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一個人認真在愛的證據

一個人認真在愛的證據

唯有當他相信自己找到了一個人,他能夠信任地把自己的孤獨交付那人守護之時,他才是認真地在愛。

殘缺與愛情

《務虛筆記》問世後,史鐵生曾經表示,他不反對有人把它說成一部愛情小說。他解釋道,他在小說中談到的「生命的密碼」,那隱秘地決定著人物的性格並且驅使他們走上了不同的命運之路的東西,是殘缺也是愛情。那麼,殘缺與愛情,就是史鐵生對命運之謎的一個比較具體的破譯了。

殘缺即殘疾,史鐵生是把它們用作同義詞的。有形的殘疾僅是殘缺的一種,在一定的意義上,人人皆患著無形的殘疾,只是許多人對此已經適應和麻木了而已。生命本身是不圓滿的,包含著根本的缺陷,在這一點上無人能夠倖免。

史鐵生把殘缺分作兩類:一是個體化的殘缺,指孤獨;另一是社會化的殘缺,指來自他者的審視的目光,由之而感受到了差別、隔離、恐懼和傷害。我們一出生,殘缺便已經在我們的生命中隱藏著,只是必須通過某種契機才能暴露出來,被我們意識到。在一個人的生活歷程中,那個因某種契機而意識到了人生在世的孤獨、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和隔離的時刻是重要的,其深遠的影響很可能將貫穿終生。

在《務虛筆記》中,作者在探尋每個人物的命運之路的源頭時,實際上都是追溯到了他們生命中的這個時刻。人物的「生日」各異,卻都是某種創傷經驗,此種安排顯然出於作者的自覺。無論在文學中,還是在生活中,真正的個性皆誕生於殘缺意識的覺醒,憑藉這一覺醒,個體開始從世界中分化出來,把自己與其他個體相區別,逐漸形成為獨立的自我。

有殘缺便要尋求彌補,「恰是對殘缺的意識,對彌補它的近乎宗教般痴迷的祈禱」,才使愛情呈現。因此,在殘缺與愛情兩者中,殘缺是根源,它造就了愛的慾望。不同的人意識到殘缺的契機、程度、方式皆不同,導致對愛情的理解和尋愛的實踐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命途。

所謂尋求彌補,並非通常所說的在性格上互補。這裡談論的是另一個層次上的問題,殘缺不是指缺少某一種性格或能力,於是需要從對方身上取長補短。殘缺就是孤獨,尋求彌補就是要擺脫孤獨。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慾望。可是,兩個孤獨到了一起就能夠擺脫孤獨了嗎?有兩種不同的孤獨。一種是形而上的孤獨,即人發現自己的生存在宇宙間沒有根據,如海德格爾所說的「嵌入虛無」。這種孤獨當然不是任何人間之愛能夠解除的。另一種是社會性的孤獨,它驅使人尋求人間之愛。然而,正如史鐵生指出的,尋求愛就不得不接受他人目光的判定,而他人的目光還判定了你的殘缺。因此,「海盟山誓僅具現在性,這與其說是它的悲哀,不如說是它的起源。」他人的不可把握,自己可能受到的傷害,使得社會性的孤獨也不能真正消除。由此可見,殘缺是絕對的,愛情是相對的。孤獨之不可消除,殘缺之不可最終彌補,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於無愛。

對於愛情的根源,可以有兩種相反的解說,一是因為殘缺而尋求彌補,另一是因為豐盈而渴望奉獻。這兩種解說其實並不互相排斥。越是豐盈的靈魂,往往越能敏銳地意識到殘缺,有越強烈的孤獨感。在內在豐盈的襯照下,方見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諳孤獨也許正意味著內在的貧乏。一個不諳孤獨的人很可能自以為完滿無缺,但這與內在的豐盈完全是兩回事。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排列組合:

1,完滿者愛殘缺者。表現為征服和支配,或憐憫和施捨,皆不平等。

2,殘缺者愛完滿者。表現為崇拜或依賴,亦不平等。

3,完滿者愛完滿者。雙方或互相欣賞,或彼此較量,是小平等。

4,殘缺者愛殘缺者。分兩種情形:

1)相濡以沫,同病相憐,是小平等;

2)知一切生命的殘缺,懷著對神的謙卑,以大悲憫之心而愛,是大平等。此項包含了愛的最低形態和最高形態。

在《務虛筆記》中,女教師O與她不愛的前夫離婚,與她崇拜的畫家Z結合。此後,一個問題始終折磨著她:愛的選擇基於差異,愛又要求平等,如何統一?她因這個問題而自殺了。O的痛苦在於,她不滿足於4(1),而去尋求2,又不滿足於2,而終於發現了4(2)。可是,性愛作為世俗之愛確是基於差異的,所能容納的只是小平等或者不平等,容納不了大平等。要想實現大平等,只有放棄性愛,走向宗教。O不肯放棄性愛,所以只好去死。

在小說中,作者借詩人L這個人物對於性愛問題進行了饒有趣味的討論。詩人是性愛的忠實信徒,如同一切真正的信徒一樣,他的信仰使他陷入了莫大的困惑。他感到困惑的問題主要有二。其一,既然愛情是美好的,多向的愛為什麼不應該?作者的結論是,不是不應該,而是不可能。那麼,其二,在只愛一個人的前提下,多向的性吸引是否允許?作者的結論是,不是允許與否的問題,而是必然的,但不應該將之實現為多向的性行為。

讓我們依次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詩人曾經與多個女人相愛。他的信條是愛與誠實,然而,在這多向的愛中,誠實根本行不通,他不得不生活在謊言中。每個女人都向他要求「最愛」,都要他證明自己與別的女人的區別,否則就要離開他。其實他自己向每個女人要求的也是這個「最愛」和區別,設想一下她們也是一視同仁地愛多個男人而未把他區別出來,他就感到自己並未真正被愛,為此而受不了。性愛的現實邏輯是,每一方都向對方要求「最愛」,即一種與對方給予別人的感情有別的特殊感情,這種相互的要求必然把一切「不最愛」都逼成「不愛」,而把「最愛」限定為「只愛」。

至此為止,多向的愛之不可能似乎僅是指現實中的不可能,而非本性上的不可能。也就是說,不可能只是因為各方都不能接受對方的愛是多向的,於是不得不互相讓步。如果撇開這個接受的問題,一人是否可能愛上多人呢?愛情的專一究竟有無本性上的根據?史鐵生認為有,他的解釋是:孤獨創造了愛情,多向的愛情則使孤獨的背景消失,從而使愛情的原因消失。我說一說對他的這一解釋的理解——

人因為孤獨而尋求愛情。尋求愛情,就是為自己的孤獨尋找一個守護者。他要尋找的是一個忠實的守護者,那人必須是一心一意的,否則就不能擔當守護他的孤獨的使命。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個孤獨都是獨特的,而在一種多向的照料中,它必喪失此獨特性,淪為一種一般化的東西了。形象地說,就好比一個人原想為自己的孤獨尋找一個母親,結果卻發現是把它送進了託兒所里,成了託兒所阿姨所照料的眾多孩子中的一個普通孩子。

孤獨和愛情的尋求原本凝聚了一個人的沉重的命運之感,來自對方的多向的愛情則是對此命運之感的蔑視,把本質上的人生悲劇化作了輕浮的社會喜劇。

與此同理,一個人倘若真正是要為自己的孤獨尋找守護者,他所要尋找的必是一個而非多個守護者。他誠然可能喜歡甚至迷戀不止一個異性,但是,在此場合,他的孤獨並不真正出場,毋寧說是隱藏了起來,躲在深處旁觀著它的主人逢場作戲。唯有當他相信自己找到了一個人,他能夠信任地把自己的孤獨交付那人守護之時,他才是認真地在愛。所以,在我看來,所謂愛情的專一不是一個外部強加的道德律令,只應從形而上的層面來理解其含義。按照史鐵生的一個詩意的說法,即愛情的根本願望是「在陌生的人山人海中尋找一種自由的盟約」。

長按下方二維碼

添加周國平小助手微信:aizhihuoshu

今日話題

你認為一個人認真地在愛的證據是什麼?

不妨寫在評論里,或許會發現新的證據哦~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別說張雨綺了,普通人談場體面的戀愛也很難啊
女人美麗的根源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