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闡述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

闡述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

腔隙性腦梗死(SCI)是指無臨床癥狀或臨床癥狀輕微不足以引起患者和醫生注意的腦梗死。1990年美國腦血管疾病分類Ⅱ將SCI列為腦梗死的一個亞型。本文主要針對腔隙性腦梗死的診斷方法進行闡述。

闡述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以下幾點可作為診斷腔隙性腦梗死的參考:

1、中年以後發病,有高血壓或TIA病史,慢性,亞急性或急性起病,癥狀輕。

2、臨床癥狀,符合上述腔隙征的一種臨床表現,多無意識障礙。

3、腦CT掃描及MRI檢查證實與臨床相一致的腔隙病灶,符合腔隙性腦梗死的影像學特點。

4、預後良好,短期內有完全恢復可能。

闡述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

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

腔隙綜合征病因除缺血性梗死外,還包括小量腦出血,感染,豬囊尾蚴病(囊蟲病),Moyamoya病,腦膿腫,顱外段頸動脈閉塞,腦橋出血,脫髓鞘病和轉移瘤等,應注意鑒別。

1、小灶性腦實質出血:

由於出血量小,血腫局限,起病可為漸進性,臨床表現可與腔隙性腦梗死相似,須依靠CT或MRI鑒別,但是腦出血有其特點,即腦出血一般在體力和腦力緊張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容易發病,起病急,發展快,數十分鐘到數小時達到高峰,急性發病者典型的表現有:頭痛,嘔吐,失語,肢體運動障礙,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腦出血的臨床表現與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關係,腦CT掃描可以發現出血病灶,有利於鑒別診斷。

2、巨大腔隙性腦梗死:

指腔隙直徑大於20mm,可能有多個穿通動脈閉塞,或較大的動脈粥樣硬化或血栓形成所引起,神經系統定位體征較明顯或癥狀較重,可伴有意識障礙,預後較差。

闡述腔隙性腦梗死的鑒別診斷

3、出血性腔隙性腦梗死:

隨著CT的廣泛應用,臨床醫師陸續發現,腦內小量出血也可引起類似腔隙性腦梗死的表現,對這類病,目前稱之為出血性腔隙綜合征,臨床特點是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高血壓病史者多見,常在活動中突然發病,呈進行性加重,在半小時或數小時內達高峰。

臨床上可有各種類似腔隙性腦梗死的表現,如單純運動性輕偏癱,單純感覺性卒中,共濟失調輕偏癱,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征,感覺運動性卒中等,但因腦部出血量少,病灶範圍小,血腫局限,未破入腦室及蛛網膜下隙,也未累及上行網狀激活系統,一般無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亦無神志,智能及瞳孔改變,很容易誤診為腔隙性腦梗死,腦CT掃描是鑒別診斷的主要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卒中學堂 的精彩文章:

腦血栓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日常生活如何預防腦血栓
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癥狀體征

TAG:腦卒中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