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嫡長子的定義是死的,皇后生的第一個男的就叫嫡長子,沒得辯

嫡長子的定義是死的,皇后生的第一個男的就叫嫡長子,沒得辯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什麼是賢?賢的標準是什麼?雙方博弈、多方博弈哪個認為自己不賢?判斷賢和不賢最後都會演化成吵架,最終形態就是互相潑髒水。看誰更能噁心對手。對於歷史對於百姓來講君主這個位置誰坐都一樣。重點在於內部鬥爭最小化,儘可能避免內鬥,讓內鬥損失最小。誰先出生誰後出生這種事情怎麼吵?這是絕對標準沒的爭。其次年長的政務經驗確實優於年幼的。只要不是傻子有何不可立的?立年長立年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權力交接要穩定,不能出亂子,更不能出叛亂。在古代這幾乎是最佳選擇,都知道皇帝一般都有很多後代,確立繼承人就是一件大事。

就算現代也避免不了爭家產,更何況是九五之尊。春秋時代的齊桓公的兒子,晉國的內亂,可以看出立嫡是減少內耗的一種辦法。中國歷史上,除了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那種亂世里,真正因為皇帝不夠賢明導致國家衰敗的案例其實很少。為什麼?因為皇帝在國家機器上的作用其實很有限。皇帝家族是全國最大的地主,但除非地主精力過人且完全清楚地方到中央的各類權謀術數,可以做到從上到下一手抓(對,我說的就是朱重八和雍四爺),不然就得靠幫手——靠宰相,靠六部官員,靠門閥,靠外戚,靠太監,靠軍頭。

定下了立嫡立長的規矩並遵守,就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王室內耗(雖然其實也很難),並最大程度的形成凝聚力,這才是維持政權穩定里最重要的考量。立嫡,立長是禮制。不是皇帝定的。再說,賢明這個字眼兒,你不覺得太抽象了嗎?廟堂之上,就怕公理婆理,不停的去斗。禮制就不同了,沒爭議。大臣們可勁兒幹活,不要有非分之圖,也是禮制。這多好。嫡長子的定義是死的,皇后生的第一個男的就叫嫡長子,沒得辯。賢明誰說了算,皇上幾個十幾個兒子,你說你賢明,他說他賢明,我說我賢明?那每次皇位更迭的時候是不是都要內鬥?

而且嫡長子一般受教育都非常好,即使不能使國家更進一步也不會坑爹,不靠譜的其實佔少數。個人的功績是能力和時勢共同作用的結果。即便你有不世奇才,結果如范雎般身份低微結果差點被一個小吏害死,如果不是僥倖逃生,遁入秦國,又有誰知道呢?才能的發揮是需要平台的,而嫡長子和庶子在平台上的差異又如此巨大。身為嫡長子名正言順地繼承了家族的一切勢力,所立更高,所用更豐,所謀更遠,更易建功立業從而進一步穩固地位。即便不能有很大的功績地位也不會受到懷疑。

而以立賢為名的庶子繼位必將面臨正統性的質疑,為此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去結好內外勢力。即便最終獲得他們的支持也難免看人臉色,處處受制,力量受限,所為亦受限。難以有作為又將進一步威脅地位,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以上討論建立在和平年代(不一定是統一,也可以是穩定割據)、正常人、正常家族的基礎上。如果離開這一環境這可能出現一些意外。亂世時出於生存需要,庶子也可能全面地參與到家族事務中(最典型的例子如李世民),因此地位提升。另一方面家族自己尚朝不保夕,對繼承人的培養會減弱很多,再加上亂世對人能力的培養,嫡長子和庶子之間因地位帶來的能力上的差距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平。兩方面相結合立嫡和立賢才真正有可能對立。

如果庶子中出現天才般的人物(概率極小),那麼立嫡和立賢確實有對立的成分,但這是無論是選擇立嫡還是立賢都可能造成家族內部的對立。如果庶子對嫡子較為認同,立嫡尚還可以維護家族的穩定,一旦不認同或立賢,幾乎不可避免的要造成家族內鬥乃至分裂。不過如果嫡長子實在是愚鈍不堪如司馬衷、司馬德宗等輩,那改立反倒是為了家族存續。這種情況本就罕見,如果出現,嗣子才能低劣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改立阻力減小,至少道義上沒什麼壓力了,禮制中也規定殘廢沒有繼承權,倒是嗣子背後的母族勢力會成為最大的阻礙。

如司馬衷等輩雖然已擊穿人類智商下限,但在各方運籌下,居然還保住了太子之位,足見母族勢力對興廢的巨大影響。承平之世也有可能出現嫡長子頑劣不堪,庶子才華出眾。這似乎與上面的觀點相反。其實問題出在家族自身。如果嫡長子天資尚可但品行惡劣,說明家族培養不當,過分嬌縱,甚至一家之主自己就無才無德。這種情況即便有才也難成器,能有優秀的庶子已是難事,就算有家族中那些凡俗之輩又怎能慧眼識英,指望他們更立賢良?所以,對於和平時期的一個家族而言,相比立賢,立嫡都是最穩妥和最符合家族的利益的做法。古往今來無數的家族矛盾遠非一句立嫡或立賢能概括。更有無數的嗣子之爭藉立賢之口,行黨爭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羌胡與中原交流,曹操警告當地官:只能讓他們來,不能去他們那裡
楊堅與朱佑樘誰更深情?楊堅雖有背叛,但獨孤皇后比張皇后更幸福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