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它的名稱從商末周初沿用至今;它曾經是中國建築年代最早的城垣之一;它的地下有三千年來從未遷移的古代城池;它就是——虢鎮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嘗聞秦帝女,傳得鳳凰聲。是日逢仙子,當時別有情。人吹彩簫去,天借綠雲迎。曲在身不返,空餘弄玉名。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這是唐天寶十二年大詩人李白在其《相和歌辭·鳳 台曲》中對虢鎮及其南部的鳳女颱風景的描寫。而與李白同樣被虢鎮美景所醉的,還有岑參。他在其《秦嶺微雨》中寫道:「昨夜雲際宿,且從西峰迴。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諸峰皆晴翠,秦嶺獨不開。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這是詩人在虢鎮渭河南秦嶺中遇雨時的情景……

說到虢鎮,寶雞人自然會想到對它的親切讀音「 gui zhen」,並不是因為什麼神鬼傳說,而是本地方言發音的所致。對於這個熟知的名字,我們對它的了解又有多少?今天,讓我們走進我國唯一沒有遷移過的古城——虢鎮。

中華瑰寶出西虢

虢 (guó ),《辭海》中詮釋 :「古國名。姬姓。有東虢、西虢、北虢之分。東虢、西虢的開國君主都是周文王弟。東虢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公元前 767年為鄭所滅。西虢亦稱城虢,在今寶雞東,西周滅亡後,支族仍留原地,稱為小虢。公元前 687年為秦所滅。北虢建都上陽 (今河南陝縣東南李家窯 )佔有今河南三門峽和山西平陸一帶,公元前655年為晉所滅」。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要說虢鎮地區,就要先說說西虢的由來。據《左傳》記載:「虢仲,虢叔,王季子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周滅商後,武王大封諸侯,因虢仲功勛卓著,又是王叔和託孤大臣,所以武王將周朝京都的門戶,寶雞一帶的土地分給了虢仲,肩負起了護衛國都、防禦戎狄(西北少數民族)的重要使命,史稱西虢,國都設在今天的虢鎮城內,而虢鎮因西虢在這裡建城故得名。

虢,作為姓氏在古代就曾出現,周朝末年周幽王有個官員叫虢石夫,「烽火戲諸侯」的典故就是因他而起。據了解,在湖南省望城縣,現有姓虢的大概兩萬多人。關於姓氏來源,當地人口口相傳,他們的姓氏源於古代虢國,是從陝西一個叫「虢鎮」的地方遷到保康的,而朝廷沒落後,虢姓三兄弟避難分家,各自取了一塊鍋的一 角,期待日後相聚。三兄弟隱居時,改姓「郭」「葛」等。

對於建城3100多年歷史的虢鎮而言,它給世人留下了眾多的珍貴文物,像是有「中國第一文物」之稱的陳倉石鼓,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寶雞縣誌》祠祀卷七的十二頁載:「東石鼓寺在石鼻城(今魏家崖村)內」;與散氏盤、大盂鼎、毛公鼎並稱為四大國寶之一的虢季子白盤,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1978年在虢鎮城東約三公里的太公廟發現的秦公鎛,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它不僅音域寬廣,而且銘有135個字,記錄下了春秋時秦國的許多大事,成為秦國史研究的重要的青銅重器,也譽為近年來我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一件件文物不僅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更是代表著西虢歷史的文化符號。

古城故事今猶在

聊起虢鎮,土生土長的虢鎮人蔣五寶做過多年的專門研究。據他講,舊時候的虢鎮,指的是東至東門(現鐵牛廟),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西至西關(現電影院),南至南門(現廣播站與武裝部交匯處),北至北門(現招待所北牆處),從西虢建都到1955年,虢鎮是東西長1200米,南北長700米的古城。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虢鎮有『四最』!」蔣五寶說,據《鳳翔府志》《寶雞縣誌》等史料記載,虢鎮城垣創建於上朝中晚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早於西安、洛陽、北京、南京等地城垣,可算是我國建築年代最早的城垣之一;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而據《中國旅遊大辭典》《中國地名大辭典》等權威資料記載,虢鎮在商末周代建成以來,周、春秋時期稱為虢都,秦漢、三國、兩晉、隋、唐、宋、金時名為虢縣,元、明、清至今被稱為虢鎮,自取「虢」以後沿用3000多年從未更改過。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而其他地方都因各種原因,經過數次更改,以北京為例,春秋戰國為燕國都城,稱薊。遼為陪都,稱南京,又名燕京。金建都於此,號中都。此後800年,元稱大都,明、清稱京師,曾改稱為北平、北京,而虢鎮卻一直為此名,可以說是中國沿用舊地名時間最長的地方。「城臨水、地勢高、物產足、商貿業發達,這就是虢鎮又一最,選址最好。」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蔣五寶介紹,虢鎮位於關中平原西部面積最大的二層河灘階地的南段。南臨渭水,北依周原,扼川、漢交通咽喉,守隆秦運輸樞紐,又兼河溪繞城,三面臨空,極易防守,加上周圍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具備各種建築城垣的條件。而虢鎮幾千年來繁榮不改,與其得天獨厚的城址優勢是分不開的。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而最為蔣五寶稱道的就是虢鎮從未遷移。「城池基址下,3000多年曆經修葺所保留的建築痕迹,形成了我國最系統、最完整、最有價值的古城垣發展史的教科書。」他講道。據史料記載,我國除虢鎮以外的古城,由於水澇、乾旱、戰亂等其他因素,都經過多次的遷移,使其城垣史出現了斷層。例如,西安就有五次遷移,洛陽遷過四次,北京遷過三次,但是虢鎮古城自建成至今,3000多年來從未遷移。

文化遺存待開發

「一個地方如果只往後看,則會停滯不前,我們要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變成發展的動力。」一直以虢鎮人為驕傲的蔣五寶告訴記者,虢鎮「四月八」城隍廟會沒有保留「原汁原味」,就是他最大的遺憾。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四月八」城隍廟廟會,外地人用「虢鎮城 ,五里長,江湖茶會擺兩廂;七步曲子八步戲,歌聲飛過秦嶺去。」的順口溜表達這一熱鬧的景象。

根據《中國神仙傳》《民間500神》等書記載,城隍的級別與所在地官員相當,縣級著縣官服飾,府級著知府服飾,像西安這樣的大都市也不過著丞相的服飾,而虢鎮的城隍竟然著的是天子的服飾。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據當地的老人講,虢鎮雖然不大,但總管西部,各地的城隍都歸他轄制。由於虢鎮城隍的等級高、影響大,祭祀活動也很隆重,因此形成了陝西西部規模最大的廟會。蔣五寶介紹,「四月八」廟會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到唐宋達到鼎盛,陝、甘、寧、川的人們都會涌到這裡趕會,大街上都是人,大戲、亂彈、燈影、木偶、雜技等文藝團體達數十家,各類節目的演出從傍晚「鬧」到天亮,猶如西方的狂歡節。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陳倉區磻溪鎮楊家店村的鳳女樓

在《寶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陳倉區的吹簫引鳳、姜馬察回、銀器製作等許多風俗、藝術和技藝位列其中,一個個鮮活的文化遺產亟須傳承,一個個能夠讓3000年古城繼續它的傳奇的文化符號,需要重獲新生。

寶雞虢鎮—你不知道的三千年老字號

陳倉姜馬察回是一種以笛子吹奏和鼓樂相結合的合奏音樂,民間也叫「細樂」

文章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