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NBA請蔡徐坤做形象大使:你對得起之前的姚明和科比嗎?

NBA請蔡徐坤做形象大使:你對得起之前的姚明和科比嗎?

大家好,這兩天。

蔡徐坤成為NBA形象大使,在直男中激起了千層浪,這也成為虎撲近期罕見的熱帖。

直男們在評論區痛苦的呻吟著。

然而在虎撲之外,萬馬齊喑。

不管是新聞資訊上的通稿,還是微博,都找不到球迷的聲音

NBA官方微博的評論區,被蔡徐坤粉絲清一色攻佔。

隊形整齊,翻十頁也找不到一個球迷的評論,偶爾有和籃球迷有關的也是蔡徐坤粉絲敬告籃球迷。

大過年的,來都來了!

不要酸了,好好看球!

蔡徐坤適不適合當NBA形象大使,得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個是他有沒有足夠的影響力,這個是無疑的。

就算拋去誇大數據的成分蔡徐坤應該也是目前中國頂級流量擔當。

但影響力大不代表一切,還要考慮形象是否合適。

影響力再大,也有不適合的東西!

第二點,就要考慮他的舞台形象。

整體來說,蔡徐坤的舞台形象和NBA的熱血拚搏不太搭。

第三點,還要考慮他的業務能力。

為什麼要考慮這一點?

因為你是去當大使。

大使是啥玩意兒?

大使是代表這一項運動的人,大使不是禮儀小姐,大使必須是這項運動的佼佼者。

不然你看和蔡徐坤站在一起的,這三個人是誰?

不是卡戴珊賈斯丁比伯,是三個扎紮實實的NBA全明星啊!

利拉德,三屆全明星。在開拓者效力7年時間,期間波特蘭浮浮沉沉、不離不棄,一人一城的典範。

字母哥,在奈及利亞出生。

4歲隨父母偷渡希臘當難民,曾經在雅典街頭賣隨身和盜版碟。

14歲才開始接觸籃球,在希臘一步步爬上來,這賽季帶雄鹿打進東部第一

成為本賽季,最有可能獲得MVP的人之一

湯普森三獲NBA總冠軍、四屆NBA全明星、NBA歷史單節最高分記錄保持者、NBA歷史單場比賽三分命中數保持者!

蔡徐坤的業務能力跟這三個人比怎麼樣?

看他的球技展示,最後那段熱舞,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他的運球基本功,不要說和字母哥比,不要說和CBA球員比,不要說和業餘運動員比,就算在國內的娛樂圈也屬於比較次的水平。

但無論球技如何他都和這三個球星站在一起,代表著NBA。

有人說蔡徐坤成為NBA大使,可以把NBA推廣給那些不看NBA的人,好事兒啊!

這事兒乍一聽有道理,但仔細想想:

大使是什麼?

是要代表形象的,是責任,更是榮譽

從來沒聽說過,哪個組織為了推廣自己,把「大使」這個稱號給賣了

請問蔡徐坤做為NBA的形象大使,能代表這份運動的什麼?

是他的運球代表了體育精神?

還是他的舞步代表了拼搏向上?

再想想之前FIBA請的大使是什麼人?

科比、姚明。

現在NBA為了流量把自己的臉給賣了!

賣給了這微博上的1億次轉發,賣給了日日夜夜下不來的熱搜,賣給了熒光棒,賣給了數據組……

我們熱愛了這麼多年的NBA是可以用流量買來的?!

我們都知道NBA是一個商業聯盟是要掙錢的

但這不代表我們能夠容忍你給我們大口喂屎!

如果要去看錶演,我們可以去看肥皂劇、WWE。

我們會為NBA心潮澎湃是因為那些真實的東西,比如羅斯經歷七次重傷、31歲以老將底薪重返賽場,砍下50分,淚流滿面。

比如麥迪在絕境中,在35秒內砍下13分。

一己之力帶領火箭起死回生,創造體育史上曠古未有的傳奇。

比如曾經為了偶像熱舞的球迷,12年後身為人父,大腹便便。

但見到曾經的偶像,仍毅然爆衣,跳起了那滑稽又熟悉的舞蹈.

NBA這些年用過很多標語,最喜歡的是:

This Is Why We Play

(我們為什麼打球?)

這個廣告是這樣的:

我們為什麼打球?

是為了暴扣,妙傳,還有投籃!

是為了野球場的鬥牛!

成為平民英雄

擔當市井中的關鍵先生,是為了成為球員,或者教練。

改變比賽的人,改變命運的人。

我們為東部而戰,西部,南方,還有北半球,是為了打出一部華麗戲劇

一部懸疑劇,甚至是喜劇。

是為了王者歸來

力挽狂瀾,並且回饋大眾。

是為了刺破沉默,衝破壁壘,打破定勢。

我們為了追逐夢想,場內場外的喜怒哀樂。

我們為了這些而打球,不顧一切!

This Is Why We Play!

那麼,請問NBA總裁蕭華,如果我的孩子問我:

為什麼這個選秀藝人能和那些揮汗如雨的球星一起代表NBA?

我怎麼回答他?

你是不是想讓我告訴孩子:

上更多的選秀節目,吸引更多小姑娘關注你,用輪博和水軍刷出最多的轉發

這樣,你就能和這世界上最好的球星站在一起?!

代表這項運動,

This Is Why We Play?

面對別人的質疑聲,人家粉絲上綱上線。

喜歡籃球就能當大使了,我尋思著我也喜歡足球啊,我還當過幾年足球編輯呢。

我甚至和傳奇球星哈維在一個場上踢過球,世界盃怎麼不找我去當大使呢?

這幫粉絲又要罵我了,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有人家火嗎?

好,說到底還是比誰火嘛~

大家感受一下這個邏輯的可怕之處:

對,就因為你有流量!

而恰好你又有那麼點喜歡籃球,所以哪怕你就是一個校隊水平、連球都運不利落那種,你也可以「代表」這項運動。

這就是流量的邏輯:

流量可以重構一切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

孫笑川該成為英雄聯盟形象大使

Giao哥應該去《我是歌手》踢館

Angelababy該去中戲當導師

……

然而可悲的是,這一切還真的正在發生。

蔡徐坤成為NBA形象大使

范xx捧起「國家精神造就者」獎

……

去年這一年是娛樂圈刷新我們認知的一年。

原來覺得天價片酬就夠難以接受了了,沒想到光稅就能偷8億;

原來覺得薛X謙夠渣男了,這兩天又出來一個更渣的!

頓時覺得那算啥啊!!

原來覺得吳亦凡太裝了,現在蔡徐坤成為NBA大使!

虎撲JRS開始懷念吳亦凡:至少球打得相當不錯~

流量明星霸佔社會主流渠道,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但仍然有人覺得,我不想和腦殘粉較勁,我的時間值錢,他們的時間不值錢。

但你意識到了嗎?

正是因為你一直沉默,因此流量和這些大公司勾結起來,悄悄地推翻了你熱愛的一切。

最早是微博熱搜,然後是電影、音樂,現在連體育也難以倖免!

你在流量面前的沉默和縱容,正成為他們推翻整個社會基本價值觀的武器!

這個人在我後台赤裸裸的留言:虛假又怎麼樣呢?

這是流量的時代

結尾再敬告:看到這篇的每一個明星的粉絲。

我不反感你們的偶像,他們都是認真工作的藝人。

我真正反感的是你們,還有和你們狼狽為奸的金主。

你們以為流量勾兌上金錢就可以劫持一!

只要喊著娛樂至死,就什麼價值觀都能踐踏!

我不想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更不想我的下一代生活在一個流量明星代表民族精神,流量明星成為NBA大使的世界裡!

PS//

這是《小聲比比》的老球迷梓泉的文章,跟大家分享這篇,是因為之前一直都在跟討論「流量」這個問題,但是關於應對措施,也沒有鼓動大家進行抵制,覺得按照市場原則就可以。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參與、不拒絕本身就是一種「助紂為虐」的行為。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很小,但是微光影響微光,只有讓我們的聲音被聽到才有改變的可能。

不然那些糊塗蛋可就憑著刷的數據量自嗨,還讓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填坑。

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特別提示

微信公眾號又要改版了,一不小心Herm就要失聯了。如果你還想找到Herm,請儘快將【Herm】置頂或者標為「星標」,按照下面動圖的操作,5秒就能讓Herm繼續陪你。有疑問的寶寶可以在留言區問我哦,手把手教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楊冪離婚聲明裡的一句話,警醒多少中國父母
現在的姑娘對「女性獨立」誤解到了什麼地步?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