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錢人養情人到底能花多少錢?

有錢人養情人到底能花多少錢?

前方貧民窟女(男)孩開眼預警。

1.

資深養家妓專業戶白居易老師寫過一首《琵琶行》,詩中講述了他晚年在江西遇到過的一個年老色衰琵琶女的故事。

琵琶女年輕時是長安城裡負有盛名的歌女,長得美,13歲就學會彈奏琵琶,年紀輕輕就在教坊樂隊中有了姓名。最風光的時候,「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京城的富豪子弟們爭先恐後來向她獻彩,每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作為絲綢布匹的一種,紅綃在唐朝算是硬通貨。唐朝的貨幣十分混亂,哪怕出現了開元通寶,但貨幣政策也始終沒走上正軌,包括唐太宗和唐玄宗時期,官方發行的錢幣要麼難以普遍推行,要麼被民間大量盜鑄,而且有前朝的五銖錢和各種劣幣摻雜流通,給交易帶來了諸多麻煩。

唐玄宗、唐德宗和唐文宗在位時,都曾經發布詔令,認同並提倡民間交易中使用布匹代替貨幣。唐朝法典《唐律疏議》里,法官給盜賊量刑,也是用布匹來估算財物價值。這也是為什麼「五陵年少」們來到青樓消費,都流行用布匹付賬——拿出錦彩若干尺,纏到歌女舞女頭上做小費,這也就是「纏頭」的由來。

面對情人的消費,從古至今,有錢公子哥們的出手都是相當闊綽的。

白居易詩中的琵琶女,形容自己被追捧當年的奢侈程度:「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用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打碎,華美的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以為意。對應到今天,大概就是卡地亞寶格麗首飾摔著玩,愛馬仕香奈兒高定隨便造。

2.

唐朝駐京官員兼資深青樓玩家孫棨,根據自身經歷寫成的《北里志》里,記載過一個傳奇名妓天水仙哥。那是在唐昭宗中和年間,長安城平康里名妓天水仙哥出去陪酒,「褰簾一睹,亟使舁回,而所費已百餘金矣」。僅是掀開帘子讓客人看一看,隨即坐轎返回妓院,客人就得付費「百餘金」,也就是100多兩銀子。

100多兩銀子什麼概念呢?唐昭宗時期屬於中晚唐了,銀貴錢賤,1兩紋銀大概能兌換開元通寶1700文,100多兩銀子就是17萬文。對比一下同期公務員白居易老師的工資,白居易有詩「月慚諫紙二百張,歲愧俸錢三十萬」,意思是每年薪水能拿到30萬文,寫這首詩的時候,白居易正以翰林學士的身份任左拾遺,在京官當中屬於中等級別。而天水仙哥出台一次,還只是露個面,就能收入國家公務員白居易半年的薪水,如此豪奢富裕,真是想來就令我等普通人頭禿。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妓女都有這麼驚人的高收入,《北里志》還提到過平康里3號衚衕某小型妓院,客人一到,妓女們出來作陪,或彈唱或歌舞或玩酒令,以蠟燭計時收費,一根蠟燭點完,收費300文,比起天水仙哥來,雖然已經是天差地別了,但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消費得起的。

3.

風俗業發展到明朝,京劇《玉堂春》中的名妓蘇三有一段詞:

「玉堂春,含悲淚,忙往前進。想起了,當年事,好不傷情。每日里,在院中,纏頭似錦。到如今,只落得,罪衣罪裙。」

蘇三在被老鴇賣給商人做妾以前是妓院紅人,每日接待各路豪闊客人,那時就已是「纏頭似錦」。後來遇到官宦子弟王景隆(一作王金龍),兩人一見鍾情。為了獨佔花魁(俗稱包養),王景隆不得不砸重金在妓院消費,後來蘇三還有幾句唱:「初見面銀子三百兩,吃一杯香茶就動身。公子二次把院進,隨帶來三萬六千銀。在院中未到一年整,三萬六千銀一概化了灰塵。」

為了結識蘇三,王景隆一來就給了見面錢300兩,然後把蘇三包下,不到一年時間就在妓院花了36000兩,把自己成功投破了產,折算下來,王景隆對蘇三的花銷平均每天約為100兩。

100兩在明朝什麼概念呢?按當時的米價換算,明朝糧價最賤時,紋銀1兩能買大米5石(正統十二年江西米價,載於《明英宗實錄》卷152)。災荒之年,紋銀3兩能買大米1石(嘉靖三十七年山西米價,載於《明世宗實錄》卷463)。綜觀明朝中後期,1兩銀子買1石米是不成問題的,明朝1石約98升,裝米約80公斤,以如今普通大米價格每公斤5元計算,也就是說在明朝,1兩銀子大約可以兌換人民幣400元。

王景隆每天為蘇三付費100兩,相當於人民幣4萬多元,一年的花銷高達上千萬。而當時杭州城賣油小販省吃儉用一年有餘,也不過攢下16兩銀子,可見名妓收入之高。

4.

在等級制度嚴苛的封建社會,蘇三的命運還算是好的,《玉堂春》的結尾,王景隆考取功名後,幫助被賣做商人婦的蘇三洗脫冤屈,兩人也是終成眷屬,算是遇到了願意砸錢,還願意交付真心的金主。

白居易遇到的琵琶女就慘多了,兄弟從軍老鴇死家道破敗,自己又過了吃青春飯的年紀,不得已嫁給商人作妾。妾的地位之低,可以參考被買賣多次的潘金蓮。商人重利輕別離,靠著外貌吸引和金錢堆砌起來的包養關係,等到情人韶華逝去,結局可想而知。

最令人惋惜的還要數杜十娘這類烈女子,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靠著多年積攢的私房錢贖身,沒想到一心交付的男人竟然背信棄義。遇人不淑還折了錢財,最終萬念俱灰一死了之。

不過情人之中,也有頭腦清醒的。

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有一位著名的「康克令小姐」,原名談雪卿,曾是南京東路永安公司康克令鋼筆櫃檯的銷售小姐,因為年輕貌美服務熱情,時人稱康克令西施。知名報人徐鑄成的《康克令小姐》一文,曾回憶起1936年他從漢口到上海特地前往瞻仰這位「顧客為之風靡」的小姐的經歷,他說「適以舊用之帕克筆損壞,乃花了四塊袁頭,去買了一支康克林,得以一展這位小姐的風采,果然明眸皓齒,不負眾望」。

康克令小姐後來在一位上海小開的猛烈追求下,辭了職,兩人雙宿雙飛共築愛巢,還有了一個女兒。然而好景不長,這位小開其實是前軍閥陳調元的兒子陳度,陳度早有婚配,然而性格紈絝,日常花天酒地。他的父親知道兒子婚外情後死活不同意,陳度也迫於家族壓力不再敢露面。看透薄情郎的康克令小姐一怒之下,找了當時上海的著名律師章士釗來打這場分手官司,這段孽緣最終以陳家賠償女方五萬塊大洋告終。

據說這樁風流案當時在上海掀起軒然大波,曾被大小報紙炒得天翻地覆。康克令小姐卻也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她後來邂逅了第二段婚姻,有了自己的家庭,她的女兒被章士釗夫婦收養,就是後來的外交家章含之。

亦舒筆下的著名情婦喜寶曾說,「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從前的女子,多少是身不由己,在談愛談錢以前,還要為自由和地位掙扎。現在條件調轉,卻依然有人看不清楚,那些為討歡心花費的鞋子包包珠寶首飾,哪一樣價值比得過青春、人格和自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 的精彩文章:

鮑蕾給貝兒和小葉子燙了同款捲髮,再也分不清姐姐和妹妹了
劉愷威離婚後首現身狀態悠閑,毫不避諱被拍還和記者嘮嗑呢!

TAG:談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