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美人民之美 舞人民之舞

美人民之美 舞人民之舞

編者:關於是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直屬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芭蕾舞教師。2013年,他開創「田埂上的芭蕾」,帶領學生來到雄安新區安新縣端村,每周教農村的孩子跳芭蕾舞。幾年來,白洋淀的「小天鵝」立起腳尖,高高地抬起手臂,走出田埂,走進國家大劇院、走進央視1號演播廳,人們看到,農村娃一樣能跳芭蕾。《中國教育報》等多家主流媒體曾對「田埂芭蕾」進行報道,這支師生支教團隊也走進了北京衛視《黨建進行時》等黨建節目。2016年,關於又在雲南啟動「那朵彩雲」藝術公益志願幫扶活動,繼續藝術之旅。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藝術服務人民的志願服務活動中,關於始終在思考:如何結合專業特性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如何能夠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尋求理論聯繫實際的落腳點。

藝術院校的大學生,通常給人的感覺是高高在上,出入的都是藝術殿堂、國家劇院。如何才能讓藝術院校的大學生走進生活,走到人民當中去呢?

實踐表明,我們在與藝術結合的支教工作中,把思政教育變成了實際行動,我想我們的思政之路,走對了。

「藝術教育,精準扶貧」是我們的宗旨。在雲南,我們師生一起研究,建立以文化共謀為機制、對貧困落後村寨進行文化幫扶,全面整理民族舞蹈、音樂、美術、服飾、建築、醫藥等方面的地方性文化經驗,恢復地方文化傳承發展機制,為地區文化發展再生產提供動力支持,探索村寨發展的正確介入機制。

6年的支教下來,先後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學生,隨我一起,走進了廣袤的農村腹地。讓我驚訝的是,這些看似弱不禁風的大學生,當他們走進農村,農村孩子的質樸、家長羨慕的眼神,這一切都讓這些大學生忽然間有了強烈的責任感、神聖感。當他們戴著自己學校的校徽、帶著校旗、帶著團旗、帶著黨旗,一下就在實踐中,懂得了師德、師風的真正含義,他們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所學傾囊相授,那種認真,往往讓我對這些稚氣未脫的大學生充滿敬意。每一次的田野考察、社會實踐,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檢驗自己專業能力與教學素養的重要舞台。

到底是什麼教育了他們呢?我想是只有把自己真正投身到人民當中去,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

一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調研支隊一行6人到彝族村寨支教,團隊中不僅有內地學生,還有香港和韓國學子。我沒想到,僅一天時間他們便和孩子們打成一片、難捨難分。他們教孩子們學習藝術,孩子們則教他們犁田耙地。「教過去的是學業,收回來的是人生。」這樣一種潤物無聲,使大學生懂得了什麼叫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想,大學生應當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抱定捨我其誰的崇高理念,把學校里學到的知識,融入到三農發展中去,特別是幫助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孩子,通過學習藝術,開創自己的詩畫人生。

我特別希望,更多的高校師生走進公益支教,走進田間地頭。美人民之美,舞人民之舞!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26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職業技術人才緣何缺口大,生難招
看清「低利率」陷阱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