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獎拔公心:誰將獲得第一個科學探索獎?

獎拔公心:誰將獲得第一個科學探索獎?

今天,是科學探索獎申報指南發布的日子。遙想9月,誰將獲得她的青睞,捧走第一個獎盃呢?

過去半年間,我有幸近距離觀察她從發起、歷經數次激烈討論到壯大成形,這背後凝聚了上百位科學家的智慧和公心。

如今申報指南出爐,塵埃落定的一刻,我有點迫不及待地想分享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個志在獎拔公心、跳脫窠臼的民間獎。

撰文 | 李曉明

責編 | 陳曉雪

跳出中國式評獎的泥潭有多難?

2019年起,每年將有50位青年科技英才,獲得科學探索獎。每人每年的獎金是60萬元,連續5年發放。

也就是說,獲獎者將累計獲得300萬元,並且可以自由支配這筆錢。馬化騰率團隊為此做了大量的溝通,希望爭取國家相關部門支持,免徵獲獎者收入這筆獎金的所得稅。

用好這筆錢,為中國的未來挑選真正的青年科技人才,讓他們在探索期拋卻後顧之憂,潛心研究——這是歷次參加科學探索獎評審規則討論的科學家共同的心聲。

楊衛從杭州而來,李培根從武漢趕來,潘建偉從上海飛赴北京,張益唐從美國專程而來,在紐約出差的謝曉亮,遠程接入會議,守在電話旁,聽數小時討論,做數分鐘發言……

資深科學家、科技界資深領導者、一線青年科學家,先後參與諮詢、座談和討論的人數不下百人。

討論中,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評審必須跳出中國式評獎的泥沼——評審規則複雜、評審過程耗時費力、部門利益作祟、論資排輩搞平衡、走後門打招呼小團體桌下交易……這些橫行的潛規則令科學家們深惡痛絕。

在一次討論中,有科學家義正嚴辭:如果評審專家收到任何簡訊或微信遊說,立刻取消評獎資格,而且要公開曝光,讓全社會知道。

不料旁邊來一胳肢的:也可能有人替自己的競爭對手發(短訊)。

眾人大笑,前俯後仰。

一位資深科學家感嘆:「人如果想要作假,怎麼堵都是堵不住的」。

大道至簡。規則越少,越簡潔,可為人所乘的漏洞反而越少。

根據最新發布的申報指南,45歲以下在中國大陸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可以申報科學探索獎,需要三位正教授級別及以上的同行專家推薦。

規則簡明扼要,真正受考驗的卻是握有提名權和投票權的科學家評審委員。

馬化騰出錢,科學家出聲譽

「(科學探索獎)最初的計劃是每人每年50萬元,後來馬化騰覺得不夠,又加到了60萬,這樣總獎金變成現在的300萬」,作為聯合發起人,饒毅十分了解馬化騰支持科學探索獎的決心,那段時間騰訊股票在跌,但支持青年人的獎金不減反增。

「實幹型企業家以經費作公益,我們科學家也是作公益,捐獻自己的時間和專長」,饒毅提醒參與發起和評審的科學家,「我們的工作量也會比較大」,「希望能堅持5年做好這個工作」。

雖然科學探索獎在獎金總額上已經是中國民間的第一大獎,但想做成功卻殊非易事。在饒毅看來,其中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馬化騰為國家和為科學著想,投入資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二是評獎反映的是評審委員的水平、品格和功勞,事關個人聲譽,「評得好是對(評審委員)自己的肯定,評得不好大家都看得到,是對自己的否定」,至於獲獎人,是因為有了前兩個因素,才能得到「被認可」的激勵和榮譽。

讓科學家們感佩的是,在中國科技的陣痛期,馬化騰承諾首期出10億元,並有計劃長期作支持,要讓科學探索獎成為一個「雪中送炭」的獎,真正為青年科技英才提供特別的榮譽和資助。

馬化騰表態,自己在幕後作支持,這個獎應該讓科學家說了算。

而參與發起和評審的科學家們也給出了承諾:用自己的聲譽為這個新生的大獎背書。

怎樣才能選對人?

科學探索獎不是獎成就,而是獎人才;不是看過去,而是看未來,看潛力;獎勵不是作為項目經費,而是個人自由支配。

差異化的定位帶來的挑戰也很大。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是科學探索獎成立的初衷,但怎麼才能選對人,這是一個考驗。

提名?還是報名?準備什麼申報材料?最後一個環節要不要答辯?

科學家們坐下來,一項一項過,認認真真「吵架」。

一位科技界資深領導者提出,為去除部門利益干擾,不建議通過行政部門或者學會、協會提名或推薦,由此避免讓這個獎變成一頂新的帽子,落入論資排輩搞平衡的窠臼。

最終大家達成共識:只認學者個人推薦,學者聲譽系之,誰推薦誰負責。

是不是都要找院士,或者院系主任、研究所長推薦?

一番討論,推薦信應強調是同行,學者身份,而不是頭銜,於是大家贊同,正教授級別,三個同行推薦即可。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擔心:如果是自薦報名,機械領域可能有七八千甚至上萬人申報,這對評審而言是巨大的工作量,是否應考慮諾獎提名制路線?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亞棟附議,探索獎本意是讓年輕人安心科研,做點大事,如果有人為了評上獎,得到這300萬獎金,想方設法上下折騰,就變了味了。

「這樣的人是選不上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程泰寧說,他力主雙選,可以提名,也允許自薦報名,也許就有不愛和人打交道,自己悶頭乾的人,因此錯過了伯樂提名的機會,應該給這些想做事的人留一個通道,當然得到同行的推薦信是必要前提。

於是大家折衷,提名和報名都接受。各領域評審組就多干點活,但給予各組更大的自主權,組建專家庫,覆蓋更多領域,做那萬里挑一的努力。

評委名單要不要公開?會不會被公關?評審委員本人能不能提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勇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公開,公開對被評者是一種監督,對提名者也是一種監督。至於評委能否提名,回到學者以聲譽背書的承諾,大家同意,舉賢可以,但須迴避。

要不要國際評審?秘書處反饋,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科技人才特別提倡國際評審,認為公平、公正、信任度高,但工程技術領域情況則大為不同,於是決定權再次交給各領域評審組。

至於被提名人需要提交秘書處的評審材料也一律從簡,簡介主要學術成就,簡介未來5年研究計劃,提交5篇代表論文,5項已獲授權的相關專利,3項重要榮譽。

「我們的原則能不能讓候選人越少參與越好?甚至於不要答辯,盡量不要騷擾年輕人,誰能得獎讓評委會起重要作用。」上海交大教授季向東惜才心切。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則表示:這個獎跟其他獎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要看候選人的proposal,找出有理想、想做事情和有想法的人,因此不僅要看過去的工作,還要看今後做什麼,在最後一個環節答辯可以讓評委更好地了解他,而各個領域到這個環節只有10位候選人,幾乎已經做到了最小的擾動。

「人看不看是不一樣的,問他幾個問題就可以感覺出這個人是自己弄出來的還是抄來的,這個步驟少了以後我擔心變味,答辯對於我們選出最好的人和最有思想的人有幫助。」陳十一說道。

清華大學教授毛淑德也認為:作為探索獎,面試的交流還是需要的,希望有些年輕人靜下心來,有勇氣做一些跟以前不一樣的東西,鼓勵這種探索精神,更符合大獎設立的本意。

張益唐則主張根據不同領域靈活掌握,「數學現在越分越細了,一個人做的東西世界上看得懂的可能沒有幾個。數學還有一個特點比較簡單,首先標準就是對和錯,審查時比較好辦,但這個結果到底有多少價值,特別重要的是只有少數專家能從研究中看出他(她)到底有多大潛力。如果得到他們認可的候選人,終審環節還必須來答辯,恐怕就流於形式了。」

學者們言之成理,各抒己見。

科學探索獎管委會最終決定,評審機制、流程和結果,都由科學家評委們決定。

14位發起科學家今天還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

我們期待在獎項的鼓勵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闖入「無人區」,以興趣為舵,以雄心為矛,披荊斬棘,堅定前行。我們希望「科學探索獎」成為精神上的啟明星,激勵更多人選擇那些「坐冷板凳的專業」,無怨無悔。

2019年9月,第一批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將揭曉。評審結果能否獎拔公心,匯聚智慧、眼光和專業判斷,不唯出身、帽子和派系,未來將告訴我們答案。

「科學探索獎」:申報指南

獎拔公心:誰將獲得第一個科學探索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心腦血管疾病中血管重建的力學生物學問題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