每天的醒來,是旅程的一個起點!

《憂傷之雨》

下雨天的時候,我常這樣祈願: 但願世間的淚,不會下得像天上的雨那樣滂沱。

但願天上的雨,不會落得如人間的淚如此污濁。

但願人人都能有陽光的傘來抵擋生命的風雨。

但願人人都能因雨水的清洗而成為明凈的人。

《在雲上》

那些因舍而空出的

必有更好的東西來填補

那些捨去的並未消失

是為了生髮更好的而存在

《為君葉葉起清風》

白鷺立雪,愚人看鷺,聰者觀雪,智者見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活中國 的精彩文章:

靜,是一種生活態度
深度分析:如何縮小窮人與富人的財產差距

TAG:樂活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