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來源 詩詞天地 shicitiandi

2019年1月23日,

台灣知名作家林清玄病逝,

終年65歲。

就在逝世的前一天,老先生還發了一條微博: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一條簡單的微博,文字間,有他一如既往的禪意。

就好像預料到了生命的盡頭一般,人生在世,誰又不是那渺小的麻雀。但依舊不能放棄夢想,丟掉所熱愛、嚮往的自由。

林清玄從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首部書籍,30歲前拿遍台灣所有文學大獎,連續十年被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他的作品寫滿了對人世的思考,對美學的感悟,對生活的深層探索,對生命的崇高敬畏……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星雲大師讚歎其「文如流水,語似冬陽」

一代宗師南懷瑾也笑言:「我的下冊,就交給林清玄寫了。」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如果說生命是一場修行,那麼,林清玄就是行走在紅塵中的修行者。

他留給我們的,除了清凈的文字作品之外,更多的是他不浮不躁的人生態度。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01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林清玄有個朋友,想讓他幫忙題幾個字,掛在新居客廳補壁。

他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使他感到有些為難。

朋友說:「怕什麼?掛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林清玄也很乾脆,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他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看到林清玄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見此,他便也不賣關子,直言道: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佔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


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生活猶如一架天平,要想生活保持平衡,就要學會做加減運算:「不思八九」是減法運算,減去生活中「不如意」的砝碼;「常想一二」是加法運算,增加生活中「如意」的砝碼。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萬事如意。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先生總能在生活中找到人生至理,字裡行間沒有華麗辭藻,但娓娓道來後,總能觸動人心。

02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03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

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04

浪漫,

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

浪費時間慢慢喝茶,

浪費時間慢慢走,

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05

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

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掉下來,

不要為明天煩惱,

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06

今天比昨天慈悲,

今天比昨天智慧,

今天比昨天快樂。

這就是成功。

07

只要心中有情,

處處在在都有清歡,

都有小小而確定的幸福。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08

喝淡酒的時候,宜讀李清照;

喝甜酒時,宜讀柳永;

喝烈酒則大歌東坡詞。

其他如辛棄疾,應飲高梁小口;

讀放翁,應大口喝大麴;

讀李後主,

要用馬祖老酒煮薑汁到出怨苦味時最好;

至於陶淵明、李太白則濃淡皆宜,

狂飲細品皆可。

09

白鷺立雪,愚人看鷺,

聰者觀雪,智者見白。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10

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

但凡茗茶,

一泡苦澀,二泡甘香,

三泡濃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

此後,再好的茶也索然無味。

誠似人生五種,

年少青澀,青春芳醇,

中年沉重,壯年回香,

老年無味。

11

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物,

都是語言文字難以形容與表現的。

那麼,讓我們保持適度的沉默吧!

在人群中,靜觀諦聽;

在獨處的時候,保持靈敏。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12

每個人的心裡都需要一個人、

一棵樹、一片草原、

一間木屋、一個故鄉,

也許不必真實存有,

卻是一個不變的碑石,

在每回想起、每次相遇,有一點光、

一點溫暖、一點希望。

13

年少青澀,青春芳醇,

如果沒有離別,

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時刻;

如果沒有離別,

人間就再也沒有重逢的喜悅。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14

我,寧與微笑的自己做搭檔,

也不與煩惱的自己同住。

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

不斷地穿過泥濘的路,看著遠處的光明。

15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

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慾望的捆綁,

回到最單純的歡喜,

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林清玄逝世: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林先生生前曾說: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想來這一生,老先生是做到了,他用筆墨在生命中靜靜地開著花,散發出來的芬芳,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淡然和洒脫。

他亦說著:人生一世,既苦也甜。咸也好,淡也好,走過皆好。

相比起世俗的名利熏心,老先生清淡如水的人生觀就好比悠悠山谷中的疏柏修竹,亭亭而立,不為世俗所累。

他這一生雖不長,但卻活出了太多人望塵莫及的境界。

願我們也能如先生一樣,在複雜的世界裡,學會感悟簡單的真諦。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在浮躁的世界找到內心的平靜,不慌不忙,淡定從容地過好這一生。

先生,一路走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生活色彩 的精彩文章:

傳統的中國美學是什麼樣的?
人美、畫出來的畫也這麼美

TAG:藝術生活色彩 |