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每年的奧斯卡都爭議不斷,今年也不例外。昨晚,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了堪稱「史上最多元」的提名名單。

首先,目前在提名數量上領跑的《羅馬》和《寵兒》,均獲得了 10 項提名,其中都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重磅單元。為什麼沒有「最佳男主角」?因為這兩部電影均以女性角色為敘事中心,只有男配角。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寵兒》

除此以外,《羅馬》還象徵著流媒體 Netflix 第一次打入奧斯卡「最佳影片」等重要單元。雖然《羅馬》本身的口碑就非常好,但 Netflix 可不願意冒險,今年直接包下好萊塢宣發老手麗莎·塔貝克(Lisa Taback)專門為宣傳《羅馬》服務。有報道指,Netflix 給《羅馬》宣傳預算高達 2000 萬美元,而電影本身的製作成本也就在 1500 萬美元左右。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羅馬》

好消息是,Netflix 的投入並打水漂。如果它最後拿下最佳影片,寫下的不僅是 Netflix 的成功,同時將成就奧斯卡史上 11 部非英語電影打入「最佳影片」中第一部獲獎的(《羅馬》的語言為西班牙,併入選「最佳外語電影」單元)。

今年另一個最矚目的「第一次」,當屬入選了「最佳影片」的《黑豹》,這是奧斯卡史上首部入選這個單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黑豹》

雖然在中國市場遇冷,但《黑豹》在美國卻是文化里程碑一般的存在。作為首部以黑人超級英雄為主角的獨立外傳電影,《黑豹》以全黑人班底,深挖非洲文化,一反非洲國家貧窮落後的傳統印象,展開了貧富和責任間關係的討論,在不少評論家看來,是少有的觸及嚴肅社會話題的「超英」電影。

除了《黑豹》外,同樣入選了「最佳影片」的《黑色黨徒》(6 項提名)和《綠皮書》(5 項提名)同樣討論了種族問題。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 Spike Lee 在《黑色黨徒》拍攝現場

巧合的是,《黑色黨徒》導演 Spike Lee 的另一部關注種族問題的作品《為所欲為》曾入選 1990 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但被不少影評人認為該電影水平達到入選「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級別。

當年真正獲得「最佳影片」是《為黛茜小姐開車》,講述黑人司機和白人老太太黛西之間的故事,以更輕鬆的調性觸及種族歧視問題。而今年的《綠皮書》,巧合的是,也是一部「黑白搭配」公路片,雖然司機成了暴躁的白人,乘客變成了黑人鋼琴師,但對於種族問題的處理同樣輕柔。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綠皮書》和《為黛茜小姐開車》

除此以外,入選「最佳影片」的電影還包括《一個明星的誕生》《波西米亞狂想曲》《副總統》。而在 8 部入選提名的電影中,有 4 部都包含了 LGBTQ 角色。

雖然不少人吐槽奧斯卡又一如既往地政治正確,但如果看深一層,也許我們會發現,原因似乎並沒有那麼單一。

兩代的價值觀碰撞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 圖片來自 Hollywood Reporter

前幾年,奧斯卡開始被批評缺乏多樣性(#OscarSoWhite)。三年前,當時的學院主席 Cheryl Boone Isaacs 和 CEO Dawn Hudson 正式對外宣布,將通過招募篩選更多女性、有色人種和外國電影製片人加入奧斯卡評委組。

而在這三年間,奧斯卡評委就增長了 2000 多人,現在合計有 7902 人。據《洛杉磯時報》報道,2012 年時擁有投票權的會員中,94% 為白人,77% 為男性,54% 超過 60 歲。從人口組成來看,這個結構自學院獎於 1927 年成立以來,就基本沒變過。

但幾年來湧入的幾千人,他們不僅代表著更多元的組成,同時也是更年輕的一代人,「雖然他們所擁有的權力還不算很大,但也無法忽略。」尤其在一個後哈維·韋恩斯坦時代。

據《Hollywood Reporter》報道,這兩派評委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

老派將電影看作生意,而不只是藝術形式,但新派卻不喜歡讓錢阻住藝術發展;老派喜歡的電影帶有明確故事線和牽動人心的角色,新派則看重讓人沉浸的「氛圍」和「感覺」;老派看不上 Netflix 這種模糊電視影院和流媒體間邊界的「搗亂者」,新派則覺得給錢拍出是好電影的都可以接受。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我們在過去已經逐漸看到這些新投票者的影響力,從《月光男孩》將「最佳影片」從《愛樂之城》手中拿走,再到去年大量的獨立電影入選和《水形物語》的勝出,這些都是新一代價值觀在逐漸浮出,以及對「最佳影片」理解和定義在改變的表現。

除此以外,過去一年的好萊塢的頭部玩家也經歷了不少改變。

迪士尼以 713 億美元收購福克斯的工作現已進入收尾階段(有消息指將於 1 月最後一周完成),AT&T 以 854 億美元對時代華納的收購已經完成,這些都意味著傳統的「好萊塢六大」局面正處於改變中。

多元的奧斯卡,不一定是為了「政治正確」

▲ 圖片來自 Hollywood Reporter

值得一提的是,Netflix 今天的好消息除了來自奧斯卡外,還有一則來自好萊塢老玩家的。今天,Netflix 宣布成為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為「MPAA」)的其中一員,它也是加入這個協會的首家非電影公司。

在此之前,美國電影協會由迪士尼、派拉蒙、索尼、20 世紀福克斯、環球、華納兄弟六大電影公司組成。這下 Netflix 的加入,正好就補上即將離場的福克斯,也許,這就是新的「好萊塢六大」?

一個「摸不透」的奧斯卡,似乎和流動中的好萊塢結構挺般配的。

觀影消息

目前,「最佳影片」中,《黑豹》在已經上映過了;《綠皮書》則定檔 3 月 1 日;根據非正式消息,《羅馬》已經過審,《波西米亞狂想曲》和《一個明星的誕生》不會引進,其餘尚未有進一步消息(攤手)。

內文未標註來源圖片均來自 IMD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Alienware 更新了迄今最薄、最輕 17.3 英寸遊戲本,售價破萬
歐盟邊境試用人工智慧測謊,正確率還有待提高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