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四十三、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四十三、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43)

四十三、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

四十三輕戒

四十三

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於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是惡外道,誹謗賢聖,成就邪見,不現神通恐怖、引攝,無有違犯。

又一切處無違犯者,謂若彼心增上狂亂,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凈戒律儀,當知一切皆無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於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若諸菩提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的時候,「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具足成就色界四禪,在四禪裡面修神通成就了神通,所以成就種種的神通變現的威力。這有了神通就能夠有種種的變現,有變現就表示他有大威德力。

「於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對於很多的眾生,在佛法裡面有很多罪過,現神通來恐怖他,這位菩薩有能力,「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眾生有善根,還可以引導他來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的,那麼這位菩薩有能力,「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這位菩薩得了色界四禪,是離欲的,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沒有愛心,欲界的煩惱都沒有了,這世間上這些事情他不愛著。現神通就會引起信施的問題,引起了很多的名聞利養過來了。這位菩薩不歡喜這個信施的事情,是「不現神通恐怖引攝」。他有神通但是不願意現,不願意現是應恐怖的沒有恐怖,應引攝的沒有引攝,就是這樣子。

這位菩薩「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不現神通引攝」,這樣作,「是名有犯,」就是犯了這條戒了。「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犯是犯,但是沒有染污心,因為他離欲了,沒有了貪心。

韓清凈《披尋記》:「具足成就種種神通等者:種種神通若變若現諸所有相,已如前釋。隨其所欲,一切事成,是名威力。於樂惡行無信有情,為恐怖彼而現神通,是名應恐怖者能恐怖之。為諸有情歡喜踴躍,方便引令入佛聖教,由是示現種種神變,是名應引攝者能引攝之。若諸菩薩,為避有情於如是事生希奇想,信順於己而行奉施,不為現通恐怖、引攝;成有違犯,舍有情故。

「具足成就種種神通等者:種種神通若變若現諸所有相」,種種的神通,這裡說出兩樣事。「若變」就是原來這裡是一個高山,但是菩薩神通把它變成一個大海了,這叫做「變」。「現」,原來什麼也沒有,忽然間現出來一個東西。改變原來的形相叫做「變」,由無而有叫做「現」。神通就可以分成這麼兩類「若變、若現」。「諸所有相」這個變也有諸所有相,現也有諸所有相。「已如前釋」,像前面這威力品也有解釋過了。

「隨其所欲,一切事成是名威力」,有神通的人隨他的所欲,所欲辦的事情都會辦成功的,「一切事成,是名叫做威力」。「於樂惡行無信有情,為恐怖彼而現神通」,對於歡喜作惡事的眾生,對於佛法、因果都不相信的這個有情;「為恐怖彼」這位有神通的菩薩,因為要改變他使令他不要做惡,要相佛法,而現神通恐怖他,「是名應恐怖者能恐怖之」。

「為諸有情歡喜踴躍,方便引令入佛聖教」,現神通有的時候目的是這樣:為求諸有情對於佛法有歡喜踴躍的關係,方便引令入佛聖教。就是以神通為方便引導他來到佛教。「由是示現種種神變;是名應引攝者能引攝之。若諸菩薩為避有情於如是事生希奇想,信順於己」,若諸菩薩為了躲避,有情對於現神通的事情生希奇想,「信順於己」,對於自己有了神通眾生的信心就強起來。「而行奉施」對於菩薩有種種的供養,「不為現通恐怖引攝」,菩薩不高興這些事情,所以就不現神通恐怖引攝了。「成有違犯」,就是犯了這條戒。這怎麼算是犯了這條戒?「舍有情故」對於應恐怖應引攝的有情沒度化他。沒有用神通度化他,把這個有情棄捨了,大悲心不強,所以有了過失,就是這個意思。

無違犯者:

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是惡外道,誹謗賢聖,成就邪見,不現神通恐怖、引攝,無有違犯。

「無違犯者: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是惡外道」,如果菩薩不現神通恐怖引攝,還是沒有犯戒,那應該是怎麼樣情形?

「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看菩薩現神通的眾生,有邪知邪見。僻者邪也,執著邪知邪見,而這些眾生都是很惡的外道。

「誹謗賢聖」,成就種種神力的這位菩薩是聖人。若是菩薩現神通,外道就會誹謗現神通的人,就會說:「現神通有什麼了不起,我持一個咒也會有神通,我一吃這一種葯也會有神通」。就會輕視菩薩現神通的事情,等於是毀謗聖人了。「成就邪見」的眾生,現神通也不能折伏他,邪見不能改轉,菩薩不現神通恐怖引攝,「無有違犯」。

又一切處無違犯者,謂:

1、若彼心增上狂亂,

2、若重苦受之所逼切,

3、若未曾受凈戒律儀,

當知一切皆無違犯。

《瑜伽論記》卷第十(之下):「下總結無犯。」

前面一條戒一條戒,各式各樣的有染違犯、非染違犯,或者是無違犯,都已經說過了。

現在總說,總說這麼多的戒。「一切處無違犯者」所有的戒都不算違犯,那是什麼情形?

1、「謂若彼心增上狂亂」,這位菩薩得精神病了,那都不算犯戒了。

2、「若重苦受之所逼切」,這位菩薩有很大的苦惱,來逼切他,那也就不算犯戒。

3、「若未曾受凈戒律儀」,這位菩薩原來根本沒有受菩薩戒,那「當知一切皆無違犯」。

韓清凈《批尋記》:「又一切處無違犯者,於有違犯及無違犯,是染非染,已於前文一一具說,今更總顯於一切處說無違犯,如文易知。」

《菩薩戒本經》:「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外道謗聖,成就邪見,一切不犯。若彼發狂,若增苦受。

這位菩薩不是一般的人,應該是得到四禪八定了,修行過神通,所以才有種種的神通,種種的變化,有大威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有的人在僧團裡邊,雖然也是受了戒了,但是完全不能守戒的,雖然說是個出家人,完全和在家人一樣的,這個人是不相信因果,但是也在僧團裡邊住。這樣子的情形,有神通的這位菩薩,應該現出神通來恐怖他,叫他改悔。「應引接者而引接之」就是應該用神通來引導他,改過遷善,那麼就應該引接他,來改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他還在大眾僧裡邊生活,大眾僧的飲食是信心的居士布施的,他完全不守戒律,有嚴重的過失,吃下這個飲食,是不能消化消信施的,將來要去到三惡道。現在這位菩薩用神通來恐怖他,來引導他,目的是叫他改過遷善,使令他能消化這個信施了。「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這為菩薩不肯這樣做,不用神通力恐怖他、引接他。「是名為犯眾多犯」這位菩薩就犯戒了。「是犯非染污起」,這算是輕垢罪。

「不犯者」:這位有神通的菩薩,沒有這樣做,也不是犯戒,那是怎麼樣的情形?

「若彼眾生更起染著」:如果菩薩現神通恐怖他、攝化他,若是那個眾生看見了這位菩薩現神通力,那個眾生不但沒能夠改過遷善,反而會使眾生著迷、生愛染心,也想求神通,而弄巧成拙,則不現神通恐怖、引接,亦不違犯。

「外道謗聖」:外道是反對佛教的,他要是看到菩薩有神通,他就假藉神通這件事來毀謗菩薩,這在世間上是常見的。信佛的人看到有大道德的人都是稱揚讚歎,但是不信佛的人就偏要去毀謗。所以外道要是毀謗,那也可以不現神通。若大菩薩現神通,外道見之,就說:「只是吃了一種葯,所以能現出神通來;只是念一種咒,所以就能現出神通來,不是真實有神通的!」這樣子等於是毀謗聖人了。若是如此,則不現神通亦不違犯。

「成就邪見」:或是眾生見到菩薩現神通,不但沒受益,反而生起種種邪見,如貪求神通,或好奇務怪,即成就邪見,如此,不現神通攝化,亦不違犯。

「一切不犯」乃總指上面三種,不現神通皆不違犯。

「若彼發狂」:若是用神通來恐怖眾生,這位眾生看見菩薩的神通力,令他得了精神病了,精神錯亂了,發狂了,引起反效果,則不現神通不違犯。

「若增苦受」,若是菩薩以神通力來恐怖他,令他增加了很多的痛苦,這樣子,不但無益而又有害,那菩薩不現神通恐怖引接,不去度化他,也不算犯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三十二、輕毀法師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九、與聲聞不共學戒、於殺生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