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永遠不要從別人嘴裡去認識自己!(深度好文)

永遠不要從別人嘴裡去認識自己!(深度好文)

與人相處中,我們總免不了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們會因為一句誇讚,滿心歡喜,也會因為一句拒絕,而悶悶不樂。

我們總是忍不住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是希望別人眼裡的自己是足夠完美的。

但人非完人,再完美的人也難免在長久的相處中暴露小缺點。

當接觸到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時,你會作何感想?

永遠不要從別人嘴裡去認識自己!(深度好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他的話一定對嗎?

這裡有一個關於前後車輪的小故事:

一輛自行車前進著,前車輪不屑地瞥了一眼後車輪說:「同樣是車輪,你就只能永遠跟在我後面,真是屈辱啊。」後車輪不反駁亦不爭辯,默默的繼續前進的路。後來主人維修自行車,將前後車輪換了位置。原來的後車輪對現在的後車輪說:「看,不過是我們所處的位置不同,其實並不是你比我更先進。」

當人處於不同位置時,對世界,對他人的看法都不同。有人能登高遠眺,自然有些人還是井底之蛙。

退一萬步講,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眼中的理所當然,也許在別人眼裡就是勉為其難,反之亦然。

哪怕是天上同一輪明月,窮人說是一塊大餅,富人說像一枚銀元;姑娘說是梳妝台上的鏡子,少年卻說是姑娘的眸子。

月亮就是那一個月亮,只是在不同人眼中它可以幻化成無數不同的事物,這是由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和思想決定的,而很多時候這些看法都無所謂對錯。

別人對你的評價不一定對,這時就需要你拿出自己的判斷,辯證的去分析別人對你做出的評價背後真正的含義。

永遠不要從別人嘴裡去認識自己!(深度好文)

你的時間很寶貴!


公園裡,幾個白人小孩在玩耍,一個買氫氣球的老人路過,白人小孩一個買了一個氣球,高高興興的去玩了。這時,一個黑人小孩怯生生的走到老人身邊,帶著懇求的聲音說道:「您能賣我一個氣球嗎?」老人溫柔的朝他笑了,問:「你要什麼顏色的?」「要一個黑色的。」小孩像是鼓足了勇氣才說出的一句話。老人給了他一個黑色氣球,小孩高興的接過來,小手一松,看著黑氣球就升起來了。老人拍拍黑人小孩,說:「氣球能不能升起來不是因為它的顏色,而是因為它裡面充滿了氫氣。」

這個世界太浮躁,多數人都沒有深交,大家都不過片面的相識而已,要做的評價自然也深刻不了。

若是糾纏於這些表面的評價,而浪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被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搶佔了自己的思緒,得不償失。

將這些陷于思緒漩渦的時間拿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就像給氣球充滿氫氣,你的夢想才能起飛。

永遠不要從別人嘴裡去認識自己!(深度好文)

認清你自己!

面對別人的正面評價,人都會本能的感到欣喜,這無可厚非,但如若僅此而已,你也不過是被人誇讚了這一次。

面對別人負面的評價,會難過,會覺得沮喪,也大可揮揮手忘掉,不放在心上,但你下次也許還會收到批評。

別人對你的評價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審視自己。不盲目輕信,也不堅決排斥,對照別人對你的評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以他人的評價為鏡,看看自己雙眼所不及的盲區里,能綻放怎樣的一片風景。

沒有人生來完美,都是在一次次的跌倒和泥濘里成長的。

你若清楚自己的目標,任何阻力都是助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良的小阿獃呆 的精彩文章:

一定要教給孩子: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值得收藏)
做人,要悟透自己(深度美文)

TAG:善良的小阿獃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