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十首採用點染技法的古詩詞,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十首採用點染技法的古詩詞,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古詩詞中有時需要正面點明旨意,有時則需側面渲染。渲染是為了突出旨意,以便讀者對其能更具體深刻地把握。比如,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先點明「去去」,緊接著用「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等景物來渲染,襯托出山高水長和離情凝重。

詩詞鑒賞中的點染手法就是先點出主體重點,然後再對其細節進行詳細的渲染描寫。渲染之功在於把客觀的物象融入詩人的主觀感情,構成詩的意境。比如,李煜的「多少恨,昨夜夢魂中」,多少恨點明題旨,用夢魂中點明景在夢中,再用「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渲染過往的快意人生。下面精選十首採用點染技法的古詩詞,一起欣賞。

1、聲聲慢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賞析:作者先用「乍暖還寒」、「三杯兩盞淡酒」、「晚來風急」、「雁過也」、「滿地黃花」、「梧桐更兼細雨」來渲染詞人的心緒,最後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點出「愁」的主旨。

2、長亭送別 元代 王實甫

碧雲天,黃花地,

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賞析:前面幾句都是鋪墊,都是為了起到渲染作用,從而點出「總是離人淚。」

3、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賞析:「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說明這是已涼天氣未寒時。同時上闋詞人還從情緒上進行鋪墊,下闋才有無法排解的相思之愁苦。

4、題齊安壁 王安石

日凈山如染,風暄草欲熏。

梅殘數點雪,麥漲一溪雲。

賞析:詩人選取了天上的「日」、高處的「山」、空中「風」、平原的「梅」、「麥」,作為詩的主體,把詩的骨架立起來,而後調動各種感官,再給它們調色敷彩,繪姿描態,滿目春光便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

5、送人東遊 唐代: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賞析:首句渲染離別的氛圍,荒廢的古堡,飄零的黃葉;下一句的「離」字點明是故關送別。

6、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首句點明春行最初的立足點,接著轉入西湖初春景色的渲染:早鶯和新燕渲染西湖初春的盎然生機;頸聯則用花草渲染西湖的迷人景色,烘托出遊人春行的歡快心情。尾聯點明作者的足跡,已經轉到了「白沙堤」。

7、從軍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賞析:第三句先點明「邊愁」,第四句則是由情入景,用清冷的秋夜、高空的明月、綿亘起伏的長城這樣莽莽蒼蒼的景象,來渲染烘托「邊愁」,使人們感受到戍邊者那種豐富而深刻的思想。

8、聞雁 唐代: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賞析:「歸思」是點,用「秋雨」、「雁聲」來烘托來染。

9、磧中作 唐代: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賞析:第三句先點明無處投宿,再用「平沙萬里」來渲染,這樣,詩的意境全出來了。

10、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賞析:深山、夕照、深秋雨,幾個意象的組合,渲染了氛圍,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內心孤寂和惆悵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十首描寫殘雪的古詩詞,馬蹄殘雪未成塵,梅子梢頭已著春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