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麼覺得被教科書騙了?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麼覺得被教科書騙了?


  來源:科普中央廚房 | 北京科技報


  文/記者 劉辛味 圖文編輯/陳永傑


  採訪專家: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馮銳(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組組長)

  中學課本里的張衡地動儀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議,為什麼人們會混淆考古發現與復原模型?是根據什麼原理復原的?地動儀能不能預測地震?


  日前,一則關於「張衡地動儀從教材中刪除」的新聞曾引發熱議。其實除了張衡地動儀,很多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都入選了中學課本,有一些也產生過爭議。張衡地動儀的複製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指南針的始祖「司南」到底能不能指南?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還是改進者?讓我們一起來考證一下。(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中學課本里的中國古代科技」專題)



▲畫家繪製的張衡製作地動儀的想像圖(供圖 馮銳)

▲畫家繪製的張衡製作地動儀的想像圖(供圖 馮銳)



  在歷史上,漢朝的張衡曾經發明了一個名為地動儀的裝置,這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不過因為歷史的原因,今天我們看不到地動儀的的實物,後經過相關專家努力,張衡地動儀複製品終於出現。


  但圍繞張衡地動儀的爭議一直不斷。張衡地動儀複製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史書記載的有關地動儀預測的隴西地震是否存在?


  張衡地動儀蜚聲中外也爭議不斷


  最早關注到地動儀的不是中國人。1875年日本學者服部一三(I。 Hattori)首次嘗試了復原張衡的地動儀。同年,英國礦物學家米爾恩(John Milne)受邀前往日本任教,在到達日本前途經中國多個城市,了解了中國文化,也知道了日本學者的地動儀復原。後來米爾恩從地質礦物研究轉向了地震研究,並嘗試復原張衡地動儀。


  米爾恩指出張衡地動儀是一種驗震器(Seismoscope),是指只對地震有反應的儀器,而非對一般振動都有反應的報警器。這讓地動儀有了非凡的意義。1883年,他出版了世界首部地震學專著,把中國史書中關於地動儀的內容翻譯成了英文,並介紹了他自己的模型,產生了很大影響。

▲張衡(圖片來自網路)

▲張衡(圖片來自網路)


  1889年,一位德國天文學家在做天文觀測時,偶然監測到了日本熊本發生的地震。這次發現不僅證實了地震波的存在,而且是首次在遠距離記錄了地震的數據。他用的工具本來是測量重力變化的水平擺傾斜儀,米爾恩之後對這種儀器進行了改造——世界上第一台現代地震儀誕生了。後來現代地震學逐步發展起來,米爾恩更是被譽為現代地震學的奠基人。


  米爾恩和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對地動儀的推崇,讓人們知道了原來中國早在1700多年就已經記錄了遠處的地震,肯定了地動儀的存在。史書記載公元132年是張衡完成建造地動儀的時間,132年也被公認為人類首台地震儀器誕生的年份。


  影響中國幾代人,在教科書中的地動儀模型是我國科技家、文物學復原專家王振鐸1951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復原的。復原目的也有為了配合宣傳中國古代文化和博物館陳列的需要,最終復原出的模型影響力前所未有。在很長時間以來都是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標誌之一。


  但是,從實際應用到科學原理上,此復原模型在學界一直有爭議。尤其是功能上不能驗震,成了很多人否定地動儀復原模型的主要原因。另外,由於舊版的教科書中沒有說明這是復原模型,讓很多人誤認為是考古發現。實際上,地動儀早已失傳。教學與宣傳的不足甚至讓人誤認為地動儀能夠「預測地震」,了解實際情況後讓人大呼「被教科書騙了幾十年」。


  對於地動儀的復原研究從未停止。到2000年為止,國內外一共出現了13種張衡地動儀復原模型,遺憾的是都不能檢驗地震。這一問題讓地動儀的復原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地動儀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典範,把它工作原理直觀展演出來」。


  2003年,來自國內9個權威機構,包括歷史、考古、地震、機械、美術學等35位專家組成團隊合作開始進行《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研究。


  2008年,他們製成復原模型通過了國家驗收。目前沒有記錄新模型在真實地震情況下起到了作用,但至少在實驗室里,它經受住了專業地震實驗(包括模擬現實地震)的檢驗。


  文獻中的地動儀是否真的存在?

  很長時間以來,學者復原地動儀只能參考范曄《後漢書?張衡傳》中的196個字。這讓很多人質疑地動儀的真實性。其實,學界本身就有「孤證不立」的約定俗成。《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組組長、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馮銳認為,「文字不豐富是歷史研究的普遍特點。稀少不能成為定論的依據。」


  《地動儀科學復原》課題組進行深入文獻挖掘後,發現了在東漢末年至范曄成書之前的320餘年間,東漢史書共13部,至今有幸留下9部。雖然有的史書不完整,但其中有4部史書《續漢書》、《後漢紀》、《後漢書?順帝紀》和《鼎錄》豐富了地動儀的描述,將文字量擴充至254個字。


▲《續漢書》、《後漢紀》、《後漢書?順帝紀》和《鼎錄》豐富了有關地動儀的描述(供圖 馮銳)

▲《續漢書》、《後漢紀》、《後漢書?順帝紀》和《鼎錄》豐富了有關地動儀的描述(供圖 馮銳)


  除了找到新的文獻,他們還發現了考古旁證。歷史上,張衡曾在洛陽南郊的「靈台」進行觀測,這是中國最早的國家天文台。早在197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就對這裡進行過考古挖掘,發現了放置地動儀的房間。復原團隊在2003年後對靈台的地震地質條件做了3次現場踏勘,發現房間地面處理較為特殊,剛剛能容下「圓徑八尺」的地動儀,而且高台地基對地震波有結構性放大的作用,對測震有利。


  早期爭議的另一個焦點在於「隴西地震」是否存在。《後漢書》中提到在京師(洛陽)的人並無反應,後接到了隴西地震的消息,即驗證了隴西地震。人們從132年到張衡死去的139年的古書中找到了7次地震記錄。其中只有138年明確指出了「金城-隴西」地震,讓人們認為地動儀檢驗的就是這次地震。但其他史書記載的地震現象卻與《後漢書》中不符,這些記載均是洛陽地區反應劇烈。


  對於這一問題,馮銳團隊擴大範圍挖掘史料,結合歷史背景,古籍地名、張衡生平和詩文,得出了地動儀檢驗的是134年的隴西地震。作為專業的地震學者,馮銳團隊對地震事件進行了嚴格的「實證後驗」,即根據地震波動場具有可重複的特點,在同樣觀測精度的條件下,可以採用其他類似事件進行對比。他們對比了清代詳細記錄的5次隴西地震,震級範圍與烈度衰減在合理區間——洛陽人無感或剛有感覺。又複核了現代地震的記錄,從理論上計算了134年地震數據,符合史料敘述。


▲馮銳複製的地動儀(供圖 馮銳)

▲馮銳複製的地動儀(供圖 馮銳)


  當然,現在的技術還難以還原古代地震。有科技史研究者就認為使用清代和現代數據不能反映當時的狀況。但至少多種證據表明了地動儀的真實性。

  對於地動儀的失傳,有人認為其無效而成為擺設。馮銳結合了漢代的社會背景給出了否定解答。他發現,在地動儀問世後的時代,皇帝遵從的政治思想是「本朝論」,會因地震而罷免高官。這種情況出現了12次之多且均是地動儀發明之後,張衡本人也受到牽連,被排擠出京,「隨著張衡政治地位的下降,地動儀的失傳是必然的。」


  張衡地動儀複製品為何不能預測地震?


  地動儀是利用慣性檢驗地震的裝置,在學界沒有分歧。但對於復原地動儀,各方爭議最大的就是對地動儀原理的復原,也就是為什麼地動儀感受到地震後能按方向讓龍嘴中的小球落下。百年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史料中的8個字,「中有都柱,傍行八道」。馮銳介紹,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是根據古語「都柱」為大柱子;二是至少有一端具有水平運動的自由度。


  百餘年間,中外學者提出了幾十種復原方案,在核心原理上其實只有對「都柱」解釋後設計的四種方案——直立桿、倒立擺、懸垂擺和自由柱。王振鐸模型即採用直立桿,就像一根豎起筆尖朝下的鉛筆,但這種模型會受各種振動影響隨機倒下而達不到驗震的目的。本來這種設計早已被學界拋棄,近些年又有學者嘗試「復活」直立桿,僅作為一種學術探討,還未得到完全驗證。


▲張衡地動儀的直立柱模型

▲張衡地動儀的直立柱模型


  倒立擺模型最初由日本人設計,是在直立桿的基礎上在下部安裝彈簧,理論上能夠驗震,但因為漢代工藝水平還達不到製作彈性鋼鐵的程度,被學界否定。自由柱則是我國學者李志超提出,在一個柱下放入多個銅球,因其靈敏度過低也被淘汰。


▲馮銳複製地動儀的工作原理(供圖 馮銳)

▲馮銳複製地動儀的工作原理(供圖 馮銳)


  物理學上,懸掛物體能更好驗證地震波的水平運動,由此提出了懸垂擺模型,這也是米爾恩最初提出的方案。如今中國科技館中的地動儀利用的正是馮銳設計的懸垂擺模型,將關鍵落在「檢驗地震」上,此模型經過了實驗室多項專業測試。團隊又經過考據,重新設計了更符合古文的外觀,此復原地動儀成為了「終極版」。儘管這一方案仍受爭議,比如用現代知識復原古代科技不合理,但自馮銳團隊2012年完成了1:1青銅地動儀原型鑄造後,再沒有大規模的復原工作。

  「真實」的地動儀仍是個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每個黑洞的結局都是時空反轉、萬物無法進入的白洞?
別不懂裝懂,啥事兒都扯上外星人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