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蘇軍炊事兵上演「斧劈坦克」傳奇

二戰:蘇軍炊事兵上演「斧劈坦克」傳奇

二戰:蘇軍炊事兵上演「斧劈坦克」傳奇

■ 蘇軍炊事兵「斧劈坦克」情景畫

1941年7月10日,波羅的海畔的前蘇聯城市杜維納(今拉脫維亞達烏戈里皮里斯),蘇軍第91團正在構築防線。此時,德軍深入前蘇聯縱深300多公里,距「十月革命搖籃」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已經不遠了,蘇軍進行著艱苦的阻擊戰。

這天中午,蘇軍炊事兵謝爾達正在野戰廚房裡忙活。前線吃緊,炊事班多數人都上了火線,留在灶旁的只有謝爾達一個人。

突然,謝爾達聽到一陣馬達的轟鳴聲。他雖不是坦克兵,但參軍也有兩年多,感覺這不像是蘇軍坦克發出的聲音。謝爾達不敢大意,抄起劈柴的斧子和步槍,退入旁邊的樹林,躲了起來。馬達的轟鳴聲越來越大,不一會,一輛藍灰色塗裝的坦克(蘇軍坦克是軍綠色)開到野戰廚房附近,謝爾達看到炮塔上有鐵十字標誌,來的是一輛德軍坦克!

德軍坦克在行軍灶旁停了下來,艙蓋打開,陸續鑽出4個穿著黑色制服的德軍裝甲兵,其中一個傢伙挎著衝鋒槍,另外三個腰裡別著手槍,他們打量著冒熱氣的大鍋。「看來這些德國人還沒有發現我。」謝爾達一邊暗自慶幸,一邊決定要找機會幹掉這些德國鬼子。

不過,「一個打四個,還有一輛坦克」,不可力敵,只能智取。正當這些德軍打算到處看看的時候,一聲怒吼嚇了他們一跳,只見一個蘇軍士兵左手握著步槍,右手高舉斧子,高喊著衝出樹林。謝爾達先向右邊的樹林大叫準備燃燒瓶,再向左邊的樹林大喊側翼包抄。其實,這只是謝爾達的虛張聲勢。

被唬住的德國兵不敢拔槍射擊,慌忙逃回坦克,關上艙蓋,一邊操縱炮塔轉向謝爾達,一邊試圖發動坦克撤離。當坦克機槍開火時,謝爾達已經飛身躍上坦克,躲到了機槍打不到的射擊死角。隨後,謝爾達用斧子猛劈槍管,坦克機槍卡殼了。

德軍坦克開動起來,到處亂撞,想把謝爾達甩下坦克,勇敢的炊事兵急中生智,從挎包里翻出一塊油膩膩的帆布,蒙到坦克炮塔上,讓坦克里的德軍無法向外觀察。這塊帆布平時被當作桌布使用,已經十分破爛,謝爾達本來打算扔掉,沒想到居然派上了用場。謝爾達又用斧頭猛烈敲擊坦克裝甲,發出哐哐的巨響,並威脅要向裡面扔手榴彈。車內的德軍驚恐萬狀,精神崩潰,居然打出白旗表示投降。謝爾達擔心這是德國人的圈套,於是命令他們先把槍扔出坦克,然後再一個一個離開坦克,並互相捆綁。這時,又有蘇軍士兵趕來,看到這一幕,紛紛咋舌稱奇。可惜的是,德軍很快再次發起進攻,謝爾達無法把這輛繳獲的坦克開回己方戰線,只得向炮塔內扔了一捆手榴彈,將其炸毀。這天晚上,謝爾達押著俘虜突圍成功。

謝爾達的戰績很快傳開,蘇軍指揮員列柳申科少將獲悉後,決定為其申請「蘇聯英雄」稱號。同年8月31日,最高蘇維埃主席加里寧批准了申請,授予謝爾達「蘇聯英雄」金星獎章(第507號)、列寧勳章和紅星勳章。善戰的謝爾達後來被調入偵察連作戰。二戰結束後,他以上尉軍銜退役,回鄉當上村蘇維埃主席。1950年11月18日,年僅31歲的謝爾達不幸去世,家鄉用他的姓名命名了街道,豎立了紀念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阿富汗戰爭:喋血3234高地,蘇軍第9連的「絕命之戰」
外交巨星基辛格與好萊塢的故事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