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拖拖拉拉,朝令夕改:國民黨第35軍走向毀滅之路的第一個失誤

拖拖拉拉,朝令夕改:國民黨第35軍走向毀滅之路的第一個失誤

文|周渝

1948年1月7日,歷時10天的淶水戰役已接近尾聲。在這場圍城打援的經典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對河北淶水地區的國民黨軍造成重創,首當其衝的便是「華北王」傅作義的起家部隊國民黨第35軍(下轄第101師、新編第32師、暫編第17師)。是役,第35軍下轄的新編第32師被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全殲,師長李銘鼎陣亡;第2縱隊重創國民黨第101師;第1縱隊則直接搗毀了位於溫辛庄的國民黨第35軍軍部,軍參謀長田世舉陣亡。面對如此重創,時任軍長魯英麐自感無顏再回北平面見傅作義,在絕望中舉槍自戕。一戰下來死了3個將軍,這樣的損失對於一路福星高照第35軍之打擊是前所未有的。1948年註定是這支部隊的大劫之年,年初淶水重傷未愈,年末平津戰火又起,等待著這支王牌部隊的,是萬劫不復。

1948年 12月,解放軍正向盤踞在新保安的國民黨第35軍發動進攻

戰事初起,柴溝堡、左衛、萬全、郭磊庄等地迅速為解放軍佔領,張家口亦開始遭到攻擊,解放軍從西、南兩面對張家口形成包圍勢態。駐守張家口的國民黨11兵團司令孫蘭峰在收縮兵力調整部署的同時,急電北平傅作義,請求派兵解張垣(張家口)之圍。張家口被圍的消息傳來後,無論是傅作義還是蔣介石,都沒有意識到解放軍是要引北平之敵西進各個殲滅的意圖,認為只是一次局部行動。做出這一錯誤判斷的基礎是他們低估了東北野戰軍的機動能力。蔣介石和傅作義都認為,東北戰事結束後,東北野戰軍必須進行至少三個月修整,不可能馬上入關,而只要東野沒來,華北地區依然能造成兵力上的局部優勢。他們不知道,早在11月23日,東野主力約80萬人已帶著火炮、坦克、裝甲車等精銳裝備浩浩蕩蕩向關內挺進。也不知道在26日,中央軍委就已經明定了東野入關後的作戰計劃:一、切斷平津聯繫;二、進攻天津與唐山間的國民黨軍;三、殲滅唐山守軍;四、攻佔天津;五、攻佔北平。

傅作義對於形勢的變化幾乎毫不知情,還在對是否南撤疑慮重重。當張家口被圍的消息傳來時,傅作義基於東野尚未入關的錯誤判斷,決定第一把就拋出王牌,以35軍等主力救援張家口的同時給予該地的解放軍殲滅性打擊。隨著傅作義命令下達,第35軍下轄的第101師、第267師附1個105毫米榴彈炮營以及駐懷來的第258師(屬104軍)車運張家口。晉綏王牌第35軍除第262師留守北平外,其餘全部投向張家口。

出發前傅作義特意叮囑郭景云:「35軍是我多年積累的心血,它在我心裡的地位,你是清楚的。此次馳援張家口,千萬要小心,快去快回,一打完仗,不要耽擱,立即返回北平。」

解放軍沿鐵路向新保安城牆進逼

11月29日下午2時,第35軍乘坐傅作義配備給該部的400輛汽車向張家口開進,剛出發沒多久便出了狀況。據馮梓回憶,部隊在中途休息時,第101師偵察人員得到一些材料,發現第35師增援張家口的消息已被解放軍知曉,馮梓連忙將得到的情報上報郭景雲。郭得知後大罵:「我說總部有了八路,不假吧!咱還沒動,人家就知道你去哪,以後這仗怎麼打?」

除了這個小插曲,第35軍的馳援之途還是比較順利的,30日中午就全部抵達張家口,隨即投入戰鬥。郭景雲先指揮部隊向解放軍發起反擊,於12月1日進攻解放軍6縱所駐的萬全,解放軍沒有過多抵抗便撤退,隨後又向寧遠堡方向發動進攻,同樣迅速佔領。至12月3日,張家口外圍的威脅基本已被35軍解除,作戰順利得有些出乎預料,但卻沒有對解放軍有生力量造成打擊。解圍後,按原計劃,第35軍準備與守軍一同撤回北平,但因當地勢力以張家口周圍尚存在威脅為由,請求35軍「清剿」,於是郭景雲決定率部進行一天的「掃蕩」,計劃4日再返回北平。滯留的這一天國民黨軍隊同樣沒取得什麼實質性戰果,因為解放軍往往一接觸便撤退,國民黨軍連重武器都來不及搬上來,根本無法捕捉到其主力。至4日拂曉,解放軍又組織反攻,且甚為激烈,總之就是不讓國民黨部隊安心撤退。從2日到4日這幾天,傅作義每天一早乘飛機從北平飛到張家口,召集軍師長會議,親自部署指揮。4日解放軍的反撲讓他意識到原本想消滅這一地區解放軍的計劃落空,同時因密雲遭到攻擊,發現已東野入關之事,讓傅作義改變原先放棄張家口的計劃,想以張家口守軍牽制解放軍,遂命令孫蘭峰仍然固守張家口。

恰恰在這幾天,解放軍方面的部署也在調整。毛澤東得知以35軍為核心的傅作義集團主力被吸引至張家口後,大為滿意。12月2日致電程子華、黃志勇等將領,命令所部立即出動,殲滅敵軍。12月4日,毛澤東親自給華北軍區第2兵團(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耿飈任參謀長,以下簡稱楊羅耿兵團)去電,要求其務必於5日全力控制宣化、懷來一線,構築向東向西兩個方向的堅固防禦工事,務使張家口之敵不能東退。毛澤東還特別指出,這是最重要的任務!但實際上進展並不順利,第2兵團未能按原計劃於5日抵達平張線,直到12月6日才由阜平、曲陽經易縣、紫荊關向下花園急進,7日才能到達下花園。此外,東北先遣軍方面因貿然進攻密雲,讓傅作義發現東野已入關,打草驚蛇,為此程子華、賀晉年受到毛澤東嚴厲批評。

1948 年 12 月,解放軍佔領新保安車站

如果國民黨軍行動利索,很有可能在楊羅耿兵團抵達平張線之前順利撤回北平,但國民黨軍拖拖拉拉,朝令夕改,耽誤了最寶貴的撤退時間,這是第35軍走向毀滅之路的第一個失誤。第35軍原計劃於6日早晨出發,卻因為拆除並裝運一個修械所的設備和抽調汽車載運其他隨行人員而耽誤了時間,直到中午才出發。而且當時孫蘭峰就警告過郭景雲,平張線上可能有情況,也未引起郭的重視。

果然第35軍剛走,張家口馬上又遭到解放軍的進攻,駐守宣化的國民黨獨立第318師在撤退途中於沙嶺子遭到解放軍伏擊,全軍覆沒。隨後,張家口外圍之寧遠、萬全、榆林鄉等地先後被捲土重來的解放軍第3兵團佔領,張家口很快又陷入被包圍之勢。這次圍城讓孫蘭峰感到絕望,因為他得知已入關的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加入圍城行列,守軍前景凶多吉少。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一次官員集體造假,234個州、1171個縣的大小官員全被處死
特朗普想退《中導條約》耍什麼花樣?當年簽署是美蘇誰的勝利?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