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美馴鹿一支種群瀕臨滅絕,然而加拿大的保護舉措卻引發爭議

北美馴鹿一支種群瀕臨滅絕,然而加拿大的保護舉措卻引發爭議

北美馴鹿一支種群瀕臨滅絕,然而加拿大的保護舉措卻引發爭議

1 月 14 日,一隊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工作的生物學家在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北部的賽爾剋扣山脈(Selkirk Mountains)捕獲了一隻雌性北美馴鹿。這隻雌性北美馴鹿被認為是曾經在美加邊境廣泛來回遷徙的賽爾剋扣南部北美馴鹿種群的最後一隻。

被捕的雌鹿現在被餵養在雷夫爾斯托克(Revelstoke)附近的人工飼養場里。一個月之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生物學家們計劃將這隻雌鹿與另外兩隻同樣來自瀕危種群的北美馴鹿一起放歸野外,加入加拿大本地數量更多也更為穩定的北美馴鹿種群。

然而,這一試圖保護瀕危北美馴鹿種群的舉措現在卻充滿了爭議。

爭議的焦點之一在於三隻外來的北美馴鹿是否能如生物學家所希望的那樣順利融入加拿大的本地種群。

生活在加拿大的北美馴鹿根據生態型的不同被分為三種,分別是荒地遷移型(migratory barren-ground ecotype)、山地型(mountain ecotype)和林棲型(forest-dwelling ecotype)。 所謂生態型(ecotype)是指同一物種的不同類群由於長期生活在不同環境下而成為遺傳上有差異的、適應不同生態環境的類群。

將被放歸野外的三隻北美馴鹿屬於山地北美馴鹿,只被發現生活在北美西北部的森林地帶,它們是否能夠適應其他北美馴鹿種群的生活習慣以及當地的生活環境,現在仍然未知。

爭議的另一個焦點在於棲息地的保護。

儘管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美國雙方都已經確定對山地北美馴鹿來說需要得到大面積保護的「核心棲息地」,但是在美加邊境的毗鄰地區,尤其是不列顛哥倫比亞那邊的林地,目前是重採伐區。森林採伐是造成北美馴鹿種群數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森林採伐並不會直接導致北美馴鹿種群數量的下降。種群數量的下降是由採伐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的:森林採伐促進了其他有蹄類動物數量的增加,比如駝鹿和其他鹿科動物;這些動物數量增加之後,便會引來狼、山獅等食肉動物。之後,這些食肉動物便會擴散進雖然受到保護但已變得支離破碎的保護地,並以生活在這裡的北美馴鹿為食,從而造成北美馴鹿種群數量的下降。

由於這樣的動態關係,科學家們並不確定美國和加拿大的保護措施是否能夠真正恢復生活在兩國邊境的北美馴鹿種群。「棲息地可能已經消失得太多,」負責北美馴鹿保護的不列顛哥倫比亞林業部的野生動物學家 Aaron Reid 說。

而如果當地的北美馴鹿種群無法恢復,甚至被人為地從野外移除,自然資源保護人士擔心這將導致本已不多的棲息地永遠失去保護。

在過去,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就曾因另外一支北美馴鹿種群的滅絕而取消了對該種群曾經的棲息地的保護。失去保護之後,生活在保護地里的其他物種的生存也將受到威脅。「對北美馴鹿核心棲息地的保護就像一把傘,一把保護了許多其他物種的大傘,」Reid 說,「這將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題圖來自:Scienc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SpaceX 發射新一代 GPS 衛星,首次執行國家安全任務
連續兩個季度中國同店銷售下降,無印良品要繼續開大店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