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密謀幹掉司馬懿,結果反遭滅族?他和北境名將水火不容!

此人密謀幹掉司馬懿,結果反遭滅族?他和北境名將水火不容!

文:立早閑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古語云:人有大志在,無處不翻飛。這句話的意思很淺顯,即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在任何地方都能展示才華。但是很多人在用這句話時,往往缺少兩個前提的支撐,即德和才。換句話說,人有大志原本不是一件壞事,但前提是必須要有才、德作支撐,否則是任性,甚至是狂妄,更是禍根。令狐愚,淮南三叛中第一叛的發起者之一就是一個很有借鑒意義的例子。令狐愚雖有大志但才不足且德不厚,發起反抗司馬氏專權的淮南第一叛,卻以失敗而告終,人雖死一年多,仍被開棺暴屍,夷滅三族。

《資治通鑒·魏紀七》中有一段對令狐愚的記載極讓人尋味,即初,令狐愚為白衣時,常有高志,眾人謂愚必興令狐氏。族父弘農太守邵獨以為:「愚性倜儻,不修德而願大,必滅我宗。」令狐邵預料令狐愚「必滅我宗」的依據是「愚性倜儻,不修德而願大」。

《辭海》對「倜儻」一詞的解釋是:「亦作『俶儻』,卓異、豪爽、洒脫不拘。」由此可見,「倜儻」是一個褒義詞,可以想像,令狐愚應該是一個性格豪爽、洒脫,不拘小節,才能卓異的人。這樣的人,如果生活在一個開明的政治環境中,應該是前程遠大,官運亨通,焉有生命危險,更何況被秋後算帳,夷滅三族。然而,在封建專制社會中,這樣的人從事政治活動可謂是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風險極大。因為專制政治是鐵幕政治,只適宜於口是心非、老謀深算的陰謀家、兩面派。而令狐愚在對待烏丸校尉田豫小違節度一事,就是其性格任性的反映(田豫曾坐鎮北境對抗異族勢力,邊境穩定他功不可沒)。

理由如下。

其一,放縱,不剋制。

人對自己的需要、願望或要求毫不剋制,聽憑秉性行事,放縱不約束。田豫在討伐胡人之時,根據當時戰場的具體情況,修正原有軍隊的調度和部署而制定出更優措施對付胡人,從而把握住戰場先機,打敗胡人。令狐俊不顧實際卻一味根據國家節度及個人職責,借題發揮,無限放大田豫的違法行為,從而治田豫的罪,放縱自己的權力。

其二,固執,不節制。

人對自己的身份、地位或名聲毫無限制,任憑偏執行為,恣意不節制。按法律,田豫小違節度而打敗胡人,即便沒有陞官加爵,也應功過相抵,絕不至於被以法繩之。令狐俊不按合理原則卻一直根據法律和職責所在,機械執行國家的法律,任意放大手中權力,玩弄權術,假借國家法度,公開發號施令,小題大做,極力向魏文帝表現自己,無窮顯示自己的位高權重,以便讓別人忌憚,抬高自己的身份。

其三,違背,不按照(先例)。

人對自己的性格、本性或原則毫無底線,任由性情發作,隨意不控制。令狐俊在對待田豫不按規矩先例辦事卻我行我素,違背國家昔日傳承下來的慣例,肆意順隨自己心意,隨心所欲,藉助別人小錯,公然打擊誹謗,吹毛求疵,一切皆以自己為中心,無盡濫用自己的否決權力,以致讓別人害怕,隨性刷存在感。令狐愚死咬節度不放,硬搬法律不變,非要治田豫的罪,活生生就是一個拿雞毛當令箭的主,表面是為了討好魏文帝曹丕的歡喜,實際是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令狐愚雖才疏德薄,卻志大心野,天生無拘任性,難怪令狐邵會預言其必定滅族,只因令狐愚本性如此,早早就已種下了狂妄的禍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水滸此人排行三十三,卻將兄弟之妻置於死地?一文學作品或藏真相
水滸此人曾排行第一,卻遭林沖無情擊殺?歷史上他未必比宋江遜色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