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會錯慈禧的意,卻不想光緒壓根兒就沒原諒他

李鴻會錯慈禧的意,卻不想光緒壓根兒就沒原諒他

通過上文「1896年,李鴻章何以去了趟圓明園,就被罰俸一年」。我們了解到李鴻章以73歲高齡,出行萬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卻不想剛一回來就被罰俸一年,之後再次被棄之不用。何也?

(3)李鴻章外訪成果太少,光緒對此甚為不滿

按道理說此時的李鴻章剛剛外訪回歸,沒功勞也有苦勞呀。雖然說工作業績確實不咋樣。當然有人會說,《中俄密約》談成了。但問題是,此事大範圍已定。正如我們不能苛求李鴻章簽了《馬關條約》就說其是賣國賊一樣,大方向已經定好,純粹談細節而已。

李鴻章最艱巨的任務是「關稅平權」問題,也就是關稅平等:我們給你們這些列強什麼稅收待遇,你們也應該給我們。

另外,有些有礙於國之尊嚴的權利,各列強也應該收回。

但問題是,各列強熱情招待你李鴻章的目的是,認為你可能重掌大權。由此,從你的身上就可以撈取好處。但在沒獲得他們想要的好處之前,列強們怎麼會把吃在嘴裡的肥肉吐出來。

要知道日本在此之前獲得了「關稅平等權」,那是有原因的。

日本打敗中國國際聲望大增,英國為了抑制沙俄南下急需日本這個幫手,兩國之間已經成為準同盟關係(1902年正式建立同盟關係)。同時,沙俄因為「三國還遼」一事也知道得罪了日本。因此,對日本在「關稅平等」問題上也多有退讓。因此,日本才能夠成功。

當時,光緒、李鴻章等人看日本獲得「關稅平權」的待遇,也想獲得。但他們忽略了一點:西方列強怎麼可能像他說的那樣文明、民主、仁慈。否則,也就不會有屠殺印第安人、黑人,四處侵略蹂躪亞非拉國家了。

你國力弱,誰會在乎你。

所以,這件事兒也不能怪李鴻章。但李鴻章卻對國力衰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光緒對他意見很大。甲午戰爭中,光緒給北洋下命令打、狠狠地打、儘快地打;李鴻章給北洋下的命令卻是躲、閃、逃。衛汝貴被砍頭前對李鴻章地控訴,光緒怎麼可能不清楚?

清朝從鴉片戰爭開始之所以不敢打外戰,其本質確實是怕「外戰引起內戰」從而把燒眉毛的問題變成燒心臟的問題。但不敢打外戰的前提是打仗的將領、主帥們在初始的戰鬥並沒有給統治者帶去信心。

因此,統治階層內部所有人,從上到下都有責任!越往上責任當然越大,但也不能忽略責任相對小的人。

(4)李鴻章甲午戰敗後一年就想重新被啟用,心太急。慈禧也低估了反抗力量

甲午戰爭之所以失敗,本質上是封建社會的體制原因,但重要原因卻是,慈禧不得不終止垂簾聽政後,表面上清朝由光緒做主,慈禧卻在暗中仍然「指點江山」。對於對日戰爭這件事兒,也是曖昧得很。其實,心理盼的就是光緒打個敗仗,由此證明光緒道法不深,治國無能。天下還得靠老佛爺支撐。

在慈禧—李鴻章這對兒組合指揮下,以淮軍為基礎的北洋軍逃跑速度太快、仗打得實在窩囊,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李鴻章更是虧了老本兒——打仗打仗,你打不贏的話,越想保住的東西越保不住。幾十年來為自己的權力獲得長存的基礎——軍事實力也損之大半。更惹得天下人的憤怒。

在此情況下,不是李鴻章給慈禧背了鍋,而是李鴻章本身也是既慈禧後的第二大個人責任者。畢竟,打仗打敗了,你軍事指揮者沒錯誤,哪個朝代也說不過去。

正是因為慈禧袒護,李鴻章只是「戴罪反思」躲在家裡,本來慈禧希望通過這次外訪迅速使其「官復原職」,但不想李鴻章躲在家裡的一年,並沒有認真思考自身的問題,反而怪罪一些人,特別是曾經反對他的人。

因為慈禧、光緒讓其外訪,李鴻章很顯然會錯了意。為此,慈禧、李鴻章及其一黨,準備對那些曾經害過他們的人進行打擊報復。正是利用這一點,李鴻章一黨藉助一名小太監被殺這件事兒,開始了報復之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落葉枯看笑東歐,千年爭霸史的八大主角
李鴻章出訪歐美回國就被罰俸一年,德國馬屁沒拍好很憤怒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