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劉戈:消費還有巨大提升空間

劉戈:消費還有巨大提升空間

2018年經濟統計數據,除了經濟增速,人們最關心是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分類方法,已經處於中高收入水平,距離高收入國家只有最後一個台階。

近200年來,中國的人均GDP一直在拉全球的後腿,而1萬美元差不多達到目前全球人均GDP水平。由於中國人口巨大的自變數,人均GDP的整體增加也讓全球的人均GDP水漲船高。如果繼續保持目前的中高速增長水平,中國將不僅僅是全球經濟總量增速的拉動者,也將成為全球人均收入的拉動者。對於人類歷史來說,這是一個重要變化。

但平均水平畢竟距離高收入水平還有不小差距。雖然恩格爾係數首次達到30%以下,但與美國的7%,英國的9%相比,差距仍在。

橫著對比,處於同一水平的大國有俄羅斯、巴西、土耳其、墨西哥等,還有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黑山等中東歐國家。我去過其中幾個國家,總體感覺中國的基礎設施水平要高於這些國家,人民生活的總體水平不相上下。與這些國家最大的不同是,中國擁有更加完整的工業體系,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一二三產業比例更合理,政府治理更高效,勞動人口懷有更強烈的致富願望,國內單一市場更大,因此也就有著更大的增長潛力。

現在一說到消費升級就說教育、旅遊、文娛、養老等產業,其實這主要是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升級。對全國人口來說,最基本的物質條件滿足仍然至少是今後30年內發展的主基調。正如專家所言,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6億人沒有用上抽水馬桶才是中國的現實,也是更大的消費市場潛力所在。

那些正尋求從製造業轉型的中國企業要認真思考、做好準備,現在被自己看作舉步維艱的傳統行業,可能正是下一波更大消費浪潮的受益者。

從汽車業來看,目前中國每千人擁有汽車150輛,而美國1929年「大蕭條」之前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就達到了200輛。直到1938年,專為適應開車人就餐的麥當勞才成立。

1930年代的「大蕭條」本質上是工業化中期向後期的一次艱難轉型,當時美國經濟運行的內在缺陷加上胡佛政府不干預的落後理念,導致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經濟災難。但經濟危機同時也是經濟轉型。二戰後,美國進入以消費社會為特徵的工業化後期,孕育大量消費類公司不斷出現,同時由於經營者集中,眾多稱雄世界的消費類公司如超市大王沃爾瑪也是在這個階段誕生或者崛起的。

雖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但從人均GDP、人均汽車擁有量、恩格爾係數、城市化率等各項指標來看,中國目前的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十分相似。因此可以期待的是,經過這一輪調整,中國也會迎來新的消費時代。目前中國從食品、服裝、家裝、汽車到健康、文化、旅遊等方面的總體市場集中度很低,隨著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拓展,大量世界級體量的傳統消費產品公司將成長起來。(作者是央視財經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綠營「轉型正義」又拿蔣介石開刀 恐將造成社會不安
巴西男子與妻子、情婦合夥殺3女做人肉餡餅,共被判210年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