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剛開始漲!有個板塊存在翻倍行情!

剛開始漲!有個板塊存在翻倍行情!

來源:金融界愛投顧

折騰一天,也算沒白忙活,好歹把大盤拱到60日線上邊去了,今天最大的功勞當屬券商,上午如果不是券商板塊在那苦苦支撐,很可能等不到中午就直接涼下去了。

從去年10月的2449點開始券商就經常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多次在關鍵時刻拉大盤一把,因為券商是離股市最近的地方,做為跟隨指數波動的強周期板塊,券商的強弱往往預示了整個市場的強弱。

前兩年主力喜歡拉銀行股護盤,護一次崩一次,護到最後明白了,這茬兒韭菜和之前的不一樣,有獨立思考能力,光拉指數完全騙不過去,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信心缺失。

前兩個月主力開始拉券商股護盤,效果立竿見影,嘗到甜頭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是關鍵時刻就拉券商,重點是還真的管用。

券商強則股市強,銀行強則股市亡。

當然,主力不是傻狍子,拉券商能護盤這事兒他們早就知道,無奈券商前兩年的業績預期太不樂觀,當時券商一直在吃牛市的老本兒,所有人都知道券商將迎來業績低迷期,如果主力拉券商,相當於徒手接雷幫人別出貨。

那時候金融三馬裡邊的銀行和保險都快上天了,券商業績比它們強無數倍,卻始終在地上趴著一動不動,當時很多人搞不懂,其實就是業績預期的問題。

炒股就是炒預期。

現在完全反過來,券商的業績很差,但走勢在金融三馬里卻最強。

比如中信證券,昨天晚上公布的2018年業績快報同比下降18%,做為券商行業龍頭很有代表性,但今天不跌反漲,盤中最高漲3%以上,市場看到了券商的業績拐點,反而會把當前的業績低迷看成靴子落地的信號。

這也是主力現在敢拿券商護盤的原因,拉券商有人跟風,不會像前兩年那樣稍微漲點資金就咣咣的往外跑。

倫哥前兩個月就在說券商業績拐點的問題,當時很多人還一臉懵逼,拿著券商的三季報跟我抬杠,現在應該清楚怎麼回事兒了。

主力對券商的關注度很高,不僅僅是想拉券商護盤這麼簡單,很多大資金正在進行長周期的建倉,我之前講過判斷個股有大資金建倉的方法,那個方法同樣可以用在板塊指數上。

我們看券商指數(800472)的走勢,大盤創出2449新低的時候券商跟著創新低,但是大盤創出2440新低的時候券商完全不跟,而且遠遠高於之前的低點,這是很明顯的大資金建倉信號。

很多人覺得券商最近走強是因為補漲,補漲只是表象,核心還是資金看好券商的業績拐點,這也註定了券商不會是短線行情,中、長線都有很大空間,可以拿到下一輪牛市的頂點。

這個觀點不是倫哥坐在工作室里意淫出來的,上個月初我去央視錄節目,當時有個胖胖的大兄弟和我一起做《交易時間》上午檔,他是某券商的金融行業首席,我們候場的時候談了很多銀行的觀點,後來私底下交流最多的就是券商。

在他的圈子裡,各路大佬對券商都很看好,核心邏輯就是業績拐點,大概去年三四季度是券商業績周期的底部,今年開始將迎來一個周期性回暖,而且能持續很長時間。

他們雖然不直接操盤,但他們的觀點對各路投資機構的影響非常大,倫哥對券商的觀點跟他們不謀而合,所以才放心大膽的在復盤裡說。

別看倫哥只是財經圈小咖,但再小的咖也不能胡編亂造,我隨隨便便說一句沒什麼,萬一屏幕對面的你當真了拿出全部身價擼進去怎麼辦,所以倫哥的每一個觀點都力求更焦點訪談一些,盡量用事實說話。

既然看好券商的邏輯是業績拐點,我覺得可以對標白酒,2016年初白酒板塊也出現過業績拐點,之後扶搖直上九萬里,一路漲到相當於大盤15000點的位置。

白酒那波行情有業績拐點的因素,同時疊加了茅台的明星效應和吹白馬行情屬性加成,券商應該漲不了那麼多,如果以今天為起點,翻一倍應該問題不大。

買券商有兩個思路:ETF和個股。(這好像是廢話)

有關券商的ETF很多,成交量比較大的是證券ETF(512880)和券商ETF(512000),如果你現在對現在的行情有點虛,可以採用定投的模式,每次定投賬戶5%的倉位,6個月之後就是三成倉。

直接買個股的話優選小券商,最早吹券商的時候我看好中信證券,但是現在更青睞小券商,其實兩者都可以,前者注重穩健,後者注重空間。

差不多到這吧,我實在吹不動了。

就醬!債見!

升級特惠公告:

步步為盈VIP內參全新升級,20萬到100萬操盤計劃,實時更新。升級服務內容如下

1、訂閱VIP內參用戶專屬視頻教室,涵蓋盤面策略、操盤方面、戰法學習

2、訂閱即送量化實戰系列五大戰法,不限月份

3、春節特惠,訂閱三個月還可獲得《右側複利實戰交易體系》全套精品課 《步步為盈VIP內參》

訂閱地址:步步為盈VIP內參-愛投顧-金融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FOMC加息和鮑威爾言論推低債市通脹指標
小賭怡情,大賭要命,忽悠看戲!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