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宋詞中讀懂秦觀:宋詞之美,就在於清麗景色背後的淡雅閑愁

在宋詞中讀懂秦觀:宋詞之美,就在於清麗景色背後的淡雅閑愁

發源於唐代的詞,很早是上不了檯面的民間文學體裁。畢竟從詞的最開始的叫法「詩餘」,就能夠看出這一種文學體裁在當時是多麼不受人重視。甚至很多詞人雖然寫出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但是怕有損自己在文壇的形象,不承認那些精美的詞作品是自己所做。

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北宋宰相晏殊。

這個人官位很高,文采也很好。著名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就出自他的筆下。但是在他當上宰相之後,對於這樣的詞作品,不承認是自己所寫。由此可見詞在當時的地位。

不過這並不能阻止文人們創作詞的熱情。畢竟相對唐詩的表達,詞作的長短句、錯落有致的詞句,更有助於表達詞人的思想情感。而且因為詞牌名的應用,這些詞作品從一開始創作,就是明顯帶有音樂的基因細胞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其自身的傳播。

這也是在宋詞當中多有對於傷春、相思主題表達的重要原因之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首宋詞,題目是《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作者是北宋知名詞人秦觀。我們對於這個詞人最熟悉的詩句,莫過於「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給很多的相思男女帶來了心靈的安慰。

不過這一首宋詞卻是以景取勝。尤其是在下片當中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把女子的相思情感和背後的春景描繪完美融合,清麗景色背後的淡雅閑愁隨之而來,帶給人無盡的審美感受。

在這一首宋詞的上片,寫出了一個女子相思的背後剪影。她「漠漠輕寒上小樓」,感受到這春玉的清涼,「曉陰無賴似窮秋」因為春寒料峭,甚至帶給了她一種深秋之感。回望簾中畫屏,看到「淡煙流水」,意境悠悠。

而在下片當中,把抒情主人公的這種傷春情感,和春天獨特的景色之美完全融合。「自在飛花」如同夢境一般飛舞,「無邊絲雨」如同抒情主人公內心剪不斷的愁緒,把個人的情感憑藉外在的清麗景物外顯表達出來,勾勒出了一種絕美的境界。

最後再看「寶簾閑掛小銀鉤」,那綴著珠寶的帘子正隨意地懸掛在銀鉤之上,伴隨著春風輕輕擺動,像極了抒情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情感搖曳。

所以這首宋詞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抒情主人公的內心感受,憑藉外在的景物形象的表達出來。看上去清麗的景色,卻帶有不盡的心神搖曳之美。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古詩十九首當中流傳最廣的古詩,抒寫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抒發離愁別恨最精彩的宋詞,都在秦觀這首詞下片的35個字當中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