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從黃河入海口出發

……

一台相機,一個背包,一輛摺疊車,

天南地北任我行;

一條黃河,一雙腿,一個三腳架,

山河風光任我拍。

從黃河的入海口出發,溯游而上,

經河南、山西、陝西、

過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

就到了青海巴顏喀拉山脈:黃河源頭。

3年拍攝告捷,再返回成都,

這就是藝術家張克純的拍攝路線。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漂流人 (陝西)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向沙漠抽水的人 (寧夏)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乾涸湖泊里的假山 (山東)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水塔下捕魚人 (陝西)

一筆帶過的路線看似輕而易舉,

卻不知:那包有60多斤重,

那自行車壞了又修,修不好又換。

為了拍到自己滿意的照片,

這個理想主義者早出晚歸,

在黃河邊考察,尋找著按下快門的衝動。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也不可少,

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生方式,

氣候和環境都要有所了解。

當然,最重要的是出發前找到贊助,

張克純找的是一家上市公司,

「20萬支撐3年的拍攝,直至作品完結」。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一塊廣告牌 (青海)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噴水,挖藕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捕魚人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斷橋下,上體育課

《北流活活》:自然&人文&生活

……

2014年7月12日阿爾勒攝影節上,

攝影師張克純大火,

其作品《北流活活》獲「發現獎」,

獎金25000歐元,一時之間,

媒體、網路、報紙鋪天蓋地報導

這年輕的中國攝影師!

一炮而紅,張克純走進了大眾視野,

在攝影圈內掀起「狂風巨浪」。

現在,在解讀他的作品前,

不妨先來認識一下藝術家的張克純。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張克純

張克純學過油畫,美術功底深厚,

他對當代藝術感興趣,也嘗試過創作。

大學他學的是廣告藝術設計,

畢業後,做過室內設計,

後來因為喜歡到處走動,就拿起相機,

做商業、紀實、藝術類攝影。

張克純是一個比較內斂的人,

他的作品滲透著憂傷、淺淡的詩意。

對攝影,他的看法很簡單:

「我依賴於現實,這是優勢,也是缺陷,

因為更簡單、更直接,不用借語言來闡述。」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煤場里的佛像 (寧夏)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翻到的運沙車 (青海)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隔河而望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建築工人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室外裝修

張克純對黃河的觀察視角很獨特,

有情緒,也有詩情畫意。

完成於2010年~2013年的

《北流活活(蟈)》最具代表性。

作品中,他有意拉開拍攝對象,

讓微小的鏡頭與廣袤的大地對話,

留出大片的煙灰、沙黃、灰綠,

以構建一種緩慢的節奏,

讓人的出現有意無意地帶著荒謬感。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山頂寺廟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等車來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對話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嬉戲

張克純的拍攝對象是

自然生態、人為建築、生活場景的結合體。

21世紀,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

自然環境受到破壞和損傷,

人造景觀的殘跡隨處可見,

於是,一些攝影師開始用鏡頭追問,

希望用影像呈現風景,觸發人們去思考。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山中河 (甘肅)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山道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煤車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仰望

黃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

曾經,黃河是母親河,波瀾壯闊,

豁達、優美、激情澎湃,

可經過千年流淌後,物是人非,

如今,它黃沙瀰漫,煙塵飄散……

如:一個人茫然地站在水邊,若有所思;

如:黃沙之上,佛像孤零零地佇立;

如:冰冷的現代化機器,被托舉頂起;

這些畫面莫不流露出荒謬、無序之感。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帶主席畫像游黃河的人 (河南)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四粒人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或是捕魚

行走在黃河流域,看兩岸風景,

張克純的內心難免被觸動,

於是端起相機,放大環境和人物的比例,

再融進憂傷與詩意感懷,

讓人的渺小和遼闊的大地對話。

《北流活活》的名字來源於《詩經》,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說的是黃河流水的聲音,

張克純以黃河周邊的物、土、人、情為線索,

拍攝了《北流活活》系列。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站在江心石頭上的人 (重慶)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尋找親人遺體的人 (山西)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馬與人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的疏離與親近

……

行走在黃河邊,

張克純始終保持著一種疏離狀態,

攝影雖有情感滲入,但很克制,

更多的是客觀呈現,讓詩意自然流淌。

從2009年開始,張克純已來來回回,

在中國山水裡走了好幾遍,

除《北流活活》外,還拍了《山水之間》系列。

在《山水之間》里,

他是場景的見證者,又是參與者。

拍攝時,張克純將畫面中的一人置換出來,

自己站上去,讓那人來按下快門。

若此,以創新的方式表現當下中國山水,

探索人類內心的荒蕪邊界。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一人遠望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柵欄外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望佛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崖下

荒誕的真實感,渺小的存在

……

在張克純的作品裡,人物或三三兩兩,

散落在山裡、河邊,似乎隨時會消逝。

那山,有人為改造的痕迹明顯,

那河,洪流滾滾,隱沒在灰色沙塵後……

快速的現代化進程里,人們保持著拙樸本心,

大環境里小人物,普普通通的自己。

平靜的畫面里,有變遷衝擊著生活,

有衝突,有矛盾,有不可迴避的現狀,

而這一切都在攝影里,平靜地訴說著。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擱淺船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在龍燈下晨練 (甘肅)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看似動物園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招聘會 (重慶)

黃河千載流淌,承載了太多,

張克純說,「看黃河幾萬年,

人類放在其中,其實也是一個小點,

當人的姿態擺得很低時,

自然的力量就會得以彰顯。」

張克純的攝影,底色是荒蕪、蒼涼的,

黃河邊上,山崖之頂,廢工業園裡,

一張作品,是一個留影,如一首歌,

蒼茫,一如眾生;渺小,一如你我。

或曲,或直、或雄、或秀、

或動、或靜、或實、或虛……

黃河是母親河、是根,也是遺忘、疏遠,

我們在現代化的洪流中逐浪、嬉戲,

也當時不時靜下來,觀望、思考!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山水之間》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黃山步仙橋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 渡口等船 (圖片來源張克純攝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此處僅限分享)

有禮有節|大環境的蒼涼 pk 小人物的荒誕

有禮有節?是紮根在深厚的中國文化里,用當代文創思維推動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復興的美學品牌。品牌理念源於《禮記》,寓意以謙謙君子之心,溫和的推動中式生活風格的回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