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隸書-概貌

隸書,又稱這「佐書」「史書」,是一種字體名。具有形體扁平方折的特點,便於書寫。始於秦代,通用於漢魏。唐代張懷瓘《書斷》引東漢蔡邕《聖皇篇》:「程邈刪古立隸文。」晉代衛恆《四體書勢》稱:「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胥吏)佐書,曰隸字。」程邈將當時

這種書寫體加以搜集整理,於是,後世就有了程邈創隸書之說。秦隸出於秦篆,字形構造仍有較

多的篆書形跡,後在漢代通用中不斷發展完善,成為筆勢、結構與秦篆完全不同的字體。隸書

的出現,突破六書的造字原則,為楷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是漢字演進史和書法史上的轉折點。魏晉時曾混稱楷書為隸書,稱有波磔的隸書為「八分」,湖北雲夢出土的《秦律簡》和漢《五鳳元年十二月簡》,即是秦漢手寫隸書的代表作。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五鳳元年十二月簡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五鳳元年十二月簡2

漢代隸書統稱為「漢隸」。因東漢碑刻上的隸書,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而唐人隸書,字多刻板,稱為「唐隸」,學寫隸書者較重視東漢碑刻,為區別於「唐隸」,所以把這一時期各種風格的隸書特稱為「漢隸」。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唐隸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漢隸

八分,也就是「隸書」。魏晉至唐代的楷書也稱隸書,原先有波磔的隸書,則被稱為「八分」。南朝宋朝王愔認為:「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近有學者考證:因隸字草創為新隸書(楷書),加示區別,對於舊隸字須給予異名或升格,故稱「八分」,指其是八成的古體或雅體。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八分隸書

隸書還稱作「佐書」或「左書」。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中記載:「新莽六書為古文、奇字、篆書、左書、繆篆、鳥蟲書,並註明左書即秦隸書。」《漢書·藝文志》中也記載:「漢王莽居攝,書有六體,為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隸書稱之佐書。段玉裁認為:「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近來學者進一步認為隸書之名隸,是起於徒隸所書;佐書之

佐,或是起於書佐《漢代職掌起草和繕寫的低級官吏》所書,故名。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今隸

原來隸書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們來看看隸書「福」字吧

正宗的今隸"福"字

正書的古稱即今隸,由漢隸發展演變而成,在唐代仍把正書沿稱為「隸書」。如《唐六典》載:「校書郎正字,掌讎校典籍,刊正文字。其體有五五曰隸書,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此

「隸書」指的就是當時通用的正書。別稱正書為「今隸」,是為了與漢魏時代通用的隸書加以區別。明代李贄《疑耀》稱:「唐以後之楷書稱為今隸,因謂漢隸為古隸。」陸深《書輯》所稱「鐘王變體,謂之今隸」,則又泛指魏晉以來的楷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