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上最潮濕的地方,人們用活樹根造橋

世界上最潮濕的地方,人們用活樹根造橋

去到世界上最潮濕的地方,你不會想去走那些人工建好的橋,而是轉頭跨過那座還在生長的活橋。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地球上年降雨量最高的兩個地方都在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邊界的梅加拉亞邦。

其邦內的毛辛拉姆村(Mawsynram)以467英寸(11.86米)的年降雨量位居榜首,其次是乞拉朋齊,每年463英寸(11.76米)的降雨量。

生活在這個地區的卡西族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在這樣潮濕的條件下獨創性地做出了一座不會腐朽的橋。

樹根橋的起源

每年的6至9月,是印度的季風季節。梅加拉亞河水暴漲,當地的居民日常出行陷入困境。據BBC報道,以前的卡西族人會用竹子來搭建橋樑,但這種人造建築根本無法抵擋猛烈的暴風雨,很快就會腐爛。

因此,卡西族將目光轉向了一種通常被叫做印度橡膠樹的印度榕。

但要完成一座用樹根做的活橋樑需要的時間不短,至少需要10到30年的時間才能讓樹根至少看起來像個橋了。但是一旦橋樑形成,據《國家地理》報道,它便可以存活幾個世紀,而且堅固耐用,一次能容納35人以上過橋。

傳統上,卡西族人會在河岸的兩邊各種上一棵樹,然後將樹根纏繞在一座臨時搭建的木橋上。這座木橋將引導樹根往河岸的另一頭生長。等樹根到達河岸對面,卡西族人便會將樹根往下栽種到地里去。繼而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樹根逐漸生長壯大,成為一座堅固的橋樑。

雖然沒有人知道第一座活根橋是什麼時候建造的,但利用樹根來造橋的書面記錄早在100多年前就出現了。

標誌性的雙層樹根橋

印度北部有幾十座樹根橋,但Umshiang雙層樹根橋可以說是最容易辨認的。

這座橋建在Umshiang河上,其特點是將兩座弔橋相互疊放在一起。

圖:Courtesy of Adam Rosendahl

但如果真的要去徒步旅行參觀這座雙層的樹根橋真的不是開玩笑的艱辛,首先你得準備好踏上一段3000步的旅程,穿過鬱鬱蔥蔥的山谷。

沿途,遊客會跨過河流、瀑布,見到野生動物和其它幾座樹根橋。其中有一座叫Umunoi,它被認為是該地區最古老的活橋。

這也許是你見過的最酷的東西。

圖:Courtesy of Adam Rosendahl

雖然很不容易,但一旦到達終點,這趟旅行就值了。在那兒,你會見到被茂盛的綠樹和湍急的瀑布環繞著的雙層樹根橋。

河從雙層樹根橋下流過。圖:SurabhiArtss/Shutterstock

樹根橋的未來

人們漸漸地不再搭建樹根橋了。

如今人們更多是使用現代化的工具和材料在梅加拉亞造橋。金屬和金屬絲已經成為一種簡單、快速的替代方案。

但是仍有其他人正在努力維持樹根橋這項傳統,並開始在雙層樹根橋的上頭再搭一座橋,預計將在十年內完工。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businessinsider,譯者 狗格格,轉載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殲-10的這個酷炫動作竟是在失誤中發現的!
為糖尿病患者造福——班廷發現胰島素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