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證監會副主席10天兩談資本市場,金融監管將從抑制再次鼓勵創新

證監會副主席10天兩談資本市場,金融監管將從抑制再次鼓勵創新

證監會副主席10天兩談資本市場,金融監管將從抑制再次鼓勵創新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 1 月 12 日中國人民大學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1 月 23 日達沃斯論壇上兩次談到今年證監會與金融改革的部分工作重點,例如鼓勵投資、資本市場開放、推出創新金融工具、放開新股上市首日漲跌停限制等。這也是自 2018 年 10 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提出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以來,第一次有高級別官員就金融改革的具體事項進行闡述。

在鼓勵投資方面,在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方星海提到,「我們國家是高儲蓄率的國家,儲蓄率大概是 40%多,這麼多的儲蓄一定要轉化成投資」,但在過去,「資本市場不夠發達,所以通過股權的形式轉化成投資相對來說比較少,大量的儲蓄是通過債務轉化成投資,所以導致我們國家宏觀槓桿率特別高,金融體系的風險比較大」,以後要「儘快提高我們國家股權融資在經濟當中的佔比」。

在市場開放方面,方星海在兩次論壇發言中都指出,要打造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具體措施例如上交所調整了收盤交易機制,實施 3 分鐘收盤集合競價;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外資目前可以 51%控股,三年以後可以 100%控股等等。

在金融工具創新上,方星海提到,(資產)價格不是監管部門說的,一定要有各種(做多、做空)手段工具,讓市場充分博弈,但現在各種工具都很少,所以證監會抓緊出台一些雙方都可以用的各種工具;更具體的,例如(新股上市)首日漲停板,個人覺得應該取消。

在大趨勢上,從 10 月份國務院會議、12 月經濟工作會議、以及近期方星海的發言來看,國內金融改革的進程很可能將再次發生變化。

過去幾年,金融改革的路線先是金融自由化,帶來了上市公司融資併購浪潮、股市槓桿牛市、大批股權投資基金,對應著上市公司高價收購和高業績承諾的後遺症、大量消耗居民財富的創業項目、甚至是 P2P 金融詐騙;而從 2017 年開始,開始對金融抑制、去槓桿,出台了再融資新規、減持新規、信批新規等政策。

但從 2019 年開始,可能將重新鼓勵金融創新。但方向將與此前截然不同,核心思路不再是加槓桿,而是變成了在去槓桿的同時,一方面大力豐富交易手段,例如期貨品種、指數(甚至個股)期權品種、股債連接型品種、再融資品種,使市場博弈更加充分,對資產價格的定價更合理,投資者有更多方式管理風險;另一方面是增加股權投資資本,這也算是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以來的延續。

過去 5 年的金融政策變化已經表明,用加槓桿來促進創新會導致大量資本浪費,系統性風險一度;但金融抑制也不可行,對於實體經濟帶來的休克式風險容易迅速蔓延。

因此,最近一系列的講話所透露出的信息,是走中間路線,一則可以再次推進曾經失敗的股權投資,二則可以同時緩解去槓桿推進所帶來的經濟休克風險。

但最後,不得不提的是,監管的頂層設計當然是出於全局考慮、高屋建瓴,但市場的反應與博弈卻很容易會矯枉過正。

題圖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抖音拉來紅米開快閃店,找了個新辦法賣廣告位
為了在這個寒冬活下去,我把我家整成了 ICU|好奇心辭典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