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一個美國人

自掏腰包研究中國漢字來源演變,

為此常常陷入窮困潦倒,

心氣卻一如少年,

他被網友親切地叫做漢字叔叔。

他年輕時,

是一心想逃離家鄉的美國叛逆少年,

他年老時,

是租住在10平方米陋室的失業老人。

幾十年的時間,他散盡畢生積蓄,

只一心要待在中國,

結果和老婆離了婚,還丟了好幾回工作,

甚至差點去閻王殿報了道……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就是這樣一個「失敗」,

窮困潦倒的美國人,

竟然為中國做了一件,

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他,就是:

理查德·西爾斯

「如果生命只剩下24小時,

我會打電話給朋友說再見;

如果生命只剩下1年,

365天,

毫無疑問我會電腦化《說文解字》。」

1994年,

漢字叔叔44歲時,

一場嚴重的心臟病讓他走到了生命的邊緣,

也讓他對畢生一定要做的事情有了清晰的判斷。

22年過去,

這個對漢字痴迷的美國人

已經走到了66歲,

研究漢字字形演變的資料庫

已經積累到了10萬個字元,

現在他正在研究漢字字義的演變,

這更是一項浩繁的工作。

如果還能活一年,

我決定要做《說文解字》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斯睿德鍾愛漢字,

他喜歡漢字從象形文字演變的過程,

每一個漢字對他來說都是一個故事,

學漢字,就好像在閱讀一個個故事。

「你看命令的令,

上面是口,

下面是一個跪下來的人,

這是頭、背、膝蓋、手、屁股,

所以這個口是上面一個人在講話,

下面是一個人跪下來,

是命令他。」

斯睿德講起文字來頭頭是道。

他說,

這些故事有的是從書上看來的,

有的是他自己「悟」出來的,

這也是他學習漢字的樂趣所在。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22歲剛到台灣學習中文時,

這種象形文字曾讓斯睿德吃夠了苦頭。

「5000個漢字和6萬個組合,

漢字由許多筆畫組成,

筆畫與筆畫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邏輯關係」。

對中文日漸了解後,

他發現可以通過理解字的

原始意義和原始形狀來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但是在英文世界,

斯睿德只找到了一本英文的

漢字字源書《Etymological lessons》。

作為一個電腦工程師,

他萌發將漢字字源存入計算機的想法。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網站就這麼做起來了,

斯睿德自己編程設計。

一年過去了,

他仍然活著。

他雇了一個華裔婦女幫他掃描

《說文解字》、《金文編》、

《甲骨文編》和《六書通》上所有的字源,

一掃就是7年。

2002年,

調試基本完成之後,

他把網站上線公開,

「要給全世界看」。

這個要給全世界看的網站

叫「Chinese Etymology(漢字字源)」,

網站對6552個最常用的現代中文字進行了字源分析,

其中,收集編列超過

96000個古代中文字形、

31876個甲骨文、24223個金文

以及秦漢的11109個大篆書、

596個小篆體。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每個現代漢字,網站都給出了英文釋義。

此外,網站上還列出了

部分普通話、台語、粵語和上海方言的語音資料庫。

在網站上輸入單一的漢字,

可以查到該字簡單的英文釋義、

簡繁體表示、Unicode碼、

聲部和意部的表示以及漢字來源等等。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只想成為自己,不想和別人一樣。

斯睿德說他對生活充滿熱情,

在不同的年齡段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興趣,

其中有些能貫穿生命的整個階段,

像物理和漢字,幾乎持續了一輩子。

他從小熱愛科學,

四五年級喜歡物理、化學和數學,

10歲時想成為愛因斯坦那樣的科學家,

後來發現自己沒有那麼聰明,

做不了愛因斯坦,

但漸漸覺得

「我是獨立的,只想成為自己,

不想和別人一樣」。

對他來說,

這個世界上太多的東西是新鮮有趣的,

一切都值得探索。

年輕的時候配製過

迷魂藥、大麻,還學過催眠術。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35歲,

他因為身體不好開始練瑜伽,

4年之後,

僵硬的身體變得異常柔軟。

他最喜歡的中國人是寫

《聊齋志異》的蒲松齡。

還喜歡看日本女作家

清少納言的《枕草子》,

因為裡面描繪的一千多年

以前的故事讓他感覺似曾相識。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生活最重要的是愛好與冒險

「好玩」是漢字叔叔的一個高頻詞。

「就是好玩嘛。」

他用這個輕鬆的詞解釋他對漢字近乎苦情的堅持。

這輩子,他嘗試過無數的事情,

做背包客,走遍美國,

去非洲沙漠,

去東南亞、俄羅斯、哈薩克、蒙古共和國,

去跑馬拉松,

學日語學印度語,

「總是制訂計劃的生活是封閉的生活。」

他覺得,

自己和漢字糾纏了半生,

並不是一件有計劃的事兒,

而是在各種各樣的嘗試之後,

他發現這是他始終喜歡無法割捨的東西之一。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他桌上的《新金文編》,

2000塊人民幣,

是前些天一位網友剛捐助的。

對於月薪只有4000多元的漢字叔叔,

很多辭書的價格過於昂貴。

但漢字叔叔並不喜歡

中國人談論他的困窘

超過他的漢字工作本身。

對於出現在媒體上對他

「可敬又可憐」的評價,

他想說:我不可憐,只是沒錢。

在他眼裡那種

「存錢存錢,都沒有冒險」

的生活很無聊。

他覺得人一定要有愛好,

找到自己的生活。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雖然不關心金錢,

但他的工作卻不可避免被金錢掣肘,

漢字字源網的頁面看起來樸素到落伍,

記者在這裡試著輸入「昀」,

並沒有找到相應的網頁,

但在漢字叔叔的資料庫中,

這個字很快被調了出來,

由於資金和條件的制約,

漢字叔叔的網站已經兩年沒有更新,

網站要不要升級?

「要!」

要不要更新快些?

「要!要!」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漢字叔叔脫口而出,

他也希望能儘快把手頭

已經完成的工作逐步放到網上,

「到時會有一個很大的進步。」

在他研究漢字的30年間,

他不認識任何漢字研究的專家。

來中國的4年,

他的研究也一直處在被漢字研究者無視的狀態。

他拿出一本《漢字演變500例》,

「500個字不夠,我要完整的。」

好消息是,

最近漢字叔叔發現了一些

「真正在研究漢字的人」,

這是嶄新的開始,

他感覺

「交流是有意思的,但溝通並不容易。」

「我希望中國人注意我不是因為我是外國人,

而是因為我會分析漢字。」

他千金散盡,卻只做了一件,最該由中國人自己做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新青年 的精彩文章:

建築的光影世界
不服!誰將上海搞成「土味之都」!還我洋氣大上海

TAG:藝術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