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的考霸和學渣

大唐的考霸和學渣

全文共2827字 | 閱讀需6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命運。

1

公元731年,大唐開元十九年,又是一年「高考」季。

這一年,30歲的李白在長安浪跡市井,19歲的杜甫還在山東地界遊山玩水。

在「大唐高考」公眾號上,一些詩壇大咖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一個叫王昌齡的山西人留言:我必考。

一個叫孟浩然的湖北人留言:我正在準備二戰。

一個叫高適的河北人留言:我堅持保送這條路。

一個即將年滿30歲的中年人微微一笑,在評論區留言:我要當狀元!

這一年的科考,註定不屬於王昌齡、孟浩然和高適,只屬於另一位山西祁縣的考生。

這人寫得一手好詩,書畫琴棋樣樣精通。早在十幾年前,他就以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步詩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就是王維,詩壇大咖中最牛X的考霸。

王維的牛X之處在於,在京十餘年間,主要工作是擔任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藝術指導,完全沒時間複習考試。

據說,王維初見玉真公主時,給公主彈了一曲《郁輪袍》,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繞梁,滿座皆驚。

奏畢,公主問他:除了琵琶你還會什麼?

王維回答:作詩,繪畫,書法一樣拿手。他拿出整理好的詩作,一篇篇,一首首,讀得公主雙眼閃光。

I Want You!

王維在公主身邊一呆就是十幾年,直到開元十九年高考信息發布後,王維才著手準備參加。

放榜時,王維的成績讓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全國狀元!

有人問他:求教大神,你是怎麼做到的?

王維很平淡:就隨便翻了翻書,背了些材料,考場上隨便寫一寫,我可真沒怎麼準備呀,關鍵是心態好。

這種招黑的回答,這個考霸中的考霸,想想真的好氣啊!

2

如果說王維屬於天才型的考霸,那元稹就是勤奮型的考霸。

他沒王維那麼神,卻一樣在「高考」的過程中披荊斬棘。

793年,15歲的元稹以明經及第,這在同齡人中已屬不易。

唐代高考科目甚多,報考最多的科目為進士和明經兩科。兩科相比,進士科難,明經科易,故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

換句話說,明經科,類似211高校的層次,而進士科,卻是985名校的等級。

在大部分備考考生眼裡,越難考越體現水平,越難考進步空間越大。因此,儘管進士科錄取率低,多數考生還是更為看重進士科。

元稹不一樣,他很務實,腦子也很清楚。

元稹家裡很苦,父母可沒那麼高的期待,能考上211就很好了。

元稹也是這麼想的。他為儘快獲取功名,選擇投考相對容易的明經科,一戰告捷,隨後被分配到山西蒲州政府辦公室擔任科員。

在基層摸爬滾打幾年後,元稹積累了不俗的辦事能力和工作經歷。800年,元稹選擇進京,參與吏部組織的新一輪中央各部門幹部選拔,考試優秀者可正式授予中央機關各部門職務。

面對大好機遇,元稹很辛苦地備戰,髮際線差點沒保住,可惜,801年組織的考試,元稹落榜了。他又刻苦複習了一年,終於802年正式被朝廷授予秘書省校書郎。

元稹,成功了。他是務實型的考霸,一步一個腳印,途中沒有太多坎坷,卻也不顯得過於輕鬆。

3

有考霸,就有學渣。

大唐詩壇的學渣,其實可不少。

杜甫,就是學渣中不太用功的代表。

24歲那年,河南籍考生杜甫落榜了。

考試試卷下發前,杜甫心情還是很穩,做著做著,他的笑容逐漸凝固。

我的天,這題咋恁難!不會寫呀!誰出的題?

下了考場,杜甫的心涼了半截,估計是要復讀了。

成績下發後,果不其然,錄取名單里確實沒有杜甫的名字。

復讀就復讀,又不止我一個復讀生!

離開長安後,杜甫去了兗州省親,原本打算在老爹那裡找個清凈的地方複習備戰。可惜,沒複習兩天,杜甫就坐不住了。

人說山東風光好,杜甫先在周邊旅遊了一圈,算是緩解壓力。

沒想到,這一游,就剎不住了。

此後八年間,杜甫游遍山東諸多名山名景,就是沒花時間複習。

八年後,杜甫偶遇被玄宗皇帝取消關注,又被禮貌地請出京城的李白。

杜甫是李白的鐵粉,偶遇偶像,杜甫跟著李大佬又是遊玩了數月。直到考試前夕才回到京城。

這一次,又落榜了。

這次倒也不怪杜甫,全怪宰相李林甫搞了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導致本屆全體考生「被落榜」,一個都沒錄取。

人生能有幾個八年啊!

大失所望的杜甫想必會有些後悔,玩了八年,耽誤了複習的大好時光,真是早考早快樂,晚考晚悲哀。

4

杜甫是不用功的學渣,那高適就屬於一心一意走野路子的學渣。

723年,20歲的高適進京了。他很窮,窮到吃飯都是個問題。

可高適卻從沒打算參加高考,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干謁,就是找關係,投奔朝中權貴,做個社會活動家。

選擇干謁這條路,高適比李白還早了幾年。

只可惜,李白出道時早有詩壇名咖賀知章替他造勢,「謫仙人」的名聲在李白進京時就已流傳在外。隨後李白輕鬆搭上玉真公主這條線,混得風生水起。

高適卻很慘,不但出道前沒人宣傳,身上還沒錢。

沒錢,很限制想像。

沒錢,就做不了社會活動家。

高適在長安城待了數月,居然沒摸到門路。更糟的是,此時再想參加科舉,已經晚了。

同行好友紛紛安慰說:別灰心,干謁這種風險很大的路子,肯定需要漫長的等待,沒準哪天就有導師為你轉身了。

高適卻頗感無奈地回答:不等了,我的盤纏快用完了,我要回去了。

他謝絕眾人的挽留,頭也不回離開了長安。

要面子的高適此後25年間不止一次嘗試干謁,卻都鎩羽而歸。

直到那首《別董大》問世,常年窮困潦倒的高適一躍衝進「大唐流行詩歌榜單」Top 10,這才最終被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收入幕府。

可惜,宣告干謁成功的高適,這一年已經49歲了。

他的堅持結出了果實,只是整個過程顯得也忒長忒苦了些,實在不值得學習。

5

大唐詩壇除了考霸和學渣,還有一個另類,他不是考霸,因為他沒資格參加高考,他更不是學渣,因為他天資聰穎,老早就有名作《雁門太守行》問世。

這個人,叫李賀,他的遭遇,叫終身禁考。

810年,李賀從河南老家趕赴都城參加高考。奇怪的是,幾乎所有考生都順利拿到准考證,李賀卻遲遲沒領到,直到所有考生走光後,焦急的李賀才忍不住上前詢問情況。

禮部官員查了查名單,冷冷對李賀說:你的考試資格被取消了,無法下發准考證,回去吧!

李賀臉上一陣煞白,不禁頗為惱火:請問是何原因?我李賀祖上貴為皇族,政治清白,為何無故取消我的應試資格!

這人漫不經心又略帶嘲諷地說:這個問題,還是回家問問令尊的好。

李賀很不解,繼續索要說法。

這人只好詳細解釋道:你父名為李晉肅,「晉」與「進」同音,你來考取進士就是不避父諱,是大不敬,我們怎敢錄取你,回去吧,這輩子不要走這條路了!

說罷,貢院官員相繼離去,只留下李賀愣在原地,久久回不過神。

還沒來得及爭取,未來已是一片蒼白,可這又怨得了誰?

長安的天是蔚藍的天,長安的街市車水馬龍、熱鬧異常,長安的高樓臨立、富麗堂皇,這一切,卻在李賀眼中越來越昏暗、模糊。

他已然找不到來時的路。

大約6年後,長期抑鬱感傷的李賀含恨病逝,終年27歲。

征程還沒開始,就已提前結束,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委屈。

6

有考試的地方,就有錄取和復讀。

有考生的存在,就有考霸和學渣。

大唐的考霸與學渣們,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命運。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意氣風發,有人黯然神傷。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對於需要通過考試一步步晉陞的芸芸眾生,沒人耗得起,更等不起。

於是,選擇做一個勤奮踏實的考霸,慢慢向上,蓄力向前,方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杜甫的一生,就是Beyond金曲撈
不容抹滅的歷史事實——從申遺文本解讀南京大屠殺檔案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