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國際教育的質量監督和評估

國際教育的質量監督和評估

編者按:

基於我國國際教育高速發展、人才培養模式亟待升級、國際競爭愈加激烈的時代背景,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與京領共同設立《國際化創新性人才培養機制與國際比較研究》課題,本文為該課題成果之一。作者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副編審范皚皚,對國際教育的質量監督與評估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解讀。文中部分內容節選收入《中國教育報》「2018國際學校年度觀察報告」。

國際教育的質量監督和評估

國際教育在中國的公眾視野中最顯性的特徵之一就是使用外教。2018年4月9日上午,北京市通州法院開庭審理了北京首例偽造外教證書案,兩名「黑外教」已各自回國,涉事幼兒園被責令整改。「黑外教」事件折射的是蓬勃發展的國際教育背後的質量監督缺失。對於「黑外教」的嚴懲不貸拉開了社會各界對於國際教育質量監督和評估體系的進一步關注。


01監督和評估誰?

在我國,國際教育的辦學主體分布在各個學段,從幼兒園到研究生教育,從學歷教育到非學歷培訓。在學前階段,有不少幼兒園以外教教學、英語教學為特色開辦的所謂高端園,每年的收費在5-20萬不等,雖然學前階段沒有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但是對於其辦學的質量仍然需要進行監督和評估。學前段的質量監管不僅僅涉及國際教育的質量監督問題,還有整個學前教育學段的,否則也不可能有2018年初的紅黃藍事件。

在高等教育中,根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數據,到2018年,一共有10所中外合作獨立法人大學,本科以上層次二級機構和項目1105個。但是這些項目的舉辦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教育部於2018年7月印發教育《關於批准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終止的通知》,依法終止了234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

在生源龐大的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還有近800所國際學校,特別是民辦雙語學校,他們的辦學質量到底如何也是需要評估和監管的。同時,相對於正規學校系統,涉及英語教育的具有國際教育元素的課外培訓機構的質量政府監管很薄弱,但是他們長期採用公司化運作,其質量主要是通過市場反饋和家長選擇來反映的

02誰來監督和評估?

關於實施監督和評估的主體,一般包括四個方面:政府部門的監督和評估、學校自我監督和評估、家長的監督和評估以及社會獨立第三方機構的監督和評估。

政府部門的監督和評估來看,2017年國務院首次設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擔任主任,教育部部長、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擔任副主任。2018年9月14日,教育部教材局開始展開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的教材檢查工作。不可以校本課程、境外課程教材替代國家課程教材。有的國際學校校長表示,這從表面看這是涉及意識形態問題,實際上也是對國際學校質量的一種把控。至少在義務教育階段教什麼這個問題上,需要遵循相同的國家課程標準,而不是在一些所謂「快樂教育」的外衣之下,減少學習內容。當然這對於國際學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國家課程與特色課程有機融合,是擺在當前國際學校校長們面前的課題。

學校質量的自我監督和評估主要是學校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評估,包括形成性評估和結果性評估。特別是在對學生的學習評估中,評估的結果主要用於指導和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幫助學生實現成長,所以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採用形成性評估,形成學生自身當下與過去對比的數據。對於教師教學的監督和評估,很多學校並沒有直接的措施。特別是對於外教,從他們的資質到工作成效都是目前監督的盲區,因此有開篇提到的「黑外教」事件。究其原因,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外教都是「背包客」,並沒有教師資格證書,由於國際學校大量湧現,沒有那麼多有資質的外教來中國教學,但是外教又是體現國際化最直接的表現,所以很多國際學校把外教面孔、外教比例作為自己招生的亮點。一方面,一些校長反映,外教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像中國教師那樣準備教案,所以這也導致他們的教學質量監督成為問題。

家長的監督和評估有時是通過家委會參與學校事務的形式實現的,並且家長的監督的結果往往表現為用腳投票。最後,第三方評估其實是管辦評分離中倡導的質量監管方式。目前第三方評估包括兩類:一類是國際認證機構和聯盟組織的評估和認證。《2018年中國國際學校圖譜》的數據,中國較為主流的國際認證機構和聯盟組織共有9種類型。其中,WASC認證是最為常見的國際認證。獲得國際化主流認證機構和聯盟組織認證的國際學校共有135所,占國際學校總數的13%左右。一類是通過排名的方式評價國際學校的辦學成果。例如,2018年11月,《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從國際認證競爭力、師資競爭力和升學競爭力三方面對有高中學段的國際學校進行了排名,形成了對國際學校的評價和橫向對比,對國際學校的信息公開、質量建設起到了社會監督的作用。

國際教育的質量監督和評估

03監督和評估什麼?

前文在談到監督評估主體和對象時都談到了不同主體的具體監督和評估職責。國際教育質量評估應該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從學校和機構的開辦到學生畢業升學都應該有。總結而言,在開始階段,學校的設立往往需要獲得一些課程組織的認證,以保證其辦學質量。在辦學過程中,對於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要進行過程式控制制,包括對教師教學的監督和階段性學習效果的測評。最終,學生的升學結果和能力發展是對於國際學校很重要的結果評估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教育是一場不可重複的實驗,每一項實驗後面都關乎人的發展。所以對質量的監督和評估是國際教育未來發展不可缺失的重要議題。

作者簡介:

范皚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副編審,管理學博士,從事學生髮展與就業、國際教育、家庭教育投資方面的研究,在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重要報刊發表多篇中英文相關研究成果。「國際化創新性人才培養機制與國際比較研究」課題聯合負責人,「北京大學國際學校運營與管理研修班」、「北京大學國際教育同學會」學術導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