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沙海戰傳來捷報,鄧小平說「我們該吃飯了吧!」

西沙海戰傳來捷報,鄧小平說「我們該吃飯了吧!」

西沙群島位於中國海南島東南330公里,由東部的宣德群島與西部的永樂群島組成。二戰後由國民政府管轄,1950年國民黨駐軍投降後,中國軍隊進駐西沙永興島。1956年,統治越南南方的越南共和國聲稱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擁有主權,並開始侵佔西沙、南沙島礁。

1959年2月,南越海軍侵入西沙永樂群島海域,劫掠中國漁船。3月,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奉命第一次巡航西沙群島,並使這種巡航常態化,經歷6次巡航後中國在西沙永興島設立了海軍據點,並組建政府機構——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工作委員會,對西沙群島實施有效管理。到1973年底,即西沙海戰爆發前,中國海軍對西沙群島定期巡航已達76次,有力地維護與宣示了中國對西沙群島的主權。

然而,1973年在中國幫助下美國得以從越南撤軍脫離越戰泥潭後,南越接收了包括十餘艘軍艦在內的美軍大量軍事裝備,海軍實力暴漲,對南海島礁的野心日漸膨脹,開始大肆侵佔西沙、南沙島礁。同年,南越侵佔了南沙群島的鴻庥島、南子島、敦謙沙洲、景宏島、南威島、安波沙洲,並宣稱將南威島、太平島等劃歸福綏省管轄。

1974年1月初,南越宣布將在西沙海域勘探石油,同時在越南中部距離西沙群島370公里的南越海軍第一海區司令部駐地峴港設立作戰指揮部,由南越海軍司令陳文真少將擔任指揮,企圖武力搶佔西沙群島,南越總統阮文紹還親自到指揮部面授機宜。實際執行作戰任務的是南越海軍黃沙特遣編隊(黃沙即黃沙群島,是西沙群島在越南的稱謂),指揮官由南越海軍第三艦隊指揮官海軍上校何文鍔擔任,下轄4艘軍艦。

隨後,南越海軍黃沙特遣編隊開始肆無忌憚地侵入中國西沙群島。1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表嚴正聲明強烈譴責南越對中國領土主權的肆意侵犯,但南越毫無收斂之意。15日,南越海軍炮擊西沙永樂群島甘泉島。

面對猖狂的南越海軍,中國政府決定採取軍事措施保衛西沙群島。1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南海艦隊立刻派遣艦艇編隊前往西沙永樂群島巡航,同時命令海南軍區民兵隨海軍編隊進駐永樂群島晉卿島、琛航島、廣金島。隨後,由南海艦隊廣州基地川島水警區掃雷艇396艦、389艦與汕頭水警區獵潛艇281艦、282艦,榆林基地獵潛艇271艦、274艦組成的艦艇編隊進駐永樂群島海域巡邏,榆林基地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魏鳴森(副軍職)擔任海上編隊指揮員,一同前去的還有海南軍區4個民兵排。臨行前,中國軍方給魏鳴森定下了頗具中國特色的「三不原則」——「不主動惹事,不先打第一槍,不能吃虧」,實際上賦予了魏鳴森臨機決斷的權力。

隨後兩天,中越雙方艦艇編隊圍繞永樂群島不斷糾纏,但都沒有打響第一槍,17日南越還搶佔了金銀島、甘泉島。19日凌晨,鑒於局勢越來越緊張有開戰的可能,經毛澤東批准中共成立由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葉劍英、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鄧小平、軍委常委王洪文、軍委常委張春橋、軍委常委兼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軍委常委兼海軍第一政委蘇振華等6人組成領導小組(即從1974年1月開始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六人小組」),葉劍英、鄧小平進駐總參作戰部直接指揮西沙作戰。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和解放軍中負責軍事工作的總參謀長,西沙作戰是鄧小平復出後的第一戰,也是一大考驗,一旦戰敗必將遭遇四人幫的猛烈攻擊。

1月19日10時21分,南越黃沙特遣編隊企圖強行登陸琛航島、廣金島,打響了西沙海戰第一槍。中國南海艦隊當時擁有4艘排水量一千噸左右的65型火炮護衛艦,每艘裝備有3門100毫米主炮,相比南越海軍並不落下風。然而,這4艘護衛艦當時全部處於維修狀態,不能出海作戰,南海艦隊所能出動的只有排水量幾百噸的獵潛艇、掃雷艇,就算是這6艘獵潛艇、掃雷艇也是從南海艦隊三個水警區湊出來的。

即排水量570噸的6610型掃雷艇396艦、389艦,裝備2座雙管37毫米火炮、4挺雙12.7毫米機槍;排水量400噸的037型獵潛艇271艦、274艦,裝備2座雙管57毫米火炮、2座雙管37毫米火炮;滿載排水量三百噸左右的6604型獵潛艇281艦、282艦,裝備1門85毫米火炮、2座單管37毫米火炮、2挺12.7毫米機槍。(據編隊指揮員魏鳴森的回憶,389艦裝備有1門85毫米火炮。)

與中國海軍4艘參戰軍艦相比,南越海軍4艘參戰軍艦強大太多。「李常傑」號驅逐艦(HQ-16)滿載排水量2,497噸,主炮為一門127毫米火炮;「陳慶餘」號護衛艦(HQ-4)滿載排水量1,590噸,主炮為3門76毫米火炮;「陳平重」號護衛艦(HQ-5)滿載排水量2,800噸,主炮為一門127毫米火炮;「怒濤」號掃雷艇(HQ-10)排水量660噸,主炮為一門76毫米火炮。

在反艦導彈及航空母艦大行於世前的傳統海戰中,艦船的噸位、主炮的口徑及數量都是決定海戰勝敗的關鍵因素,黃海海戰日本之所以無法取得完勝就在於中國北洋艦隊鎮遠、定遠兩艦船堅炮利。從參戰艦船噸位、火炮口徑與數量來看,中國海軍處於絕對下風,小船對抗大艦的非對稱性武器——魚雷,中國4艘參戰艦隻也未裝備。從傳統海戰角度來說,中國海軍編隊幾乎沒有任何勝算。海戰的結果——中國海軍4艘艦艇受損,僅擊沉了與中國參戰艦隻噸位相近的南越海軍「怒濤」號掃雷艇,也體現出了中越雙方參戰軍艦這種絕對實力上的差距。

然而,中國海軍編隊卻贏得了這場海戰,並且自1949年泰州白馬廟建軍以來直至1988年南沙海戰,中國海軍以小艇打大艦取得了歷次海戰的勝利。在這些勝利的背後,是中國海軍乃至中國軍隊骨子裡的「亮劍」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大炮上刺刀」的血性。南越海軍兩艘護衛艦一艘驅逐艦在受傷後,即丟下重傷的「怒濤」號掃雷艇撤離,此時距離海戰開始不到40分鐘。其間,南越曾要求在周邊游弋的美國第七艦隊干涉,但遭美國拒絕——「我們不支持任何一方」,「對使用武力表示遺憾」。

19日下午14時,西沙前線捷報送達總參作戰部,葉劍英連聲說打得好,打得好!鄧小平則輕輕捻滅手中的香煙,說我們該吃飯了吧?離開總參作戰部前,鄧小平給廣州軍區去電,定下指揮西沙海戰的最後一個決心:「繼續擴大戰果,收復被南越侵略軍非法侵佔的珊瑚、甘泉、金銀島。」

1月20日,參加登陸作戰的南海艦隊65型火炮護衛艦232「南充」號(即1988年南沙海戰功勛艦502南充艦)以及8艘62型護衛艇抵達西沙,同日中國全部收復西沙群島。與此同時,中國在海南島成立海上、陸上兩個指揮部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迎接南越的反撲。

南越在西沙海戰失敗後,一度也曾試圖集結兵力反撲西沙,總統阮文紹甚至親自飛到峴港打氣。可能是看到中國軍方準備充分,南越放棄了反撲西沙,轉而將觸角伸向了中國當時尚無力控制的南沙群島,再次侵佔了5個島礁。

1976年,由中國軍方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唐國強主演,記述西沙海戰的電影《南海風雲》上映。1977年,西沙海戰指揮員、南海艦隊榆林基地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魏鳴森平調南海艦隊廣州基地副司令員,1983年轉任海軍後勤部顧問退居二線,1987年於中國軍方第二次評定軍銜前夕離休,從而無緣將軍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高級將領都同意棄守南京,唐生智為何要固守?
蔣介石欲逃亡日本,在東京買豪宅安家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