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特朗普的推特下,都是誰在搶熱評?

特朗普的推特下,都是誰在搶熱評?

本刊記者 陳勁松 / 文

特朗普的推特賬號(@視覺中國 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每天只睡三到四個小時,他說這是成功人士的習慣。「每天睡12個小時的人怎麼能同睡3個小時的人競爭?」這句話被他經常掛在嘴邊。

每天早上五點醒來,在六點鐘左右打完最重要的電話,特朗普開始第二項日常工作:發推特。這時候,白宮媒體主管丹·斯卡維諾會走進來,交給特朗普一份備忘錄,上面列著白宮希望他當天發送的推特內容。

42歲的丹·斯卡維諾在1990年間曾當過特朗普的高爾夫球童,從而進入這位地產大亨的陣營。特朗普當選後,他被任命為白宮媒體主管,重點負責特朗普的推特賬號——@realDonaldTrump。

丹·斯卡維諾的備忘錄上有三到四條樣本推文。為了模仿特朗普的風格,這些樣本會使用驚嘆號以及錯誤的語法。

特朗普會選擇他喜歡的推文,用iPhone發出來。接著特朗普會打開福克斯新聞,觀看他最愛的節目《福克斯和朋友們》,看到動情處,就用安卓手機寫出感想發至推特,有時候還會和節目組的賬號互動。

與此同時,@realDonaldTrump的5600多萬粉絲,以及許多暗中關注賬號動態的人,早已按捺不住。他們懷揣著不同目的:有人想蹭流量,有人趁機在評論區發小廣告;記者們則是為了工作「蹲點」推特;而特朗普的死忠粉和純黑粉正摩拳擦掌,準備投身激烈的罵戰之中。

「搶沙發」大戰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可以說是網路世界的「頭號大V」之一。就粉絲數量而言,他的推特主賬號@realDonaldTrump在整個推特名列第16位。排在他前面的,有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以1.03億粉絲數排在第3位;美國知名流行女歌星凱蒂·派瑞在推特擁有最多粉絲數,為1.06億。

儘管如此,不論是奧巴馬、凱蒂·派瑞還是其他在特朗普前面的名人,影響力都絕對無法超過特朗普——白宮新聞秘書在2017年6月宣布,特朗普的推文等同於美國政府的官方聲明。這意味著,特朗普推文的影響力不限於巨大的網路流量。幾分鐘後,他發布的推特將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電視里,主持人會逐字逐句地為大家朗讀這些錯漏百出的文字;記者會把他的推特嵌入文章里,作為對官方政策的權威引用。

這種影響力吸引了不少想「蹭流量」的人。中國論壇盛行的「搶沙發」文化,也在特朗普推特的評論區出現——要爭當特朗普推文的第一個回復者,多數情況下先要經歷一場激烈的「戰爭」。

亞當·貝斯特就是「搶沙發」大戰中的一員。他給自己得手機設置了警告,只要特朗普發了推文,手機就會嗶聲大作,提醒亞當戰鬥時刻來臨了。「有一段時間我一直躺在床上,聽到手機警報聲就立刻滾下來。」在接受buzzfeed採訪時,他如此描述等待特朗普發推時自己的狀態。

「他(特朗普)的推文回復空間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媒體渠道,」紐約媒體實驗室的執行董事賈斯亭亨德里克斯說,「所有人,記者、政客、都在使用它。這是地球上被消費最多的自媒體。」

哪怕爭不到「沙發」,能在「前排」回復,也會有一些收穫。2017年1月,科技記者邁克·埃爾甘在10秒之內回復了特朗普一條誇獎普京的推特:「我就知道,特朗普的屁股是坐在俄羅斯佬那邊的。」這一句話立即獲得兩萬多個贊,他的粉絲數也增加了300。

想「搶沙發」的,不僅有普通人,還有機器人,如@EveryTrumpDonor。這個賬號的編寫者是43歲的程序員亞當·卡夫,自稱是「傾向於民主黨」的獨立人士。卡夫給這個賬號設置了兩條指令,每小時公布一次最新的捐款數據並@一次特朗普的賬號,每天回復特朗普的推文兩次。

最初勾起卡夫興趣的是競選財務制度,他找到聯邦選舉委員會發布的公共數據,編寫了兩個機器人推特賬號。隨後,他寫出@EveryTrumpDonor,專門跟蹤特朗普的競選捐款情況。「我不喜歡特朗普,所以我編寫了這個機器人監督特朗普。」亞當表示。

除了少數帶有政治目的外,大部分機器人賬號帶著商業目的,在回復特朗普的推文時夾雜各種廣告。比如@DeplorabieZie,它專門面向民主黨人售賣寫著「自由之淚」的馬克杯,廣告詞是「特朗普贏了,繼續淚流」。

在發布15000條推文後,@EveryTrumpDonor在2018年初被推特官方以散播垃圾信息為由凍結。但儘管如此,推特上依然還有一大堆活躍的機器人賬號,長年爭奪、霸佔特朗普推特的「沙發」。

「偶像」捍衛戰

特朗普早期推文非常隨意。他抱著營銷目的創建了賬號,最早用來推廣他的電視真人秀《學徒》,還有他的一些「成功學」書作,如《像贏家那樣思考》。那時,他的推特一個月只更新幾次,大部分都由秘書代勞,內容平平,關注者無幾。

人們熟知的「特朗普風格」成型於2012年。那時,他第四次參加總統初選,對社交媒體的認識發生了變化——他沒有參與政策辯論,而是專註在推特上發文攻擊奧巴馬和其他民主黨議員。往後,他開始日更推特,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使用誇張的語句和無數感嘆號。

2015年,在宣布第五次參加總統初選後,他的推特終於爆炸了。據POLITICO網站統計,2016年初,他的每條推文平均有一萬個點贊和五千條轉發,領先於其他總統候選人。

推特為他吸引了許多選票和粉絲。至今,他的死忠粉仍活躍在他的推特下,捍衛「偉大的美國總統」。

30歲的普瑞斯勒就是一名這樣的死忠粉。他住在佛羅里達州,為一個專註於國家安全的政治團體ACTforAmerica工作。他的賬號@ScottPresler在推特上目前有22萬粉絲,稱得上是個「大V」。

「我真心相信特朗普總統的願景和他發的信息。」普瑞斯勒表示。他也確實在推特上支持特朗普的每一項政策。2018年12月21日,因為特朗普討要在美墨邊境修牆的經費不得,導致美國政府部分關閉。在推特上展開了激烈的「助攻」,他@了所有民主党參議員,呼籲他們批准特朗普50億美元的修牆預算,「這是讓你成為美國英雄的機會,」他在推特上告誡那些民主黨議員。

泰勒是另外一種死忠粉。他其實對特朗普的政策並不是十分支持,但看不慣大家對特朗普的辱罵,認為這不是成年人應有的言行。「這些人罵得太髒了,說他是納粹、法西斯、紅頭髮的希特勒,」他在接受採訪時說,「辱罵特朗普的評論總是能排在頂部。我曾經回信要求推特公布它的排名演算法,但沒有得到回應。」

不僅推特忽略了他,那些辱罵特朗普的人也不理解他的「苦心」——泰勒與他們溝通後,一些人立即回應、直接開罵,大部分則直接拉黑了他。

懟總統,能治病

「一旦我當選,我就會放棄推特,」2016年4月22日,在羅德島的一次競選演講時,特朗普表示,但這是少數他完全拋諸腦後的競選承諾。

競選時,推特只是特朗普獲得關注的渠道之一。他在集會上怒吼,在接受採訪時罵人,在競選辯論中大出風頭。入主白宮後,他的行為受到一定限制,在公眾場合出現得越來越少,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少。還好有推特,他以總統身份繼續瘋狂發文,保持了競選的節奏,也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目前他的推文評論的平均數已經一萬左右。

2019年1月2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主持召開內閣會議(@視覺中國 圖)

特朗普在推特上的語言極具攻擊性,他給自己的競選對手起了各式各樣的綽號,如撒謊精特德·克魯茲(Lyin"Ted),騙子希拉里(CrookedHillary)等。這些綽號在他的粉絲中接受度甚高——這種貼標籤的方式,容易在推特上廣泛傳播。但也正因如此,相比奧巴馬,特朗普在推特上可謂「樹敵」無數。

來自喬治亞州的克里斯托弗·拉哈吉就是堅定的特朗普「黑粉」。他是一名旅行家,足跡集中在中亞地區。目前,他居住在德國,日常工作就是在推特上懟特朗普:「我現在沒有全職工作,一直緊盯著特朗普的推特。」

和亞當一樣,克里斯托弗給自己的手機設置了「特朗普發推」警報。他的回復以反諷主,「我們美國就缺這樣一位總統,不讀書,不看報,福克斯新聞就是唯一的消息源。」

通過諷刺特朗普,克里斯托弗已經收穫了四萬粉絲,特朗普的支持者指責他接受民主黨的資助,拿錢發帖,但他否認了。「以前,我寧願走一千公里,也不願意理特朗普這樣的人,現在他居然成為總統,我覺得自己應該放下架子指導他。」

@TwitlerTroll這個賬號的所有者,是一名女性「純黑粉」。她曾是2016年大選時希拉里陣營的志願者,在特朗普贏得選舉後,她被診斷出患有焦慮症。

「我需要在推特上大罵,才能減輕癥狀。」她表示,心理治療都沒有用,只有罵特朗普才能讓她好受一點,「我會盡我所能騷擾特朗普,直到他穿著浴衣跑到賓夕法尼亞大道(白宮所在地)上。」

雖然大家罵得這麼熱鬧,但有一個問題:特朗普本人看這些回復嗎?答案是肯定的,他最少看了部分。2017年,特朗普以惡意辱罵為由,在推特上拉黑了7個用戶結果反被這7個人告上了法庭。2018年5月,紐約市聯邦法官裁定特朗普沒有權力拉黑用戶,這位法官表示,「拉黑」行為本身違反了美國憲法,每一個美國公民都有權利查看總統的推文。

這段插曲過去後,特朗普仍然在推特上「筆耕不甌,寫著那些讓死忠粉興奮不已,純黑粉捶胸頓足的短句。2019年1月3日,美國政府停擺的第11天,特朗普為美國民眾送上了一份別樣的新年致辭——在推特上發了一個11秒的小視頻:「當我在白宮工作時,你們卻開著派對慶祝(新一年)。但我不怪你們,玩得開心!」

因為美國政府部分停擺,特朗普不得不取消去佛羅里達州的度假計劃,被「困」在白宮,唯一的消遣就是發推特。元旦當天,他一口氣發了20條推特,是2018年日均發推數的整整兩倍。而其中的高頻詞,正是導致美國政府「關門」,但他卻心心念念的美墨邊境牆。

出自2019年第2期《Vista看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孩子不敢問的「性」,都被這部9分神劇解答了
那些自嘲「檸檬精」的年輕人,都在酸些什麼?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