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87年南非白人政權入侵安哥拉,企圖剷除西南非洲獨立運動

1987年南非白人政權入侵安哥拉,企圖剷除西南非洲獨立運動

1987年南非白人政權入侵安哥拉,企圖剷除西南非洲獨立運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古巴與安哥拉軍人把守公路哨卡

1987年南非白人政權入侵安哥拉,企圖剷除西南非洲獨立運動

■ 古巴志願軍勘察南非軍隊丟棄的坦克

1987年南非白人政權入侵安哥拉,企圖剷除西南非洲獨立運動

■ 古巴志願軍在奎托城慶祝勝利

30多年前,頑固奉行種族隔離制度的南非白人政權,不僅殘酷鎮壓國內黑人解放運動,還竭力維持對鄰國納米比亞(時稱西南非洲)的殖民統治。當前蘇聯、古巴支持納米比亞愛國者在安哥拉建立根據地後,南非當局惱羞成怒,出動大軍入侵,但在援助安哥拉的古巴志願軍面前卻碰得頭破血流。

倉促上馬的攻勢

南非和古巴可謂「老對手」,1975年,南非出兵安哥拉,幫助「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奪權,但被「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擊敗,後者得到古巴志願軍支持,最終掌握安哥拉的最高權力。自那以後,以南非、安盟為一方,以安哥拉政府(安人運主導)、古巴以及前蘇聯為一方,持續發生武裝摩擦,互有勝負。

南非白人政權奉行「緩衝區戰略」,把夾在本土與安哥拉之間的殖民地納米比亞視作「屏障」,防止非洲獨立運動與國內黑人抗爭運動合流。令白人種族主義者惱火的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西南非洲人民組織」(簡稱人組黨)在安哥拉紮根,得到前蘇聯和古巴支持,他們發誓要從南非手中解放納米比亞,並幫助南非黑人推翻種族隔離制度。

1979-1986年,南非-安盟聯軍屢次攻擊安哥拉腹地,但無法使納米比亞獨立運動和安哥拉政府屈服。到了1986年,得到外援的安哥拉軍隊開始具備獨立作戰能力,安總統多斯桑托斯認為該是教訓南非及其走狗安盟的時候了,於是決定發起「迎接十月」戰役,佔領安盟大本營馬溫加。但古巴軍事顧問認為安軍準備不足,尤其沒考慮南非干涉的情況,但多斯桑托斯誤以為古巴人膽小,感覺前蘇聯運輸機每天都向安哥拉運來大批武器,有些還是首次援外,因此此戰十拿九穩。

「瓦爾基里」壓制「冰雹」

南非早就注意到安軍動向,並向安盟發出預警。1987年8月26日,安軍展開進攻,兩天內推進了40公里,安盟且戰且退,沿途還遭到人組黨游擊隊伏擊,損失慘重。最讓安盟分子害怕的是安軍的蘇制BM-21「冰雹」火箭炮,一次齊射能讓一個營的安盟部隊瓦解。為了拯救安盟,8月29日晨,裝備「獾」式裝甲車的南非第61機械化營從納米比亞進入安哥拉,擋在安軍向馬溫加挺進的路上。

南軍手裡有個反制「冰雹」的王牌,那就是國產「瓦爾基里」127毫米火箭炮,它射程更遠。在接下去的五天里,「瓦爾基里」幾乎不停歇地朝安軍縱隊開火,打得安軍的「冰雹」沒有還手之力,曾有一個旅的安軍在機動中遭到「瓦爾基里」的兩輪齊射,導致隊伍潰散。

與此同時,南非第4偵察團一支小分隊乘直升機深入安軍縱深40公里處,然後換乘獨木舟去破壞奎托河上的一座橋樑,以切斷安軍與補給中心奎托城的聯繫,沒想到他們剛在橋面上安放部分炸藥,就被安軍發現,只能匆忙引爆後逃跑,橋體只受到有限損傷。安軍工兵一方面在古巴顧問指導下搶修橋樑,另一方面利用前蘇聯援助的舟橋架起臨時橋樑,保障援軍順利開赴前線。

G5火炮成「定海神針」

面對安軍的攻勢,南非指揮官們向後方請求重炮支援。從8月29日起,南非空軍出動C-130運輸機,將8門155毫米G5遠程榴彈炮空運至前線,它採用高精度的底部排氣彈,射程達39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遠程火炮。

9月10日,南軍4輛ZT3反坦克導彈發射車以及30輛「卡斯皮」輪式裝甲車(共載有240名步兵)在隆巴河畔突遇安軍2個營及5輛T-55坦克。接到前方緊急呼叫後,部署在後方的南軍G5火炮開始射擊,幾分鐘後,呼嘯而至的炮彈將3輛安軍坦克炸毀,巨大的蘇制嘎斯架橋車也被炸翻,準備渡河的安軍一下子就損失了一個營的兵力,不得不退回出發陣地。接下去的一段時間,幾乎成了G5的「表演秀」,南非大炮在前線偵察兵的引導下,把安軍死死地套在「獵殺區」內,安軍有時一天甚至前進不了一公里。。9月9日至10月2日,雙方在隆巴河沿岸展開激烈對抗,參加「迎接十月」戰役的安軍4個旅普遍損失在60%以上,雪上加霜的是,原先配置在各旅的前蘇聯顧問見勢不妙,無一例外地選擇「離開」部隊,安軍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境地,被迫後撤。

南非人當然不會放過戰機,他們派出大批火力引導小組埋伏在安軍撤退路線上。10月3日,G5火炮緊盯撤退的安軍,猛烈的火力讓後者寸步難行,最終被尾隨而至的南非第61機械化營咬住。

看到南軍的「獾」式裝甲車,安軍一開始並不緊張,因為這種輪式裝甲車防護單薄,僅有20毫米機關炮自衛,在安軍的蘇制T-55坦克面前簡直是個玩具,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安軍出乎意料——當T-55坦克沖向「獾」式時,後者並未退卻,而是對著坦克發起攻擊,南軍的戰術讓安軍坦克駕駛員眼花繚亂——先是高速衝鋒,避免坦克瞄準;然後繞著坦克前後不停地機動,直到繞到坦克背後,向T-55相對薄弱的後部裝甲開火。

南非第61機械化營副營長勞倫斯·馬力少校回憶:「對『獾』式的駕駛員和炮手來說,當安哥拉坦克向他們開過來時,需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在足夠長的時間裡穩定住發射平台,然後開火。當然了,只要一開完炮,他們就跑得像裝上燃氣輪機的兔子一樣快。那天下午,我們有一人陣亡,兩人重傷,另有三人輕傷,輕傷員只是讓醫務兵把彈片從身上取出來,簡單包紮傷口後就繼續回去戰鬥了。」

儘管安軍在人數上佔有4:1的優勢,火力也不弱於對手,但他們在精神上開始崩潰了。在「獾」式裝甲車的衝擊和G5火炮的遠程打擊下,安軍先是一個營突然喪失鬥志,像失控的馬群一樣涌到隆巴河畔,隨後「多米諾骨牌」效應蔓延至第二個營、第三個營……馬力回憶:「約100輛(安哥拉)軍車擠在開闊的渡口上,G5火炮在特種兵引導下,向安軍傾瀉彈藥,這與其說是戰鬥,不如說是浩劫,十幾分鐘後,渡口處已變成一片焦土,到處都是屍體和燃燒的裝備。」

10月4日晨,南非部隊過來清理戰場,發現一套完整的蘇制「黃蜂-ASK」地空導彈火力單元,包括導彈發射車、雷達及後勤車,這是該武器首次落到西方國家手裡。倉皇后退的安哥拉部隊已經顧不上銷毀這些蘇軍顧問一再囑咐需要保密的裝備,一路越過隆巴河,狂奔190公里,撤回戰鬥出發地奎托。

卡斯特羅當機立斷

為了給安哥拉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特別是剷除人組黨的根據地,1987年11月9日,南非-安盟聯軍跨過隆巴河,向奎托進攻,南軍坦克縱隊在奎托城南重創安軍,擊毀對方62輛坦克,進抵奎托城郊機場,一旦攻陷,南非-安盟聯軍就能將安軍各部隊分割開來,使之互不聯繫,從而面臨被逐一消滅的危險。

為了保衛奎托這座「非洲的斯大林格勒」,當初未聽良言的多斯桑托斯總統緊急給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打電話,承認自己的失誤,希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援」。卡斯特羅不計前嫌,於11月15日發起「潮汐行動」,緊急組建1.5萬人的志願軍開赴安哥拉,當時古巴最好的空軍飛行員乘坐伊爾-62M客機星夜趕到安首都羅安達,同時他們駕駛的18架蘇制米格-23殲擊機也由貨輪「拉斯·科羅拉達」號運往前線。12月5日,首批約200名古巴軍人(主要是炮兵和坦克兵)乘飛機到達奎托,他們馬上接管安軍的重武器,然後投入戰鬥。

就在當天,古巴人就勇敢地發起反攻,在空中,古巴飛行員駕駛攜帶重磅炸彈的米格-23殲擊機奪取制空權,轟炸任何暴露的南非軍車,而由古巴人駕駛的50多輛T-62主戰坦克也遏制住南非「號角1A」坦克的攻勢。為了向進攻部隊提供補給,前蘇聯政府也出動4架伊爾-76運輸機幫助安哥拉。為了減輕奎托前線的壓力,安軍在古巴顧問的協助下,向恰賓河與胡貝地區發動牽制性進攻。此時,由於推進速度太快,南非-安盟聯軍也遇到補給線過長的問題,只能屯兵於奎托城下,雙方陷入僵持局面。

大炮與飛機的較量

1988年1月2日,南非空軍轟炸奎托城,宣告新一輪進攻開始。1月13日,得到補充的南非-安盟聯軍發起代號「箍桶匠」的攻勢,企圖趁亂渡過奎托河,殺入奎托城區,古巴人將部分受傷的坦克半埋在河邊陣地上充當固定炮台,南軍見狀遂將G5重炮調往前線,朝河對岸的陣地一頓猛轟,另外,大量裝備單兵肩扛式導彈的安盟分子也限制了古巴戰機進行俯衝轟炸。

「箍桶匠」行動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2月14日,以30輛「號角1A」坦克、60輛「大羚羊-90」和「獾」式裝甲車開路的南非-安盟聯軍插到安軍第25旅和第59旅之間的空隙地帶,將第59旅合圍。十萬火急之際,由古巴陸軍中校赫克托爾·阿奎拉指揮的8輛T-55坦克冒死擋在南非裝甲矛頭面前,經過慘烈戰鬥後,阿奎拉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但他們也摧毀了兩輛「號角1A」坦克和4輛「獾」式裝甲車,更重要的是,他們掩護了安軍第59旅突圍。就在地面激戰正酣時,古巴空軍的米格-23ML和米格-21比斯殲擊機從奎托機場起飛助戰,炸毀了多輛南非裝甲車。

為抑制古巴空軍的活動,南非軍隊再次使出「撒手鐧」G5榴彈炮轟擊奎托機場,迫使米格機群轉移到距前線較遠的梅農蓋基地起飛。為了對付南非炮兵,古巴人從國內搬來最先進的蘇制炮兵定位雷達,這種雷達能輕鬆地測出南非火炮的發射陣地,並且立即將位置參數通知給古巴空軍的地面控制員,而地面控制員又將位置參數告訴在空中巡邏的米格機。於是在2月下旬,大批G5榴彈炮被米格機摧毀,因此南非炮兵不得不將陣地後撤,甚至只要米格機出現在天空中,他們就停止炮擊趕忙隱蔽,最終的結果是南非炮兵只能在夜間活動。此消彼長,安哥拉-古巴部隊逐漸佔了上風。

南非最後一次奪取奎托的努力發生在3月22日,南非軍隊的「號角1A」坦克和「大羚羊-90」裝甲車趁夜沿塔姆波-奎托公路發起偷襲,但它們遇到古巴工兵提前埋設的雷區,南非裝甲縱隊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邊排雷邊前進,這樣就喪失了最寶貴的作戰要素——時間。發現情況的古巴軍隊立即用M-46加農炮和BM-21火箭炮對南非裝甲縱隊展開覆蓋射擊,同時數十架從梅農蓋起飛的米格殲擊機循著炮彈爆炸後的煙跡,使用炸彈從低空對南非裝甲部隊發起攻擊。失去己方空軍的掩護,陸戰中威力強大的「號角1A」坦克對飛機毫無辦法,只能束手待斃,南非人對奎托的最後一次進攻被粉碎了。此後,為避免被包圍,南非-安盟聯軍被迫向南撤退,安哥拉戰爭中最激烈的奎托戰役至此結束,安哥拉-古巴聯軍獲得無可爭議的勝利。

誰是真正的失敗者?

1988年4月2日,安哥拉國防部對外宣布,整個奎托戰役期間,南非投入約9000名軍人,「安哥拉政府軍和古巴志願者憑藉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有力的防禦組織,成功擊潰了侵略者」。按照安哥拉官方的說法,這次戰役中,南非人共損失了50架飛機和47輛坦克,數百人傷亡。南非也聲稱自己才是奎托戰役的勝利者,「將敵人撕得粉碎」,給予安哥拉政府軍、人組黨游擊隊和「古巴干涉軍」造成巨大損失,包括打死4768人,擊毀12架殲擊機,8架直升機,94輛坦克,33門BM-21火箭炮,約40部地空導彈發射車以及377輛汽車,而自己的損失是43人陣亡,3輛「號角1A」坦克、數十輛輪式裝甲車被毀。可事實證明,南非白人完全是在撒謊,僅以坦克為例,光古巴人繳獲的「號角1A」坦克就超過5輛。

無論如何,奎托戰役是安哥拉問題的一個轉折點,元氣大傷的南非白人政權已無力再戰。1988年,古巴、安哥拉和南非政府在日內瓦簽署合約,南非軍隊完全撤離安哥拉,至於納米比亞,則由南非轉交聯合國接管,最終成為獨立國家。1991年,南非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心理疾病嚴重困擾著中國人
卡扎菲:一位令人難忘的中東傳奇人物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