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料到關羽伐曹必敗,為什麼不勸阻反而慫恿?

諸葛亮料到關羽伐曹必敗,為什麼不勸阻反而慫恿?

荊州是蜀漢三大軍政地區之一,位於劉備同曹、孫屬地相鄰的前哨陣地。關羽作為留守荊州的主將,深知劉備對他的託付之重。關羽坐鎮荊州,本沒有攻城奪地之責。即使他好大喜功,出於他所具有的軍事常識以及同孫權的緊張關係,如未接到劉備命令,絕對不可能冒著荊州被襲危險私自作主起兵攻曹的。如他輕舉妄動,也會立即受劉備制止。顯然,關羽攻樊是接到了劉備命令。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在條件不具備時慫恿劉備下令關羽攻曹呢?是否,被勝利沖昏頭腦而出現疏漏呢?當時,劉備雖形勢看好,但在荊州兩面受敵情況下,命關羽遠離駐地孤軍深入進攻強敵必將失敗的結果,這是任一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能預計到的。一向精明冷靜善於籌算的諸葛亮,怎會預見不到呢?

諸葛亮對隆中對策早就熟籌於心,他再疏漏,也不應放棄既定方針啊!令人生疑的是,既然諸葛亮事前早就料到關羽伐曹必將失敗,照理,即使劉備心血來潮要趁漢中得勝之勢指示關羽攻曹,諸葛亮也應堅決諫阻。從建安24年7月襄樊戰役開始,戰爭整打了半年,早在秋天關羽就被曹操增派的徐晃援軍打敗,更值呂蒙偷襲荊州,關羽進退無據,處境危急,這一十萬火急軍情當早報知四川大本營。然而我們卻未聞諸葛亮敦促劉備派援軍或指示劉封增援關羽的情節。

我們不能不懷疑諸葛亮存有借曹、孫之手除掉關羽這一主觀上的故意。因為,從為人處世上看,關羽個性剛烈而高傲,看不起士大夫,與關羽不同的是,關羽的傲氣外露形於色,而諸葛亮自負之氣多斂於內,外表常顯謙和恭敬,不動聲色。諸葛亮作為一個雖有才華但年資較淺的後進,對功高威重權大勢強的關羽,正如曹操對孔融「當面虛與應承,內心屈辱不平,,這很可能是諸葛亮在荊州同關羽相處時的心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末海盜王,招安後暴斃,留下四句無人讀懂的寶藏詩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