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帝真的對多爾袞掘墓鞭屍了嗎?

順治帝真的對多爾袞掘墓鞭屍了嗎?

因為每天都要發文章,每天都要發愁寫什麼?選一個什麼樣的主題,常常困擾著我。

最近好了,就是我每天都收到微博問答的邀請,也收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的邀請,我每天給這兩處回答問答,這樣,我就把每天回答的問題整理一下,在此發表。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主題,歡迎給提出來。

今天接到悟空問答邀請回答的問題是:順治帝把多爾袞掘墓鞭屍,他又是如何處理多爾袞唯一的孩子呢?

我就此問題,之前已經接受過族胞關捷老師指導,對此問題比較了解。我梳理一下我對此斷歷史的理解,正好可以對流傳已久的歷史謠言進行一下闢謠。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基於傳播已久的歷史謠言。順治帝不可能對多爾袞掘墓鞭屍,掘墓鞭屍是中原歷史上常見的對死人最嚴重的報復手段,但滿洲並無此俗。下邊說一下我的理由:

一、關於順治帝把多爾袞掘墓鞭屍,任何歷史記載中都無此記載,只有傳教士衛匡國寫一本書叫《韃靼戰記》里寫的掘墓鞭屍。無論是從法律上講,還是從史學上講,可疑的孤證是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二、如果翻看中原歷史,對一個死去的人最大報復就是掘墓鞭屍,·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就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掘墓鞭屍。明粉謳歌的明朝,對忠臣張居正,明朝皇帝也是毫不留情,掘墓鞭屍。

但對比看看滿洲地區的歷史,包括歷史曾先後建立的扶餘國、挹婁國、高句麗、渤海國、契丹、大金等,查歷史記載也好,民間傳說也好,或是家譜的家族傳承,從沒有「掘墓鞭屍」這樣的光榮傳統。很多中原的習俗,在滿洲本土都是沒有的,比如在滿洲本土階段都是沒有太監這些制度,都是漢族大臣來了,把中原的傳統給帶過來的。好在,歷史記載中,沒有漢族大臣提出「掘墓鞭屍」這樣傳統,所以順治都不可能想到這樣對待死人的侮辱措施。

三、滿洲舊俗,人去世都是火花,清朝前三位皇帝老罕王努爾哈赤、太宗皇帝皇太極、順治爺都是火化。只有康熙爺以後,學漢俗才沒有火化。多爾袞當時去世,還沒有學漢俗,當然是火化,只有骨灰沒有屍體,怎麼可能出現掘墓鞭屍?這可以說是「順治帝把多爾袞掘墓鞭屍」謠言的一個致命傷。

四、順治和他母親孝庄都是虔誠的佛教徒,甚至還流傳順治出家。佛教講究慈悲為懷,從順治親徵實現的也是仁政,他本人非常仁慈,不可能學漢俗的掘墓鞭屍。

五、清朝是法治社會,只規定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其他的刑罰全部廢止。文學作品所謂滿清十大酷刑是沒有任何歷史依據。因為中國傳統是宗法社會,家族族長有處罰本家族人權利,所謂傳說的一些刑罰是漢族宗法社會家族的私刑,清朝國家從沒有實行過五刑之外的其他刑罰。

六、乾隆在四十三年正月給多爾袞平反時,也沒提到什麼掘墓鞭屍,否則也會妥善處理,到乾隆時候,多爾袞的墓地也沒被破壞過,不需要修復。乾隆給多爾袞高度評價——「睿親王多爾袞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邊疆。創製規模皆所經畫。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大業,厥功最著。……朕每覽《世祖實錄》至此,未嘗不為睿親王墮淚。睿親王之立心行事實為篤忠,感厚恩明君臣大義。由宵小奸謀構成冤獄,豈可不為睿親王昭雪?宜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謚忠,配享於太廟。其王爵世襲罔替。」

歷史記載順治對多爾袞的處罰是:「遂下詔削多爾袞爵位,撤去廟享,並廢除孝烈武皇后謚號、廟享,罷黜宗室,收籍財產入官,養子多爾博歸豫親王宗」。

多爾袞是權利慾過大,與順治皇權發生衝突。但多爾袞從無謀反之心。多爾袞在世的時候,大權獨攬,完全有條件自立為帝,甚至有人建議過,都被他明確拒絕。

多爾袞無子,只有一女,有過繼子。順治處罰是下旨將其子女東莪、多爾博(多爾袞無子,過繼豫親王多鐸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

回頭看,傳播此謠言的始於傳教士衛匡國,就當時,不要說一般外國傳教士,就是一般大臣們,也沒機會與皇帝近距離接觸。只有重臣才能與皇帝近距離接觸。一般大臣都是在大殿外廣場上。您可以去故宮試試,在大殿廣場上,距離坐在大殿中央的皇帝,距離很遠,眼神再好,也看不皇帝長什麼樣。

上邊兩張圖,是西方1779年出版世界各國服飾一書里的康熙皇帝和康熙皇后,可見和真實差距很大,尤其康熙皇后,就是照著同時期西方貴夫人畫的。

這就說明,這些西方人記載存在很大局限性,關於對多爾袞掘墓鞭屍,他可能是問一個漢族文人,而這文人會說中國歷史上,對死人的最嚴重處罰就是掘墓鞭屍,於是,傳教士衛匡國可能就當真事給記載入他的書中。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遠古的呼喚?(二)
近代史上,滿洲地區有哪些軍閥?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